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贷算违约吗?银行设置还款门槛合理合法吗?
近期,多地下调首套房贷利率,“提前还贷”成为不少家庭热议的话题。那么,从法律角度来看,提前还房贷属于违约吗?
《民法典》第677条规定,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因此,提前还房贷一般情况下不算违约,很多银行也不收取违约金,但具体是不是属于违约,要依据双方签订的借贷合同而定。
如果还款人与银行签订的合同中存在有关提前还贷的约定,约定提前还贷属于违约,那么提前还贷就违约;没有约定的,则不属于违约,也不应支付违约金。
大家为什么都开始提前还贷了?
(1) 房贷利率太高,投资收益不佳,手头闲置现金不如还贷;
(2) 炒房一族,前期大量借钱炒房,房价涨幅不高,利息成本太高;
(3) 央行下调房贷利率,存量客户心理不平衡,比如贷款300万,利率5.2%、360期需要付的利息是294万。而按某地房贷利率3.8%来算,利息却少了将近100万,这得拼多少年才能省出这100万啊;
(4) 二手房交易想要结清贷款,特别是买家不愿接受高利率“带押过户”(或者其他情况没办法“带押过户”),导致卖家需要结清而买家也能享受低利率。
(5) 月供太高,希望降低一下还款压力。
银行设置还款门槛合理合法吗?
针对购房者反映的房贷提前还款难、预约时间长等问题,如果借款人提前还贷,银行存在违规恶意阻拦的情况,借款人可向银保监会等行业主管协会进行投诉,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另外,如果借款人抢不到提前还贷的预约额度,在还款等待期内,银行应采取合理的措施保障购房者的利益。
通常借款合同都是银行提供的格式条款,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说明,相关免责或者减轻其责任的关键性条款。
为何银行不愿意居民提前还房贷?
对银行来说,并不乐见居民扎堆提前还房贷。业内人士分析称,近年来,银行对实体经济贷款利率明显走低,居民住房按揭贷款成为其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长期稳定优质资产。
当前,增量房贷申请量下降,而存量房贷被提前偿还,银行收益自然受到影响。这也是近期不少购房者反映等待时间长、银行收紧还款条件等的重要原因。
针对“提前还款难”的现象,多位业内专家呼吁适当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以减轻购房者的负担,提振消费信心。
哪些情况提前还款不划算?
(1)公积金贷款的同志们,利息真的很低很低了。但也有朋友想着说提前还部分后,留下每月公积金可以直接抵扣,不用另外存钱进账户,减少每月的牵挂,其实也不是不行,就大家综合考虑。
(2)已经还款好几年了,或者还款了一半左右,因为前期已经还了大部分利息成本,这个可以找个房贷计算器详细算算。比如,贷款100万,利率5.05%,贷款360期,还款24期(2年)合计还款利息约10万,还款本金约3万,剩余本金97万。所以说还贷的前几年都是在还利息,这句话不无道理。
(3)本身房贷利率较低的,比如lpr减点60BP这种。提还产生各种违约金、罚息等等成本,如果不着急、压力不大,我觉着是没太大必要的。
听说房贷可以转经营贷,可行吗?
这种做法可能涉及两方面的违法违规问题:一方面,资金中介可能提交虚假材料导致借款人涉嫌骗贷;另一方面,借款人挪用经营贷款导致贷款用途与实际不符,银行可提前中止服务、收回贷款,若借款人无法及时还贷可能会承担失信后果。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给个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购房者们有提前还贷需求的,应该通过正规方式进行,不仅要遵守合同条款约定的条件,更要坚守合法合规的底线,勿盲目跟风、轻易上“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