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构游戏技能发展的阶段有哪些?

儿童结构游戏技能的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1,开发阶段1:拨弄

探索材料本身通常是2岁以下儿童的典型行为。

2.发展的第二阶段:重复

简单的把积木一个一个的堆起来,或者一个一个的铺成一排,试图堆起来,然后推倒,重复。这时候,孩子往往不会注意重叠或整齐的排列,而只注意“宝塔”能叠多高,“铁路”能铺多长。也就是单一维度的叠加。

3.发展阶段3:建设

3岁左右,孩子开始探索如何用一个积木把另外两个积木连接起来,形成汽车进出的“门”。随着类似技能的逐渐发展,儿童可以建造桥梁和建筑物等结构。这是一个简单的二维结构。

4.发展的第四阶段:包围

孩子们用几块积木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形成小动物的“家”、“动物园”、“车库”、“幼儿园”。

5.开发阶段5:建模

在建构中,孩子们运用不同的建构技巧,实现了造型的平衡与对称,进一步实现了造型的审美。

6.发展阶段6:繁殖

孩子们自己定义他们建造的东西,使它成为现实世界中一个物体的象征性代表。复杂的可复制构造也可以设计多个孩子一起工作。

扩展数据:

教师应该在儿童结构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在结构游戏引导中的错误做法有:

1.过于注重建筑作品的生动性或造型的美观性,导致孩子在结构游戏中缺乏“创造力”。?

2.片面要求幼儿必须完成老师提出的搭建任务或者只能使用老师提供的搭建材料,导致幼儿的结构游戏缺乏“自主性”。?

3.认为结构化游戏纯粹是孩子自己玩的,只要提供材料,孩子不吵架,导致幼儿园缺乏“教育性”的结构化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