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游戏和教育有什么关系?什么样的教育才能适应未来?
如今,在很多年轻父母看来,“玩”不仅仅是在游乐场或者看电影,还有网络游戏。但相比之下,现在和孩子“玩”的首先包括“网游”,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可以算是“互联网土著居民”。
也许作为老师和学生家长,你已经因为这个问题和孩子争论过无数次或者妥协过无数次,但即使次数再多,孩子还是没有办法彻底与网络和游戏断绝关系。这对现在生活的孩子来说,真的太难了。
网络游戏是福是祸?家长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这三个方面:为了不让孩子玩游戏,相信很多家长都在绞尽脑汁想各种办法,变得很无力。还有,我们在生活中听得太多了。父母不让孩子玩游戏,孩子开始玩游戏就好像上了大学或者离家后在报复一样。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家长开始担心,现在的过度约束对孩子真的有用吗?那么,孩子离开父母怎么办?真的能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情况吗?
那么,防止游戏对孩子产生不健康影响的方法只有一种吗?
其实对于看起来是互联网原住民的孩子来说,有时候过度的禁止很可能反映了一种对新潮流、新趋势的抵触和不自信。爱玩是人之常情,孩子也不例外。其实说白了,想知道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孩子的自制力;2.家长对孩子玩游戏的筛选和甄别;3.游戏本身的构思和基调;帮助孩子“筛选游戏”是现在家长应该掌握的必要育儿技巧。
天生爱玩的孩子,其实自制力也差不多,需要父母更好的培养和引导。
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时代赋予孩子更新的特征,作为父母,需要陪伴孩子成长。或许,“筛选游戏”和帮孩子选兴趣班一样,也是家长应该逐渐学会的重要育儿技巧。
事实上,目前网络游戏R&D团队的整体水平有好有坏,游戏的质量更是如此。很多家长习惯性地将暴力、着装不当、语言粗俗、篡改历史等同于游戏的代名词。但家长们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些游戏可以放松孩子的心情,愉悦孩子的身心,娱乐性更强。
有些游戏属于功能游戏,这是现在游戏领域的一个庞大的品类。这类游戏最重要的目的是利用游戏达到学习知识、激发想象力、发展思维、训练手指灵活性、修整儿童行为等一系列积极的价值。
这时候有的家长会问:既然真的没有办法禁止游戏,那孩子怎么“在学校里玩”呢?那么,家长如何辨别什么是适合孩子的游戏呢?
简单来说,就是看游戏是否符合“三五原则”
三:指功能游戏的三个特点。
实用性、专业性和游戏性
五:是指功能游戏的五大功能。
启蒙、学习、专业培训、众包测试、创造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这些游戏大多与科学、知识、人类历史、教育息息相关。比如游戏《欧洲几何》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就是一个尺子作图和几何思维的数学游戏。在游戏中,孩子要在平面材料上合理使用绘图工具。画一条垂直线,一条切线和一条角平分线。不断挑战完成严格几何逻辑中的关卡。让孩子在几何训练的同时提高思维和逻辑能力。
家长可以先自己体验这种功能性的游戏,逐渐明白什么样的游戏能让孩子在休闲娱乐中有更多的额外收获。
孩子们,让我们重新考虑一下游戏和教育的关系。
相信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如果想让孩子尽快辨别颜色,识别物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会给孩子买立体书,点读书,几何玩具等等。孩子们越喜欢这些玩具,他们的父母就越高兴。增加阅读量,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吸引力,倡导“寓教于乐”,是很多家长极力提倡的口号。但很可惜,孩子年龄越大,学习任务越重,家长探索“学着玩”的口号和勇气越来越小。
是因为知识越复杂、越深刻,教育所能产生的信息就越重要,相应的教育游戏产品出错率就越低,对R&D团队的知识、专业能力、技术水平的要求就越高。因为只有真正有知识有能力的团队,才有更多的能力和信心去尝试。
以前在学习游戏的时候,无论是在教育的基础上,还是在社会责任的层面上,都没有真正跟上教育的需求。于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长对“教育”和“游戏”的看法本来就是对立的。
然而,其实教育的背后是学习,游戏的背后是娱乐,这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两个高不可攀的部分。说白了就是不断压缩孩子的玩耍时间,不能平等地转化为学习时间和成果,还可能造成适得其反。
所以,学会在游戏中教育孩子,时刻响应时代的召唤,与时代的变迁萌发对应关系,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教育是为了摆脱愚昧,使人平易近人。如果某些游戏不再向孩子输出负能量,那么游戏和教育一定是“互补”现象。
总结:功能游戏很多时候是基于现实生活和现象,非常重视游戏体验,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不断启发孩子的现实认知能力、不断实践的精神、问题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这往往是习惯性教育中“死记硬背”恰恰缺少的东西,也是目前教育应该继续改进的地方。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功能游戏能否对教育有所帮助也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