键盘为什么这样设计

1、为降低输入速度

难以置信的是,键盘之所以排列成“QWERTY”,竟然是因为这样能降低输入速度。原来,电脑键盘是从打字机那儿原封不动搬过来的。世界上第一台打字机由美国人克里斯托佛·莱瑟姆·肖尔斯发明,起初,他的确是按“ABCD”来排列键盘,但受限于当时的键盘用金属棒制作,当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时,相邻键杆容易撞到一起,并造成卡壳。

无奈之下,肖尔斯请他的内兄重新设计。新键盘的设计思路很简单:打乱字母的顺序,让打字员的手指必须在键盘上跨越更长的距离,从而降低输入速度!

为此,设计者可谓挖空心思。键盘有三行,按理说中间一行是主行,接近手指,常用字母应该摆在这儿。可偏不。设计者让英文中10个常用字里的8个远离手指,比如e和t,出现频率分别高达12.702%和9.056%,却被赶得远远的,须抬起手腕才能碰到。相应的,不常用的j、k放到了中间行,而最少用的z也离手指较近。

如此设计,打字员不得不频繁地上下移动手腕,当然,速度是降了下来!但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看,QWERTY键盘实在缺点多多。据统计,一个熟练打字员工作8小时,手指移动距离长达25.7公里。此外,这种设计偏重于左手,而多数人是右撇子,一大通网聊下来,左手便会更劳累。尤其绝的是,小指等相对“瘦弱”的手指,承担的任务往往更重,劳损度自然水涨船高。

实际上,当今流行的“键盘病”,如手腕过度劳损等,多多少少与QWERTY键盘的坑爹布局有关。因此,QWERTY键盘被戏称为“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发明”。

2、难被取代

中国的70后、80后应该都有印象,中学时有一门“打字课”,下发专门的教材,还有老师指导,苦练一学期,才能达到“键字如飞”的梦幻境界。尽管效率如此低下,这个“最糟糕的发明”却迟迟不肯退出历史舞台。

实际上,替代品早有了。1936年,美国人德沃夏克就发明了Dvorak键盘。他把常用字母归到了一起,67%的打字活动在中间排进行,左右手平衡为47%:53%。这符合最优键盘的三大标准:左右手的负荷相近;最大化中间行的负荷;两手顺序交替的频率最大化,并且相同手指的频率最小化。

到1970年代,发明家进一步改造。键盘被做成弯曲状,分左右两部分,用两只手控制。这种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能使打字员在打字时保持舒服的姿势,手腕不容易酸痛和受损。

据《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英文打字速度,就是2005年由一位打字员使用Dvorak键盘创造的。她连续打字50分钟,平均每分钟输入150个词,峰值速度为212个单词/分钟。

然而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市场占有率。70多年过去了,即便是手机键盘或虚拟键盘,主流仍是QWERTY键盘。不过,Dvorak键盘好歹还能买到,理连·莫特发明的MALT键盘据说更先进,市场上却基本找不到。

对此,专家归结为“消费者惰性”。谁让QWERTY键盘最早诞生,而且让一代又一代人付出了大量学习成本。何况,用它输入中文,其实蛮方便的。

但世事无绝对。随着手写输入、语音识别、触摸等技术发展,说不定哪天QWERTY键盘会销声匿迹,被后来者取代,例如生活周刊曾报道过的“Aeviou滑行汉字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