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文化的其他
安庆地处长江之滨,行政区辖一市7县4区,总面积1、54万平方公里,人口610万,属中部欠发达的一座古老文化名城,两千多年前就是古皖国的所在地,安徽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安庆山川秀美,名胜古迹甚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园林城市。地灵人杰,人文荟萃,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交相辉映,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文化。安庆名人辈出,宋代“第一画家”李公麟,明朝“百科全书”式的杰出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方以智,“照古腾今”的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清代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文学家方苞、姚鼐、刘大櫆、戴名世、徽剧首领高朗亭,京剧鼻祖程长庚,近现代教育家吴汝伦,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镇,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陈撄宁,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美学家朱光潜,文学家张恨水等历史文化名人,艺术大师和科技精英都出生在山灵水秀的安庆。生于斯,长于斯。
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藏书楼演说,创办《安徽俗化报》,第一次试举起“新文化”的旗帜;1907年、1908年先后发生在安庆的徐锡麟巡警学堂起义和熊成基马炮营起义,接连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和新军起义的第一枪。
同时,安庆亦是启蒙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近代历史上,安庆是安徽省282年省会,是较早接受现代文明的城市之一,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军工企业。成为中国洋务运动的起点。安庆内军械所集中了中国第一批第一流的科学家,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蒸气机和第一艘轮船,第一次在中国使自然科学直接为生产服务,第一次派员出洋成批购进西方机器,第一次在中国使用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无生命动力,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迈出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此后,安徽省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座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等都诞生在安庆。
独具特色的以安庆为中心的区域文化——皖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宏伟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也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历史文化的力量,深深烙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历史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作用是双向的。例如,历史文化沉积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极大丰富了独特的地域特色,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推动力;另一方面,历史文化在代代相传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非常顽固的思维定势,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因此,地域文化的负面作用对一个地域的影响甚巨。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负面文化,深刻的改变了这个地区的历史面貌。所以,今天我们在倡导区域文化的时候,应该是这个区域文化的先进文化部分。
皖江文化与徽州文化、淮河文化并称为皖省的三大地域文化圈。皖浙与湘鄂同属华夏族群中的人文大省,皖省的地域文化亦鲜明而有特色。大凡地缘文化皆是依山水走势,个中拔尖优秀人物结缘而成。皖河、皖山、皖江、皖人的山水风雨人物经千百年历史浸孕,蕴育出一个卓而不群,挺拔峥嵘,气象万千的地域文化——皖江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魂魄和品格,我以为皖江文化的魂魄和品格集中体现在桐城派文化里。
绵延于清代二百余年,崛起于清康熙年间,衰亡于民国初年,先后归聚作家1200多人,基本上纵贯整个清代文坛的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大地,龙眠山水,真是一片神奇而灵秀的土地,这里的每一寸热土都充满和荡漾着人文情怀。
桐城派应是明末清初时方以智、钱澄之等人为其滥觞者,而在方苞、刘大櫆、姚鼐桐城派三祖之前的戴名世,亦是桐城派创始人之一。这些大师们都有自己的文论理论体系和文学成就,经杰出后世传承和努力,崛起了一代文派的辉煌。如方苞提倡的“义法”说,即是其文论的核心思想,方苞名作《左忠毅公逸事》即是其文论的实践之作。他在写史可法打扮成清洁工,冒险入狱探望左光斗,看到他:“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鸣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地何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生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姧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方苞通过对左光斗、史可法两人形貌、动作、语言对话的描写,使左光斗身陷牢狱,心系国家大事的精气神跃然纸上。
在所有桐城派作家的文章中,都能感受到”文以载道“的道统精神以及程朱理学的理性光芒。这点在中兴了桐城派的大家曾国藩身上,尤为突出。曾国藩是继姚鼐、梅曾亮之后桐城派的领袖。他与之前的桐城派古文家不同,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挽狂澜于既倒,推迟了清朝的灭亡。由于他的学问博洽,魄力宏大,识见超卓,所以他在论文于姚鼐的”义理、考据、文章“之外,特别强调”经世致用“。由于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曾国藩门下的四大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著文为事,创新求变,皆擅事功与文章,名重一时。
桐城派经过曾国藩的改造,文风大变,气象立振。后来,当历史发展要求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要求固守程朱道统,拘泥桐城家法,抱残守缺的桐城派退出历史舞台时,尚有严复、林纾、王树柟、贺涛、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吴闿生等人顽强坚持桐城派文风和道统精神。直至民国初年,桐城派才从人们视野里悄然消失。
显赫一时,风靡全国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出现和崛起,使得清代散文成就超越元明,比肩唐宋。同时,也为一个更加辽阔博大的地域文化奠定了灵魂和品格,注入了文以载道的理性光辉,以及绵延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道统精神,这就是在历史和现实中都表现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全方位的贯彻了儒释道的精气神,方兴未艾的皖江文化的主流文化。
皖江文化的首倡者朱书(1654-17070),虽生于潜山,世居宿松,却也是桐城派著名文人,他在倡导皖江文化的宣言书《告同郡征撰皖江文献书》中写道:“吾安庆,古皖国也。其岳曰皖山,其渎曰大江,其川曰寻潜,其浸曰雷池,其镇曰大龙。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皖江文化是以安庆地区为中心的地域文化,应该毋庸置疑。由以下二点即可论定:一、安庆作为282年的省会城市,其在近、现代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力无法忽略。二、方以智、陈独秀(尤其是陈的晚年思想,当另文著述),作为皖江文化的两座思想文化高峰,无法忽视。此二位高峰人物均为安庆人。
所以,安庆土著的古皖文化(以禅宗文化为主体,乃有真因缘,实因禅宗的二祖道场在岳西的司空山,三祖寺在潜山的天柱山)和来自江西、徽州移民的程朱理学,是皖江文化的两大源头。桐城派文化则是其魂魄和品格。至于构于其中的戏剧文化,只能认可徽班进京是京剧的源头。对于时下家喻户晓,被主政者无限放大了的黄梅戏文化,我强烈赞同学者汪军的经典观点:“安庆人是唱着黄梅戏走向没落的!”这种草根文化的文化品格,从诞生之日起便打上了庸且俗的烙印,对于安庆人品格形成影响甚巨。黄梅戏虽源于民间,但它是由讨荒要饭小调演变而成,阴柔之气甚重。
安庆乃天下形胜,“万里长江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洲”,又是“锁钥南北,呼吸东西”,“控制吴楚,保障江淮”的战略要地。安庆本在江北,居山之阳,阳刚之气得天独厚,又是280余年之省会,得领天下风气之先,中国近代史很多重大事件俱发生于此,徐锡麟、熊成基等英雄足迹烙印在此,似吴樾、周肇基、黄家馥、姜高琦、宋玉琳、陈延年、陈乔年、王步文等热血英雄层出不穷。
这个阴柔的黄梅小调,到了现代,本已日趋衰落,观众日渐减少、消亡,却又被人为放大,耗财耗力。黄梅戏的地位在安庆已被提到颠峰云端,完全遮盖和淹没了本有的铁血英雄之气。黄梅戏即便与源自封建士大夫阶层的桐城派文化都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其文化品格亦不可同日而语。荣格认为: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经久积年,潜移默化,黄梅戏文化已经沉淀为安庆人的人格、品格。当然,戏子走红,戏子文化激变为高端文化和前沿先进文化,是社会的高层管理者和社会心态的折射。当小沈阳这样的戏子小丑走红神州的时候,我们便可知晓当今社会心态已经堕落到何种程度!从深层次角度看,深受黄梅戏文化影响的安庆人的人格已经形成黄梅戏文化品格,这种文化品格甚至是影响安庆崛起的多种根源之一。(当另文专述)。
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儒道释三大思想流派。先秦产生儒道二派,两汉以降,佛教传入,致使三派三足鼎立,此消彼长,薪火相传,生生息息,绵延不绝。地域文化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其文化结构的核心通常是那个先入为主的思想流派。如徽州文化结构的核心,即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的儒教。而淮河文化结构的核心则是道教思想盛行。遍观宇内各种地域文化,唯独皖江文化与众不同。皖江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儒道释三大思想流派并重。单就安庆地区名山秀川间500余座寺庙来看,佛寺与道观参次座落交相辉映。皖江两岸,既有佛教圣地九华山,亦有道教圣地祁云山,且千百年来香火鼎盛,弟子如云。历代皖江大儒,既拜孔孟,又礼佛尊道。既重“入世”“经世致用”,又崇敬老庄梦想逍遥游。既有佛教领袖赵朴初,又有道教领袖陈撄宁。禅宗慧可大师的二祖道场在岳西司空山,三祖寺在潜山天柱山巍然屹立,其间却又可见“左慈炼丹处”、“白鹤宫”云遮雾绕,袅袅余香。在青山绿水间,参禅悟道,颂经礼佛两相宜,这一现象鉴证了皖江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
如果把徽州文化比作山文化,把淮河文化比作水文化,那么皖江文化就应该是山水文化。古人云:依山出俊男,临水出美女。安庆地区的水有名,大江、大河、大湖密布其间,扬子江、皖河、长河、华阳河、武昌湖、黄湖、泊湖、青草湖、莲花湖、鸡冠湖、龙感湖、大观湖、破罡湖、石塘湖、菱湖、秦潭湖、白兔湖、菜子湖、花亭湖、嬉子湖、白荡湖等无数大大小小水面珠联玉串,波浪荡漾。山亦有名,天柱山、浮山、司空山、明堂山、龙眠山、香茗山、碧峰山、妙道山、白鹤山、月山、石镜山、观音山、西瓜山、凤凰山、狮子山、大龙山、小龙山、长江绝岛小孤山等名山胜景,挺拔峻秀,连绵起伏。
我曾在安庆地区生活工作了近四十年,足迹遍及此地名山秀水。我也曾瞻仰过喜马拉雅山,经历过唐古拉山,游览过黄山、泰山,但我却有一天在小龙山的山谷里,遥望一道七彩长虹,穿越历史的时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意境。此座小龙山,虽不似莽莽昆仑气吞霄汉,却如一条潜龙屏息静卧。由此使我感悟:我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无论灾难多么深重,无论处于多么可怕的绝境,都能够逢凶化吉,化险为夷,乃因有个最重要的历史现象,那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百年”。恰如这皖江地区和小龙山,自古从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一旦风云际遇,便有潜龙出渊,跃上九霄,影响环球阴晴冷暖。正如这皖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历史远没有完结,高峰人物和高端人物定将汹涌闪现。物华天宝,江山有缘,才人俊杰、精英辈出,龙腾虎跃,方兴未艾。
现实意义上的皖江地区,是指皖江两岸大约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由于近代皖江地区开发的比较早,扩大了皖江文化的传承交流和辐射,形成了皖江文化的又一独特文化品格,皖江文化特别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历史上,它与齐鲁文化、荆楚文化、楚汉文化、吴越文化交融***进,相互汲取促进。因此,它不同于淮河文化和徽州文化,它是一个内生性较强,充满活力,激情四射,不断发展的地域文化。如九华山佛教文化、芜湖商业文化、马鞍山和铜陵的城市工业文化都在自然生成中与皖江文化融会贯通。近年来,皖江城市群和皖江产业带的形成与发展,又给皖江文化的进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由于皖江地区和皖江流域的开发,皖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已无限扩大,在与大中华所有文化的交融中成长壮大,扬长避短,弃旧革新,更新创新。所以,皖江文化又是一个追求和谐的文化。
《左传*襄》云:“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为乐之和,无所不谐。”在千百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一直在不懈地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我们追求的现实的和谐社会应当是富裕社会、公平社会、有序社会、活力社会。
安庆由于百余年来近代经济的浸入和地域上靠近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曾经有过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的辉煌历史。时至今日,安庆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的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任何一项大的改革活动都可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社会集群效应。进入“矛盾凸显期”后,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的安危与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便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在历史长河的时间观念中,一个区域发展的时间只有三天的时间:昨天、今天、明天。安庆昨天的辉煌历史已经翻过,重要的是为了安庆的明天必须把握好今天,那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安庆崛起。安庆要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省内发展有贡献,在区域发展中有位置,在皖江流域发展中有亮点。面对区域性群雄崛起的逼人形势,安庆不进则退。翘首东望,环顾周边,在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中,安庆不勇于争先就会被拉开差距,不主动融入就会被淘汰出局,不“一体化”就会被“边缘化”,加快崛起是安庆唯一的选择。
我们今天研究倡导的皖江文化,应该是一个推陈出新,创新改革,独立鳌头的崭新的地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安庆崛起的进程中,地域文化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地域文化就是这片地域崛起发展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这点,从桐城派文化故里的发展中可以得到鲜明的例证。
桐城市,是安庆8县中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县级市。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桐城、怀宁沿206国道一带的乡镇,就曾涌现出10万推销大军,推销塑胶制品,活跃在从东北到云贵的广大地区,他们最早接受了商品经济的洗礼,从纯粹的农民蜕变为商人和手工业者。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这10万推销大军已成为安桐产业带的中坚力量,并涌现出活跃在本土和外省的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如夏吉国、汪善祥、祝义才、吴自祥等等。
安桐产业带是指从安庆城区至桐城城区沿206国道形成的产业集群带,主导产业主要是印刷业和包装业,是仅次于广东庵埔、浙江龙港的全国第三大包装印刷基地。其它产业还有羽绒业、制刷业、板材业等等,且多为本土民营企业,企业形态从家庭作坊到集团公司一应俱全,现有的1800余家工厂企业形成的工业长廊充满生机和活力。其地域范围包括安庆的大龙山镇、怀宁的月山镇、茶岭镇、高河镇、金拱镇、马庙镇,桐城市新渡镇、双港镇、老梅镇、范岗镇、城关镇、吕亭镇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安桐产业带中业已形成的包装印刷基地,是安庆地区唯一可以称之为产业集群的地方。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安庆主政者也关注到这个地方异乎寻常的经济活力,曾提出打造“百里工业长廊”的口号。进入21世纪,一批关注“温州现象”的经济学家和记者,曾将这里比作早期温州,并建议相关部门予以关注。近几年来,安庆市皖江文化研究会的一批专家学者,也曾多次对这里的经济现象进行考察。陆续提出了“安桐产业带”、“安庆商帮”等经济理论文化概念,并组织编撰了一批有份量的文章,在相关媒体上刊登发表。事实证明,一个地域的经济现象与这个地域的文化现象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当前,在我们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还存在着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奢侈浪费、贪污受贿等触目惊心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而皖江文化中的许多历史优良传统,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安庆人“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穷不失志,富不颠狂”等人文习俗。
典型如流传甚广,脍炙人口的桐城“六尺巷”故事。据姚永朴《旧闻随笔》、《桐城县志略》载:“老宰相张文端公(清康熙文化殿大学士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以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毛泽东1958年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引用此诗。在构建和谐相处、诚信友爱、公证公平的人际环境中,这首诗同样对于我们有着极大的启迪意义。
尽管安庆相对于安徽、全国仅是一个局部,但构建和谐安庆,加快安庆崛起却是全局战略必不可少的部分。安庆强,则安徽强。安徽强,则中国强。中国强,则世界强。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安庆历史上被称作“万里长江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洲”,地处“锁钥南北,呼吸东西”、“控制吴楚,保障江淮”的战略要津。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建设,沪蓉、济广、安合、合铜黄等高速公路干线、105、206、318三条国道和合九铁路在市境交汇,随着铜陵、芜湖、安庆公路长江大桥、望东长江大桥、安庆铁路长江大桥的相继建成,皖江南北融为一体,而正在兴建的沿江高速,沿江城际高速铁路,以及安庆——景德镇高速公路连接,将形成华北地区到东南沿海距离最短的新通道。
长江黄金水道——安庆港,素有“千年渡口百年港”之称,码头能停靠万吨级轮船,为长江干线十大港口之一,水运能力居第五位。安庆天柱山民航机场,为4C级飞行区,可起降波音737型以下飞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温州等航线。安庆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使得皖江地区经济社会与长三角融为一体。有学者预言,皖江经济带将与大武汉经济圈、昌九工业走廊一起构成宁汉经济走廊,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并列的中国经济第四极。历史文化文明积淀深厚的皖江文化必将从更广阔的视野里茂盛光华,奔腾的皖江,飞架南北的一座座长江大桥,繁忙的货柜码头,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民航构成立体化大交通,皖江地区代代相传的方以智的科学精神和陈独秀对民主的追求,将成为21世纪新皖江的新形象。
传统与现代相交汇,原生态与高科技相融合。皖江文化的诞生地——安庆,应该也必将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独特的贡献。历经几十年的奋斗拼博,经国务院批准,安庆现在已经有了三张城市名片: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园林城市。安庆已经是皖江城市群和皖江产业集群带的核心城市。
一片疆土可以被占领,一块地域可以被征服,唯有地域文化能够一脉相传,绵延千古。只有文化的消亡才是最后的消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可以坚信:安庆这块屡经辉煌又饱受忧患的土地,文化深厚又历史沧桑的民众,完全应该而且一定能够超脱一切阻碍前行的羁跘,踏入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前列,成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优秀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