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8年抗战
8年抗战是国民政府的说法,后来慢慢被百姓接受。
之所以会出现8年抗战的说法,是因为在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主流的认识都是8年抗战,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有14年抗战的说法。后来许多专家学者经过30多年的努力,才让中国14年抗战的说法成为主流观点。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还是处于国民政府统治下,所以按照当时的说法,抗日战争就是从1937年7月开始的8年抗战。
所谓的8年抗战,只是属于国民政府的,因为日本人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已经开始了,东北人民在日本人的统治下生活了14年,然而国民政府却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打内战上,对日本人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
抗战的转折点
徐州,是中原和武汉的重要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侵略者妄图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面攻占徐州地区,从而打通华北和华中占领区;中国军队为牵制日军主力,延缓日军对武汉的进攻,于徐州集结重兵阻击日军进攻。继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之后,中国军队在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广大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民族自卫战——徐州会战。
徐州以南地区的作战:日军第13师团于1月26日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后攻占临淮关、蚌埠,强渡淮河并向北岸发起进攻。中国军队经过英勇抵抗,于3月初恢复淮河以北全部阵地,并将南岸军队集中到北岸,隔河与日军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