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的写作背景
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竺可桢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一篇是《向沙漠进军》。在他的倡导下,设置了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他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几乎跑遍了内蒙、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
据宁夏的同志回忆,1959年6~7月间,竺可桢沿包兰铁路,到内蒙古、宁夏、甘肃三省、区视察。宁夏的风沙危害是他的考察重点之一。他到灵武、盐池一线调查,考察了灵武白芨滩防沙林场和沙坡头治沙试验站。沿途所见,流沙覆盖路面,威胁农田、水渠、公路和城镇。黄河沿岸的大沙丘,沙泻入水,增大了黄河的输沙量。竺可桢指出,起沙的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的砍伐森林,破坏草地,过度开垦、放牧和打柴。治沙,首先要树立信</PGN0040.TXT/PGN>心,保护现有草被和林带。他说:“干旱地区的雨量虽然少,但是要造林种草是完全可能的,有的地方还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以利用。”沙坡头试验站是在竺可桢的倡导下建立的,3年内引种成功12种植物,固定了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一座7公里长的沙丘,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1961年,年逾古稀的竺老,深入到条件十分艰苦的西昌雅砻江流域、川西北的阿坝自治州地区,就南水北调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
1962年,竺可桢到河南封丘,调查了当地水文地质等情况后,提出了应发展水稻生产的建议。以后,他在《人民日报》上读到封丘水稻获得好收成的消息,十分高兴。
1963年,竺可桢上半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热带地区进行了考察,下半年又去宁夏中卫沙坡头、营盘水等地视察治沙工作。
1965年8月,竺可桢放弃到北戴河海滨休养的机会,到甘肃河西走廊考察农业区划工作,并进行大黑河荒地资源的调查工作。12日,他在途中看见居民滥伐红柳,很感痛心,与同行人员说,这是造成戈壁的重要因素:割去红柳,沙被吹走,便成了戈壁。当天他就向甘肃省科委提出严禁砍伐红柳的建议。
竺可桢领导了黄河中游地区、黑龙江、新疆、云南热带生物资源、华南热带生物资源、土壤、盐湖、青海甘肃地区、治沙、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等10个考察队,考察地区占全国面积60%以上,所得资料填补了我国许多方面的空白。他的足迹遍及除西藏与台湾之外的全国各省区。
竺可桢强调,对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抱整体观点、全局观点,要认识自然界的统一性,注意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能按照其本身的特点与国家整体的需要,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利用,否则将引起自然条件的退化。如对于东北和内蒙古草原的开发,竺可桢认为,草地只能作为畜牧区,决不能大面积开垦。否则,肥沃的土壤就要被吹蚀,导致土壤肥力的退化,甚至变为沙荒。他的这些意见,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竺可桢一直抱有科学救国的心愿。这种思想在他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向群众进行宣传科学的机会,只要对国家和人民有利,他就尽力去做。他非常重视科学普及工作,把提高和普及比作科学工作的两翼,说科学研究是科学工作的先锋队,科学普及是后备军,缺一不可。据统计,他一生为普及科学知识写了68篇文章,计地理方面的九篇,气象、气候、物候方面的36篇,地学方面的6篇,自然保护和自然改造方面的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