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有趣的区域情境运动

一是因地制宜,有效利用活动区域

区域环境的创造和建立是发展区域体育的前提,区域的划分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根据高尔夫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区域规划和营造。

首先,我们创造了“抓猪”、“小蚂蚁扛粮”等游戏,让孩子在情境游戏中练习用棍子把球赶走、用轮胎拖球等基本动作。

其次,我们根据球区的特点划分塑胶场地。比如把场地分成四块,在一个场地创设“抓猪”的游戏,主要是培养孩子用棍子接球的能力;一个场创建为“小蚂蚁扛粮”的游戏,主要发展孩子的臂力、平衡、协调能力;另一个场地设置为“跳跃音乐”游戏,主要发展孩子手臂的力量和脚的跳跃能力;还有一种游戏,场地设置为“小选手”,主要培养孩子击球、投球、带球跳跃的能力。

只有因地制宜合理划分运动区域,使每个区域情境化,才能极大地丰富孩子的运动内容,让孩子更加积极快乐地参与运动。

二,有针对性地传递材料,营造有趣的地域环境

从小班孩子的兴趣爱好来看,他们喜欢充满童趣、趣味性、趣味性的活动。为此,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游戏,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

比如,针对小朋友爱看动画片《三只小猪》,我们创造了“赶小猪”的游戏,并提供了猪的家、猪的头饰、山坡、小草、棍子等辅助材料。首先,我们用木棍把猪在平地上向前推,然后我们钻过小草,翻过小山丘,回到猪的家。在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情境游戏中,孩子兴趣盎然,乐在其中,从而发展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再比如“小蚂蚁扛粮”的游戏。我们提供一个小山洞,一片小树林,一座木桥,让孩子们把球放进一个小轮胎里,用绳子拉着轮胎。首先,他们弯腰钻过洞穴,然后走过一条蜿蜒的小路,最后拉着轮胎走过独木桥。这个游戏既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同时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有趣的区域可以引起小班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用角色情节适当刺激幼儿,极大地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激发孩子的挑战,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区域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使儿童的身体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儿童身体机能的提高。适当的运动负荷可以调节儿童在运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负荷,保证运动后过度恢复的最佳效果,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在体育锻炼中,要注意活动中强度和密度的协调,遵循“低强度、高密度”的原则。

我们在各个区域投放素材的时候,根据游戏的特点和儿童动作的发展情况,提供不同的素材给儿童尝试。如:《小蚂蚁驮粮》孩子刚开始过独木桥,自己在桥上走,拖着地上的轮胎;慢慢地,有些孩子开始改变方法,在桥上拖着轮胎,从桥边走过;甚至有一些孩子想带着轮胎过桥。随着孩子动作的发展,我们会不断改变玩法,挑战自我。比如“小球员”区,孩子一开始并没有连续投篮。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很多孩子已经可以连续投篮10左右了。我们班有些运动协调性发展得比较好的孩子,最早就掌握了投篮的技术,可以连续投篮50多个甚至更多。然后我鼓励她用更多的方式打球,她开始学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多方面动作的发展,运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只有不断变换场景,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对运动的兴趣。通过探索和尝试,找到多种运动方式和方法,激发孩子面对困难,敢于挑战,从而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

综上所述,区域体育作为提高孩子运动能力和非智力因素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不缺乏的。因此,我们应该本着“以儿童发展为根本”的宗旨,优化小班幼儿区域运动的流程,为幼儿创设有趣的运动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对活动氛围产生兴趣。因为活动中有大量生动、直观、形象、感人、多变的情境,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促进不同身心状态的孩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