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菜鸟厨房更友好?夏小厨VS斗锅美食

厨房与豆果美食app竞品分析报告

时间:2020年4月23日

由于2020年初的疫情,家常菜需求激增,菜谱app也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大爆发。最近体验了几款美食菜谱app,做了一个分析报告,希望可以帮助你做菜,选择适合自己的美食app。

竞品选择:在华为应用市场评选的“美食-菜单”类别中,根据累计安装量和评论数,夏厨(6亿安装量,17483评论)和斗果美食(1亿安装量,392评论)占据同类app前两位,且遥遥领先,因此选择这两款app作为分析对象。

除了专注菜谱的app,大众点评(26亿安装)、抖音短视频(93亿安装)、小红书(654.38+0.7亿安装)都有大量用户上传菜谱,拥有更庞大的流量渠道。这是cookbook apps需要更加关注的竞争对手。限于篇幅,我们稍后再做分析。

一、煮白三个使用场景:

(1)在app上了解一道菜,学会方法后购买食材,然后做菜。

(2)家里有一些食材,但不知道适合做什么菜,就用咨询的方法,补充一些食材和器皿,然后再做。

(3)不知道做什么菜,就看了app上的菜谱推荐,然后自己买食材做菜。

二、功能对比:

本章根据使用场景比较了两款产品的体验:

太长,无法读取版本:

1,场景(1)和(2)类似,在app中输入关键词,选择菜谱,学习方法后购买食材,然后进行烹饪:

以锅包肉为例:

去厨房:

图1:搜索“锅包肉”,可以根据搜索栏下的标签进一步筛选菜谱或者调整排序方式,还有视频菜谱进一步方便学习。

图2:因为上传菜谱需要详细的材料和步骤,所以菜谱的顺序非常明确,在物料清单上方有“扔进篮子”,购买清单自动生成。饼干也可以收藏。

图3:菜单下方的交互区可以根据这个菜单上传用户所做的评论和作品。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更多参考信息。在一些菜谱下,用户上传了很多作品,可见后厨用户非常活跃。

图4:集合列。可以查看之前收藏的菜谱,右上方的菜篮子图标是“菜篮子”。

图5:菜篮子。你可以根据菜单依次购买原材料。对于用户已有的原材料,点击生成删除行,方便用户购买材料。

豆类和水果食品:

图1:搜索“锅包肉”。搜索栏下有三行选项或标签。您可以选择信息类型(食谱、商品或课程等。),进一步筛选食谱的排序方法和标签。此外,视频菜单特意放在右侧,更加醒目。

图2:因为上传菜谱需要详细的材料和步骤,所以菜谱的顺序非常明确,在物料清单的最上方有“添加到采购清单”,采购清单是自动生成的。菜谱可以收藏。并且菜单有营养分析,对于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用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图3:菜单下方的交互区可以根据这个菜单上传用户所做的评论和作品。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更多参考信息。但是豆类和水果类食物的互动频率明显没有厨房里的高。

图4:我的。可以查一下采购清单,相比去厨房不容易看到。

图5:采购清单。你可以根据菜单依次购买原材料。对于用户已有的原材料,点击生成删除行,方便用户购买材料。

2.不知道想做什么菜,就看了app上的推荐:

去厨房:

去厨房的时候可以从四个路径看推荐菜谱,融入社区功能:1,关注,即关注用户做的菜;2、推荐,根据算法智能推荐;3、发现可以根据标签选择;4、菜单分类。

豆类和水果食品:

在豆果美食app有几种查看和推荐方式:1,首页推荐;2、最新菜谱;3.向下拖动主页以查看最近的推荐;4、视频菜谱;5、点击菜单分类,每个分类也有推荐食谱。

3、采购配料和用具

两个app的电商功能非常接近。都是从合作商家购买,然后利用电商功能卖给用户。商品类别数量比较接近,从15不等。而且都提供限时特价推荐和近期新品推荐。

最大的不同是厨房的界面简洁清新,接近豆瓣的风格(厨房的设计师早年在豆瓣工作)。豆果食品的界面比较活泼,类似淘宝。

去厨房:

豆类和水果食品:

第三,总结

总的来说,对于不熟悉烹饪的小白用户来说,使用厨房app的体验更友好。

厨房的界面更简洁,交互过程更简单。而且由于后厨用户数量多,用户互动频繁,社区氛围非常浓厚,很多菜谱都有补充资料可供参考,包括其他用户上传的评论和作品。相比较而言,豆类水果食品的功能设计有些多余,用户活跃度明显较低。豆类和水果类食物的菜单中显示了营养成分,对于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用户来说是一大亮点。

还有一些我希望添加到新版应用中的功能:

1,用户选择菜单后,可根据菜篮子或购买清单直接在商城下单并当天到达,无需在商城打字搜索或通过其他渠道购买;

2、根据菜单口味、用餐人数、食材总量等条件,自动匹配多道菜的烹饪方案;

3.对于需要长时间解冻、浸泡、发酵或炖煮的工序,提前设置时间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