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事件的背景原因
当时,美联储一定认为情况还不算太糟。2008年6月65438+10月11日,美国银行宣布以换股18.22%的方式收购Countrywide,涉及交易价格约40亿美元。这样,Countrywide的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都得到保护。
这个动作有很强的合理性。毕竟让一家银行倒闭会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轻易批准。这也是从美联储的角度分析和默认隐形契约合法性的基础。
后来救援贝尔斯扣留美联储的出发点和救援Countrywide的出发点一模一样:都是为了避免银行倒闭引发社会恐慌。唯一不同的是,与拯救全国的政策相比,美联储这次明显收紧了隐形契约。实际策略是提供290亿美元,摩根大通将融资1亿美元现金收购贝尔斯登。虽然贝尔斯登的股价从被收购时的最高点96.38美元/股跌至65438美元+0.85美元/股,股东损失极其惨重,但贝尔斯登的债权人权益得到了充分保护。
然而,9月份,情况突然恶化。一方面,房利美、AIG、WaMu等超大型企业相继出现问题,美联储的援助责任瞬间增加了数倍,但实际上,美联储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美联储对金融机构的隐形救助协议刺激了道德风险。和雷曼一样,即使它在CDO上遭受了巨额损失,但根据2008年二季报,它仍在增加其长期CDO的头寸。在这种肆无忌惮的行为背后,是押注美联储无论如何都会出手相助。
因为市场对美联储援助的预期非常一致,所以债权人仍然敢于继续把钱投入到投资高风险产品的机构中。因此,美联储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选择一家影响力足以震惊市场的鲁莽机构,自愿放弃对其的所有潜在承诺,让其彻底破产,以警示所有市场参与者不要抱有幻想,彻底切断风险来源。雷曼不幸成为反面教材。
首先选择雷曼是因为它足够大和强大。然而,它没有房利美和房地美或AIG那么大。当时,美联储判断,即使雷曼破产,也不会导致金融体系崩溃。更重要的是,在众多遭受重创的机构中,雷曼的风险投资比例最高,损失也最重。
相对而言,同等规模的投行中,美林的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占比高,因此相对安全;摩根士丹利虽然在衍生品上也损失惨重,但资产结构明显好于雷曼;高盛甚至在第三季度之前一直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