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博弈论解读
剩余能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诗人席勒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潘塞。在他们看来,游戏是由人体内部的剩余力量产生的。他们认为:“高级动物除了生存必须消耗的能量外,还有剩余的能量,而这种剩余的能量必须被找出来耗散掉,否则就会像密闭的蒸锅一样爆炸,于是他们用一种自然而无目的的活动形式——游戏来获得快乐,于是游戏产生了。”席勒认为,孩子无事可做,所以只有游戏,游戏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支出。斯潘塞指出,所有生物都有维持自身生存的能力。健康的孩子除了维持正常的生活,还有剩余的精力,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产生游戏。
剩余能量理论似乎反映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当我们觉得工作或学习后还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就会通过积极的娱乐活动来打发时间和精力。
第二,放松理论
德国人raca Ruth和Peiqike认为,游戏不是一种发泄精力的方式,而是一种工作疲劳后恢复精力的方式。游戏来源于人们的劳动,游戏可以减轻人们在劳动和学习中的疲劳。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玩耍取乐。
放松理论反映了我们的日常经验。长期工作后,休闲活动有助于恢复精力。当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感到疲惫时,我们经常通过娱乐放松来调节身心。在幼儿教育中,这一理论可以使儿童的生活处于活动与休息交替的有序结构中。
第三,人生准备理论
德国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卡尔·格罗斯(Karl Gross)认为,游戏应该在幼儿时期就开始玩,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最好的准备。游戏是人类和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是生物不可改变的本性。他认为每一种动物都应该有一个为生活做准备的阶段,有一种锻炼自己生存和竞争的能力。游戏是为生存做准备和练习本能的最好形式。他认为狗咬人和玩耍是为了练习捕猎能力,小猫玩球是为了练习抓老鼠,女孩玩娃娃是为了将来做妈妈和妻子。游戏是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
在儿童游戏中首先看到的是儿童不成熟动作的反复练习,在练习中逐渐成熟;我们在儿童游戏中也看到的是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模仿。这些模仿中的幼稚行为确实是成人活动的不成熟形式。虽然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生活的天然可能性,但这种成熟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先以不成熟的方式在非正式的生存活动中实践。也许这就是格罗斯分析儿童游戏的原因。
第四,回复发言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认为,游戏是祖先生活史的重复,是遗传活动的表现,是祖先进化过程的重复。如果孩子玩狩猎游戏,那就是在重复原始人的生活。捉迷藏游戏反映了当时的原始人为了保护自己而隐藏野生动物。小孩子喜欢爬树,就是重复猿猴的乐趣。小孩子喜欢玩水,就是重复祖先在水里找吃的。霍尔认为,游戏是个体繁衍祖先的行动和活动,游戏是人类发展历史的重复,儿童游戏是种族行为的重复。霍尔将人类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从原始人到现代人):
1.动物阶段是指猿阶段。孩子的表现是本能反应,比如吮吸、哭闹、抓挠、站立。
2.未开化阶段是指靠捕猎动物为生的阶段。孩子们玩追逐游戏、扔手帕游戏和捉迷藏游戏。
3.游牧阶段,靠游牧生活。孩子表现出爱和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玩游戏,爱护小动物。
4.农业和耕作阶段。孩子们玩洋娃娃、玩具、挖坑、挖河等游戏。
5.城市阶段,又称部落阶段。儿童表演团体游戏,从单人发展到一群人。
可以想象,孩子的动作表象思维接近原始民族,游戏行为原始幼稚,可以理解。就像早期的石头切割、人力搬运等行为也会出现在今天的儿童游戏中。很明显,游戏的原因是为了消除现代生活中不应该呈现的原始本能,让它被新的活动方式所取代。
预览论和重放论从两个相对的角度讨论游戏的原因。他们都用生存本能来解释。一个把游戏看成是强化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一个把游戏看成是弱化原有的生存本能,一个把游戏看成是预览未来,一个把游戏看成是重播过去。似乎一方面游戏是对未来的预演,比如那些在游戏中逐渐增强的技能,对以后的生活有用;一方面是在重演过去,比如那些游戏中不可避免的幼稚行为,这些行为在现在和未来的成年生活中已经或将要被淘汰。正是这种不断重复过去、预演未来的儿童游戏形式,勾勒出了一条人类社会从原始到文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轨迹。
五、增长理论
美国的Apli Deng提出,游戏是幼儿能力发展的典范,游戏是成长的结果,是身体练习技能的手段。美国人奇尔莫尔也认为,孩子可以通过游戏成长,游戏是练习成长的内在动力。
第六,成熟度理论
荷兰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博伊西杰克反对生命准备理论。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操纵某些物体进行活动,不是简单的功能,而是孩子气动机的普遍特征。如果运动的目标不明确,冲动,主动,对周围环境有直接的激情。游戏不是本能,而是普遍欲望的表达。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摆脱环境障碍、发展个体能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和环境的欲望;反复练习的欲望。游戏的特点类似于童年的情绪化、模仿性、多变性、幼稚性。因为童年,有游戏。他的理论是一种博弈动力学理论。
经典博弈论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具有浓厚的生物色彩,从先天、本能、生物标准看待儿童游戏,否定游戏的社会本质,存在明显缺陷。它们是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可靠的实验依据,并没有真正揭示游戏的本质。然而,它们或多或少地解释和说明了游戏中常见但令人困惑和着迷的现象。虽然它们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对后世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儿童游戏研究的进步。游戏到底是什么,它对玩家意味着什么,这超出了生物学的解释范围。心理学正逐渐在游戏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