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战相关的电影影评。
-看那个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有蓝天白云,院子四周都是大树,然后就是秋千架。这是一个盛夏的村庄,一个理想的天堂,但它确实是一个鬼屋。在那里,无数的生命在小心翼翼的活着,低声下气,只为生存,无数的生命在不为人知的方式中死去。你看到漫天的浓烟了吗?那不是炊烟袅袅,那是雪中六颗,那是逝者的骨灰聚在天上,不肯落下。不久前的《辛德勒的名单》里也有这么浓的烟味,但在这里,我们也闻到了呛人的味道。
活着,那又怎样?
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你有没有听到孩子们欢快的叫声“GoodbyJews!”在《钢琴师》里,你看到了吗,只要是犹太人,就无处可逃。在这部影片中,编剧似乎给出了答案:“犹太人批判我们的民族,引诱我们的敌人”,“嘲笑我们的文学旋律”,“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灾难都会继续”,“我们的国家会因此而灭亡,不远了。”这大概就是希特勒毁灭犹大的原因吧?想起小时候看北洋水师,也有日本天皇作为岛国的担忧。这是侵略的理由吗?
我无法想象,德国这样一个哲学大师辈出、崇尚理性的国家,竟然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甚至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德国人有没有想的那么深,被附身了?还是过于担心无法自拔?大概不会。那些孩子明显欠考虑,受大人教唆。孩子真的那么天真吗?不会的,孩子天生的轻浮好动大概也是一个原因。我一直在想,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在他们中间,兴奋地喊着“再见犹太人!”“还有呢?等到你经历了沧桑,你才说:“那是我的青春!”“太晚了吗?
不仅仅是在德国。文革中,诋毁老师,破坏文物,各派争斗的人很多。年少轻狂,无知冲动,大不了就是被某人蛊惑,借口也不过如此。那么,行动背后的真正动机是什么?要么基于从众心理,你这样,我也这样;要么,就是自我的显现。这种心理一直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
但事实并非如此。
道理在于为什么有人盲从。
真相在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
事实是,人类创造了“我”和“我们”,“我”和“你”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我们属于这样一个集体,我是安全的,你可能是敌人,也可能是不幸者之一。真理在于人类有了国家的组织。库切在《邪恶时代》中这样说:“我们生来就有一个归属的地方。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主体。”"法律保护守法的公民。"所以国家的意志从来不是普通人能改变的,所以做一个好公民就意味着臣服和服从。
这不是事实。真相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国家意志。如果国家意志是每个公民的意志,也许,就不会有悲剧。但经济学家证明,这个美好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所谓国家意志,只能是从多数人的意识中提炼出来的少数人的意志。少数人的意志是这个国家全体人民的意志。所以,如果你说犹太人不好,那么所有人都得说犹太人不好,否则就是以个人力量对抗整个国家。
这也不是事实。真相就在于为什么这会成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哪怕是如此可笑(中国的土地没有上演过?要罢黜马寅初,灭麻雀)。如果有很多声音,如果你能表达你的不满,如果你是对的,国家真的很开明,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关键是个人的意志变成了国家意识,这种意志只能老老实实地执行。这是极权主义。极权主义的恶就在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的意志上,包括皇权时代,军阀时代,斯大林时代。希特勒是个独裁者。在极权主义时代,你要么回避它,要么执行它,要么成为受害者。
但这不是事实。真相就在于为什么会诞生这样的遗嘱。真相在于谁选择了这样一个独裁者。意志可以归结为个人的丑陋,但选择是人的结果。被蛊惑只是暂时的,但为民谋利不就是一个因素吗?所谓人生,不过是在各种限制下,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优解——基于精神还是基于物质。人天生就有欲望,有的人一生抑郁失意,有的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却害了别人。就是这样。
能不选吗?当一个国家没有领袖,你会心安理得,稳如泰山吗?你需要一个领袖,我也是,我们都被奴役了。几百年前,一位法国作家写道:
“不可思议的是,那些曾经是臣民的平民会突然完全忘记他们早先对独立的渴望,以至于无法唤起他们,重新获得这种信仰;其实不用催他们也尽力了,还挺舒服的。甚至有人说,从表面上看,他们并没有失去自由,只是紧紧抓住了自己的奴隶。真相可能是,一开始,这种服务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是外力所迫;但后来那些竭尽全力而无怨无悔的人,却凭着自己的自由意志,从事着他们的前辈被迫做的事情。”
悲剧的诞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参与了。
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是个坏人,辛德勒,但他并不是电影中描绘的那种近乎神圣的救世主形象。通过一本《辛德勒名单》读辛德勒,还原了英雄也是人的常识。辛德勒长期以来一直是纳粹党的成员。辛德勒原来是间谍,辛德勒本质上是资本家,辛德勒可能疯了,等等。付嘉的儿子辛德勒沉溺于酒色。战前,他作为间谍出入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从事侦察活动。他在战争中发了财,是那里著名的纳粹信徒。他也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甚至在20岁的时候,因为对方丰厚的嫁妆而结婚,以挽救濒临破产的家族企业。二战后,他抛弃了第一任妻子。从阿根廷流亡回到法兰克福的辛德勒处境非常悲惨。他身无分文,住在法兰克福车站附近的一个单间里,并且酗酒,最终死于过量的烟酒。这是真正的辛德勒。英国作家威尔逊说,“辛德勒是个骗子,是个酒鬼,是个学徒,但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他就不可能从纳粹集中营里救出成千上万的犹太工人。”辛德勒只有是骗子、酒鬼、登徒子才能救犹太人,但只有骗子、酒鬼、登徒子救不了人。作者肯尼利曾解释说:“我相信这个故事中的道德力量...堕落的人与他们内心向善的力量之间的斗争总是令人着迷。(辛德勒的时代)是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的特殊时代:在那些时代,圣人已经完全无能为力,对你毫无益处,只有那些实际而无良的人才能肩负起拯救灵魂的重任。”
肯尼利想写的是人类精神的伟大力量,同时又竭力“祛魅”辛德勒,驱散笼罩在这位伟大的救世主、上帝的身体替身、犹太人的“义人”身上的光环和“神话”,还他以这样一个模糊复杂而又崇高的伟大人物的真实身份。所以他决定用小说的形式来表现这个人物,但同时又“尽量避免一切虚构”。所有的事件,哪怕是最鸡毛蒜皮的细节,都有历史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做支撑,甚至当事人的回忆,作家都要进行比较和选择,只有被判断为最符合史实的记述才被选中。事实证明,肯尼利的创作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真实的力量胜过所有的虚构,真实的面目比所有的设计更加微妙复杂。《辛德勒名单》不仅将被遗忘已久的伟大拯救故事生动清晰地展现在当代读者面前,更重要的是,它像刀斧神工一样凸显了奥斯卡·辛德勒在我们心中极其复杂甚至矛盾的一面。
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否认辛德勒从纳粹手中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这一事实。他的伦理取向在善恶之间的突变,让学者无法自圆其说,可能永远是个谜。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费心去解开这个谜呢?连《辛德勒名单》的真实性都不需要考证和鉴定,只要他真的救过一千多条生命于危难之中,这就足够了。而且,这是他在原有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动作。
我想,只有中国人才会爱“高、大、全”的人物,才会为一个完美的英雄而制造、粉饰、涂金。从国外对《辛德勒名单》和辛德勒本人的争议中,不难看出,“高、大、全”其实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造神运动是没有时空界限的。这种普遍性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道德诉求,也是对自身道德缺陷和意志缺陷的心理过度补偿。
一个一生清白的人,可能永远不会对周围的世界无动于衷,而一个堕落放纵的人,可能曾经帮助过那些身处绝境的人。英雄不一定要完美,我们也不一定要用上帝的标准去期待别人。人类道德的永恒原则,一是不需要极端,二是必须实践。“天地虽大,却有善念,有良知。虽然普通人也能成为圣贤!”
在肯尼利的作品中,真实的辛德勒的本来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就是这样一个坏人,历经千辛万苦,做了一件好事,拯救了1300多名犹太人的生命。“拯救一个生命就像拯救所有有情众生”...我想也正因为如此,历史才不会仅仅成为一部征服和压迫的历史。无论那一刻多么黑暗,无论邪恶势力多么强大,总有人类在闪光,人类的灵魂在成长。
影片一开始,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围坐在桌前进行传统的祈祷仪式,摇曳的烛光随着合唱的减弱逐渐被黑色吞噬。影片从彩色切换到黑白。整部影片中,哀怨的小提琴独奏和几乎无人伴奏的混声合唱,依然赋予了强弱和声而不失赞美诗的形式,一个小女孩衣服上红色亮点的短暂跳动,依然赋予了生命的色彩而不忘许下一道彩虹作为回忆的永恒承诺。在影片结尾延伸出的地平线上,圣歌的音调在一段世俗的旋律中铺开,一群人围了上来,画面果断地变成了鲜艳的颜色,横扫一切光芒。"当我使云彩遮盖地面时,云彩中会出现一道彩虹."
昨夜的黑暗已经过去,让我们拥抱来之不易的幸福。
辛德勒的名单
旧闻新读:东方早报2009年4月16日的《辛德勒名单》复印件在澳大利亚被发现。新南威尔士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作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六箱旧手稿时,在一堆研究摘要和德国剪报中发现了这本《辛德勒名单》。
拯救大兵瑞恩——生命的价值
生命如此脆弱,脆弱到了惊人的程度。子弹进入头骨时,血还没有溅到地上;当一把尖刀插入胸腔时,心还在放松抽搐,生命已经逝去,留下的痕迹只像流水从指缝间滑过后手上的水渍一样容易蒸发。斯蒂芬花了25分钟强迫我接受这个打击-
战争中的人就像我们指尖下的昆虫和蚂蚁。
为什么?为什么造物创造了人类,却让我们变得如此弱小和脆弱?而人生的价值在哪里?
当我经历了血腥而支离破碎的二十五年,我以为我明白了。我们活着是为了维护正义;我们活着是为了根除邪恶。当成千上万的美国人、英国人和加拿大人涌向法国的诺曼底海滩与德国人作战时。我脑子里想到的是中国古圣先贤的崇高思想,叫做“杀生为仁,舍身为义”,是现代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壮烈牺牲的伟大精神。他们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安宁,在异国的土地上洒下了他们的鲜血和牺牲。仍然活着的士兵和躺在海里、沙滩上的尸体一样值得我们尊敬。
然而,我错了。当我看到被战争在两天内接连失去三个儿子的老母亲靠在门口瑟瑟发抖;当我看到挂在士兵脖子上代表他们生命的金属牌散落一地时,我意识到:我错了!谁也没有那么伟大,谁都怕死。生命的脆弱不仅体现在它是多么容易被打破,还体现在我们对这种脆弱的强烈恐惧。你为什么派一队士兵去找那个叫瑞安的士兵?因为他是老母亲留下的唯一的儿子。答案很简单,但却是事实。生命的维系需要用生命的价值来换取。也许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我们害怕死亡,但更害怕我们在乎和爱的人被夺走!
然而,我又错了。错就错在以偏概全,错就错在以偏概全。直到影片后半段才出现的大兵瑞恩,在上级命令他离开战场的前提下,坚持留下来完成任务,和战友在一起。带领队伍经历生死考验的米勒上尉,在即将完成任务的时候决定战斗,用自己受伤的身体和一把手枪阻止了敌人的坦克。还有其他英勇作战的士兵。他们正直,勇敢,不怕死。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的神经和身体?是什么让他们即使为此放弃生命也无怨无悔?其实都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感情和想法。而当“时刻”到来的时候,他们都成为了英雄,成为了同龄人中最优秀的。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时刻”是不同的,因为情况不同。也许这将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或者只是一个溺水的孩子...但我们每个人的价值,永远不会在那天重复普通的三餐一夜中体现出来。它只会闪现在我们一生中仅有的几次,甚至是仅有的“瞬间”,而我们只是平时的普通人。
当我终于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脑海中记忆最深的不是开头的那二十五分钟。这是米勒上尉的镜头,他已经受伤,靠在废墟上,无力但坚定地举起手枪,向德国坦克射击。
你记得他战前的职业吗?而“那一刻”他成了英雄!
美丽的生活——幸福的存在
即使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里,即使没有希望,死亡就在眼前,他依然用生命和智慧爱着、保护着妻子和儿子。他的勇气和智慧,即使在战争的硝烟中,即使在集中营的黑暗中,即使在最后一声枪响,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依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他尽力在集中营的悲惨世界里为儿子创造一个美好的幻想。他告诉儿子,所有的残忍都只是游戏,游戏的奖励是一辆崭新的坦克。所以,他的儿子有足够的勇气度过那些年的风风雨雨。最后,当他登上盟军的坦克时,他的快乐溢于言表,那种快乐是他父亲用生命换来的。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在暴风雨中为家人创造哪怕一点点欢乐的机会。路过集中营的广播室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广播里呼唤妻子的名字。他想告诉她,他和他的儿子还活着。他利用当服务员的机会,为妻子演奏了《船歌》。这首曾经在他们订婚之夜响起的歌,飘过浓雾,给黑暗中的妻子带来了安慰,也让他们一家人变得勇敢,和* * *一起经历了一段灰暗的时光。
在生命的最后一夜,他把儿子安顿在一个铁箱里,然后去找妻子。当他被抓到铁箱旁经过的时候,他知道儿子在看他,所以他假装很搞笑,逗儿子笑。他还是坚持让儿子相信这一切只是一场游戏。不要害怕,永远带着微笑和乐观面对。然后,枪声响起,他去了,他的儿子和妻子终于被解放了。当他们在阳光下拥抱在一起时,他的儿子说:"我们赢了!"的确,在这场大灾难中,他们赢了,因为他们有一个英雄的丈夫和父亲,他的名字叫高瀚宇。
《美丽人生》是一部非常浪漫的电影。年轻的犹太人高瀚宇去了一个意大利小镇,靠开书店谋生。在那里,他遇到了多拉,一个美丽的女孩。然后,是一系列充满智慧、搞笑、浪漫的轻剪辑。最后,高瀚宇和朵拉终于结婚了。镜头一转,他们把儿子从房间追到院子里,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着。
没有什么比幸福突然停止更令人担忧的了。当高瀚宇的幸福生活刚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犹太人身份让他被带到了集中营,而他的妻子,不用去集中营,毅然和他们一起跳上了火车。最真挚的爱情,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太多的言语,甚至不需要牵手对视,只需要一跳就跟到天涯海角。片中饰演朵拉的演员演技不错,是一种内敛的淡定。当她听到孩子要在集中营被杀的消息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站在楼梯上,被身后的人群撞了一下。她用深邃的目光看着窗外。后来她被派去挑灾民的衣服,那种太细心找不到儿子衣服的感觉很到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最深的爱其实是很平静的,能把他的心撕裂的,往往是解脱的开始。
最后,高瀚宇的儿子和朵拉在阳光下拥抱在一起。他喊道,我们赢了。那时候,他还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影片以一段旁白开始,以高瀚宇儿子的口吻听声音,他已经步入老年,所以这部影片可以理解为他的回忆。在他的记忆里,父亲还是那么鲜活,这是另一种生活。枪支,炸药,毒气,死亡,饥饿,这些东西看似强大,但最后的赢家只能是人和生命。真正的光明就像是高瀚宇对儿子眨眼的那一刻,意思是无论如何,只要我们不害怕,坚强,快乐,充满希望,生活终究会是美好的,所以我们总会赢。
额,这是四篇,加上楼上的1篇,正好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