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娃娃大班教案
全国娃娃大班教学计划1活动目标:
1.尝试用分泥接技制作民族玩偶。
2.感知几个常见少数民族的特点。
活动准备:泥巴、泥片、湿抹布、民族玩偶图片、课件。
活动流程:
一、引入活动,引起孩子的兴趣。
老师:展示各种民族娃娃,听泥娃娃自我介绍:“黑眼睛,黑头发;你穿双排扣大衣,我系葡萄扣;你梳桃头,我扎发髻。我们是一群中国宝宝,住在无锡惠山脚下。
引导幼儿观察著名娃娃的外貌特征: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非常漂亮。
第二,老师示范引导孩子学习分泥接泥的技巧。
1,老师展示泥巴球,演示泥巴分离:做娃娃的时候要先把泥巴分成两块,每块都要分成两块,一块大的,一块小的。大的分别做身体和两条腿,小的分别做头和两臂。
2.用我们学过的搓圆、搓平的技巧做一个圆头宽体。
3.示范连接:完成后,将头部、手臂和腿与身体连接。建议孩子可以用辅助器具来帮助。
4.最后填充眼睛和嘴巴,暗示孩子可以通过贴泥条来表现著名娃娃的发髻特征。用辅料装饰,平铺在瓦工身上。
第三,儿童操作,老师指导。
接下来请大家自己做一个泥娃娃,分泥的时候注意重量。提示:考虑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头和身体连接的更牢固?
第四,交流意见
我们今天可以举办一个全国性的洋娃娃展览。你们都是小法官。请告诉我们你喜欢哪个国家的娃娃。为什么?
全国娃娃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初步了解常见民族服饰的特点。
2.能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学习角色的兴趣。
3.激发孩子继续探索少数民族的欲望。
4、可以轮流学习说话,体验与同龄人交流讨论的乐趣。
5.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活动准备:
民族玩偶图片,少数民族人物等。
活动流程:
1,自主探索:
(1)在环境中创建了民族玩偶的图片,引导孩子自由观察不同民族玩偶的特征。
(2)个体交流:你认识哪个民族的娃娃?他们是如何打扮自己的?
2、给娃娃找个家:
(1)显示文字和图片。孩子看了就认了。
(2)帮助民族娃娃找到自己的家。
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娃娃,说出是哪个民族的,然后送回家。
(3)孩子互相检查。
3.体验改善:
(1)了解不同民族的着装特点。
(2)少数民族的娃娃服饰和我们不一样。有什么区别?
活动反映:
这节课从孩子的生活入手,让孩子有话可说,初步有家的感觉,自然引入。接下来要抓住孩子喜欢帮助别人的特点,让他们帮助小动物,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不断增长的说话欲望,课堂气氛活跃。参加活动让孩子讲动作,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了重点;拓展延伸,锻炼了孩子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结尾环节紧扣主题,和谐自然。
民族娃娃大班教案3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6.7。
2.要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
3.了解汉族、维吾尔族、藏族、满族服饰的特点。
4.培养孩子识别数字的能力。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PPT4页面
2.黑板简笔画:花盆和花束
3.36支蜡笔
4.儿童读物第9页
教学过程
1.孩子们觉得我们班孩子多吗?幼儿园的孩子多吗?我国* * *人口6543.8+3亿多。有多少人,一个,十个,几百个,几千个,几万个,几百万个,几千万个,只有十亿个?
2.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习俗都不一样。有一首歌是这样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人,五十六种语言组合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我们人口这么多,但是我们非常相爱。今天老师给大家看几个少数民族的孩子(展示PPT)。
3.介绍民族服饰的特点
4.年幼的孩子,每个国家的孩子
5.数一数每个民族的孩子的数量。
6.给我看看数字6?圆圈在哪里?(老师故意出错让孩子知道正确的写法)6除了六个国宝娃娃,你还能说什么?
7.给我看看数字7?7比如什么?
8.数数黑板上的花的数量。老师用花盆说话的时候,用直线把花和花盆连起来。
9.完成儿童书籍的练习
10.教师巡视孩子们的完成情况
11.作业:数学练习册第8页。
12.解释练习册上的解题方法
13.小本子,书包,轻轻拿轻轻放,老师夸我是个好宝宝。
14.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数学的起源和现实存在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孩子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要贴近儿童生活,选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儿童的阅历和视野。充分利用儿童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其上的活动对儿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儿童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全国娃娃大班教案4活动目标:
1.欣赏和了解藏、蒙、壮地区著名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关键)
2.愿意与同行交流,分享自己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的理解。(难度)
3.感受祖国的风光之美,欣赏和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要准备的活动
材料准备:
1.关于青藏高原、蒙古草原和桂林风景的视频和图片。
2.音乐:天道、赛马、春江流水之类的民谣。
体验准备:
儿童旅游体验,收集和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活动流程:
1.营造“藏游”情境,初步感受西藏风情。
(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乘坐“青藏铁路”到拉萨,ppt播放图片,引导小朋友欣赏窗外的风景,初步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
(2)配对老师扮演藏族同胞,送哈达,邀请小朋友一起跳锅庄舞。
感受藏族人民的热情和歌舞文化。
(3)交流讨论对青藏高原的认识。
问:青藏高原的风景有什么特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总结:青藏高原蓝白相间,有雪山,布达拉宫雄伟壮观,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2.播放《青藏铁路是如何炼成的》视频,引导孩子们加深对青藏高原的了解,认识修建青藏铁路的不易及其对西藏人民的重大意义。
问题:你从这个视频中学到了什么信息?青藏铁路的建设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想对工人叔叔说什么?
总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非常寒冷,空气稀薄,人随时会因为缺氧而有生命危险。工人叔叔们用毅力和智慧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完成了青藏铁路的建设。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3.播放课件,引导孩子了解蒙古地区广阔的风光和风土人情。(1)在欢呼的音乐中,激起孩子们的猜想,引出了那达慕大会。引导孩子倾听。人们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立即展示图片“摔跤”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幼儿对蒙古族人活动的探索。
(2)播放视频《那达慕大会》,幼儿分组交流,教师梳理提高。问题:蒙古大草原有哪些美景?蒙古族同胞喜欢什么运动?
概要:蒙古草原一望无际,牛羊成群,马奔腾。那达慕大会是人们的传统节日。有三个竞赛项目:骑马、摔跤和射箭。
(3)展示弓箭、马杆、五彩项圈等道具,玩赛马,让孩子参与“那达慕”大会,感受蒙古族的活动乐趣。
4.展示“民歌邀请”,展示桂林山水,体验壮族地区的风光和文化。
(1)通过ppt展示邀请函,激发孩子探索壮族风情的兴趣。
问题:“谁给我们发了唱民谣的邀请?”你知道她是哪国人吗?你在哪里看到的?“引导孩子自由表达。
(2)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讲述、分享。
孩子们自由交谈分享,老师推动。总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形态各异,漓江的水清澈幽静,河上的倒影如画。
(3)欣赏“对山哥”,感受壮族民俗文化的趣味。
播放刘三姐、二郎的民歌经典片段,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他们唱的是民歌。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要拖着长音“喊山”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4)孩子学唱民歌,体验民歌的乐趣。
男生女生被邀请站在两个“山头”,隔着漓江唱民谣。
鼓励幼儿创作歌词,让幼儿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壮族习俗的理解。
(5)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唱山歌,划小船参加“唱山歌”活动,离开教室。
活动扩展
在班级中创设“民族舞台”、“民族村”等区域,引导孩子加深对民族风情的了解,为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
大班“逛国民娃娃家”的社会活动
课后反思
1.解决孩子经验不足的困难。
由于活动前充分了解了孩子们现有的经验,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 * *在活动前收集了相关族群的信息,提供了角料,使孩子们在活动前得到了一些相关族群的信息,为活动做好了经验准备,这是活动顺利开展,孩子们充分参与和表达的前提。而孩子收集的经验相对分散,大多是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认知理解,缺乏参与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以“民俗之旅”为线索,以“歌”为媒介,以铁路、马、船等乡土出行工具为“过渡”,引导孩子们唱、跳、看、说、比、行。这些游戏情境的设置,结合多媒体影音的效果,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孩子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感受到祖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自豪感。
2.想着老师主导的还是比较多。
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更直观的认识和更好的游戏体验,在整个活动中,我以“旅游”为线,以“导游”的角色来指导和参与孩子们的活动。这种模式虽然能很好的带动孩子参与活动,获得更好的认知和体验,但难免会出现老师主导的场景。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一步步走完过程,相对缺乏自主探索。为此我反思应该放开哪个环节?如何给孩子营造一个更自由独立的氛围,让孩子更好的表达自己?如何通过提供更丰富的素材,给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下一步,我会把这些理念融入到我的教育活动中,充分尊重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体现“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
全国娃娃大班教案5活动目标:
1,我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同属一个家庭,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习俗和服饰。
2.试着根据各大民族的服饰特点,画出民族玩偶的特点。
3.培养孩子尊重和热爱少数民族同胞的感情。
4.活动结束后,引导孩子将绘画材料分类,养成良好的习惯。
5.培养孩子最初的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少数民族挂图(蒙古族,维吾尔族。
2、一只油画棒,一只纸手。
活动流程:
一,对话导入
孩子们,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族群呢?
2.这些民族的娃娃和我们的有什么区别?他们的衣服是什么样的?(儿童讨论)
3.老师引导孩子看挂图,了解一些民族服饰的特点。
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征是身穿长袍,斜裙,头上戴头巾或皮帽,腰间系腰带,脚上穿皮靴。
维吾尔族:戴六角帽,男子穿斜领无扣长袍,腰间围长方巾。妇女经常在她们的宽袖连衣裙上穿背心,小女孩会扎几十条辫子。
藏族:藏族服饰的主要服装样式是藏袍,藏语也叫楚巴。这个女孩穿着一条长裙和一条彩色的围裙。这个男孩把一只袖子戴在胳膊上,另一只袖子戴在侧面。藏族服装的基本特点是他穿丝绸或布料的长袖罩衫,罩衫的袖子比其他袖子长40厘米左右。再加上一件肥袍,男的穿裤子,女的穿裙子,一条花花绿绿的围裙,这是藏族特有的服饰。女人通常在头上戴一个由多种颜色的丝线组成的头巾。
4.你刚才看民族服装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它在哪里?逐一提问,引导幼儿找到图案装饰的主要场所。(总结:小朋友们看的很认真。这些漂亮的民族服装的图案主要装饰在衣服的袖口、领口和衣角上。袖子两边的图案是一样的吗?(对)这叫对称。仔细看,孩子们。除了袖子,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展现对称美?(衣领、裤腿、纽扣)。衣服上的图案是什么颜色?它们是如何排列的,有什么规则?
第二,教师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望。孩子们画画。
1,老师,这里有三个民族的孩子。看,他们穿的衣服和王先生的有什么区别?很多图案都不见了。我们想让它变得更漂亮吗?
2.请幼儿根据民族服饰的特点,画出自己喜欢的民族玩偶。
3、幼儿绘画时,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出民族服饰的主要特征,注意色彩搭配。
第三,评论和展示儿童作品。
老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我们可以把这些民族娃娃打扮得这么漂亮。我们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说说他们是怎么装修的。让我们和民族娃娃一起唱歌跳舞吧。
国家娃娃大班教案6大班美术:
民族娃娃
活动目标:
1.学习将连续图形折叠裁剪的方法,装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头饰。
2.积极利用废旧鞋盒进行合理创作,自制玩具。
3.知道废物也可以变废为宝,愿意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不同大小鞋盒制作的自制玩具2个,不同大小形状的透明果冻盒,剪刀,双面胶,胶棒,彩纸,丝带,皱纸条,彩珠和鞋盒,民族头饰,step图形课件。
知识准备:学会了切割多个相同对称的图形,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
活动流程:
一,少数民族图片的介绍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知道我们属于哪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人?看啊!这些是我们的少数民族。他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漂亮的头饰。这位是。
今天,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两位小客人。从他们的头饰,猜猜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哪里看出是满族的?头饰上有什么图案?还有一个?
总结:少数民族的头饰大多是由连续的图形组成,并用长条和一些简单的图案装饰,真的很有民族特色。
第二,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废旧物资可以再利用。
老师:这么好玩的民族娃娃,你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用了什么材料?(儿童讲述)
总结:废鞋盒用来做娃娃的脸,吃剩的果冻盒用来做娃娃的眼睛。他们真的很有用,可以做出这么漂亮好玩的娃娃!这两个民族娃娃还可以和小朋友玩游戏!改变!(果冻盒里出现弹珠)有什么变化?弹珠是怎么进来的?原来果冻盒有一个小开口供弹珠通过,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可以和他们的好朋友一起玩弹珠,看谁的弹珠先进开口的果冻盒里。这不仅是一个漂亮的国宝娃娃,也是一个可以陪我玩的娃娃!
第三,根据步骤图,幼儿探索学习创作方法。
老师:你是怎么做出这么漂亮的民族娃娃的?
示图1(附五官的鞋盒):第一步是什么?
用胶棒把眼睛和嘴巴粘在鞋盒的适当位置。
这是什么表情?我们能做一些其他的表达吗?谁想谈谈?
展示图2(贴果冻盒五官):第二步是什么?
我们把打开的果冻盒贴在眼睛上,记得把开口放在弹珠可以滚进去的地方,然后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果冻盒作为贴的口。如果有空间,我们可以贴上脸红等障碍物,但一定要留一条路让弹珠通过。
展示图3(头发):接下来是娃娃的头发。我们用什么来粘头发?双面胶粘牢。
在鞋盒侧面同样的眼睛高度贴上两排双面胶,贴上丝带和皱巴巴的纸条当头发。
如图4(头饰):接下来,头饰要做了。头饰底纸的尺寸如何选择?能比鞋盒窄吗?选择一张比鞋盒大的彩纸作为底纸。
第四,探索和学习折叠和切割连续图形
底纸上要贴什么图形才能表明是少数民族的?(连续图形)
我们小孩子都知道一个对称的图形可以通过折叠来裁剪,那么如何折叠裁剪一个连续的图形呢?谁会看折扣?(幼儿示范折叠,教师示范裁剪,重点是裁剪开放的一面。)
给我看图5(模型)。看啊!又一个国民娃娃诞生了!
第五,根据图示,小朋友制作创新产品。
孩子们学会了吗?现在,请抓住一个鞋盒,开始制作自己的民族娃娃。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差的孩子完成制作。
不及物动词结束活动
孩子们用废鞋盒做了这么漂亮的民族玩偶。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丢弃的物品。只要我们愿意工作和使用我们的大脑,我们可以把它们变成有用和有趣的宝藏。
现在,请小朋友们排好队,一个一个的去拿彩珠,然后回教室和好朋友们比赛,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