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杆跳令人兴奋。为什么运动员可以克服自身重力,借助一根小杆越过高水平杆?

8月26日10:17撑杆跳高是田径运动中最复杂的项目之一。运动员持竿助跑起跳后,在竿的支撑下,在竿上连续完成十余个复杂动作,然后越过横杆。练习撑竿跳高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提高速度、韧性、灵巧、协调等素质,培养勇敢、坚韧、敏捷、果断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意义。撑杆跳深受体育爱好者的喜爱,每次比赛往往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

现代撑杆跳是由最初的撑杆跳发展而来的。在古代,人们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交通运输设备极其不完善的情况下,用木棍跨越河沟和低矮的障碍物。后来,在军队中,越过战壕和矮墙的撑杆跳被用作训练士兵战斗技能的一种手段。18世纪中期,德国学校体育教材中出现了撑杆跳的内容,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开始了撑杆跳比赛。直到1817年才出现撑杆跳高(2.92米)的第一个记录。当时是用一根有尖头的木杆作为练习和比赛的支撑杆。运动员助跑起来后,将竿头放在地上起跳,沿着支撑竿向上爬,在支撑竿即将落下时,迅速越过横杆,落在铺着沙子的地面上。1889年规定,运动员起跳地面后不允许双手交换攀爬。1906年,助跑离地起跳后,有人利用钟摆技术跳过了3.78米的高度,创下了用木杆跳跃的纪录。

由于木杆质硬,重量大,弹性差,影响档次的提高,1999年开始采用竹杆。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使用了木桶和沙坑。1942年有人跳过4.77的高度,创下了用竹竿跳的纪录。

竹竿虽然重量轻,有一定弹性,但握点超过4米就容易断。所以在1930年,有人开始尝试金属杆。1952年后,铝合金杆被世界各国运动员广泛使用。1961年,有人用金属杆跳过了4.83米的高度。

金属杆虽然牢固不易折断,但性能较硬,弹性差,不易提高持杆点,影响性能的持续提高。早在1948年,一些运动员就开始尝试用化学纤维制成的尼龙杆。1962年,国际业余田联认可了尼龙撑杆跳的成就,这种设备被世界各地的撑杆跳运动员广泛使用。随着撑竿跳高技术的发展和成绩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其他器械的改革。1960年,沙坑换成了海绵坑,桶壁和撑杆跳的角度也做了改进。世界纪录一次又一次被打破。到1976年,有人用尼龙竿创下了5.70米的世界纪录。1980年,法国人将纪录提高到5.78米。目前男子撑杆跳高世界纪录(6.14m)由前苏联运动员布布卡保持。

和女子三级跳远一样,女子撑杆跳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中国女子体育在这个项目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并创下了世界纪录。目前的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分别是4.33米和4.55米。

撑竿跳高的完整技术是由握杆助跑、准备起跳和起跳、吊摆和向后抬腿、牵拉身体和转身、跃过杆和着地等一系列密切相关的复杂动作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