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电影中的恐怖片
1,关于香港恐怖片的精髓,我认为近年来的香港恐怖片已经基本放弃了六七十年代香港恐怖片的精髓和传统,追求紧凑的剧情,快速的故事发展,到处都是赤裸裸的僵尸。现在的电影拍摄技术越来越高,特效也越来越炫,但我总觉得电影本身很空洞,剧情很散,中心思想不清晰。最多是表达活着的人要珍惜生命,怀念生命。如果这是当代香港恐怖片的普遍意志,那么这就是它的本质。但客观来说,香港恐怖片比欧美好,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和对生活的理解。香港电影更注重对观众内心的揣测和探索,唤起观众潜意识的恐惧。拍出来的电影大多很恐怖但不血腥,阴森但不残酷,甚至有些电影很好看,具体的例子我就不提了。我觉得这位朋友深有体会。。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因为香港电影刻意与欧美电影不同。总之,我认为香港恐怖电影的本质是追求审美恐怖,注重对人内心恐怖的探索,而且大部分都有一个美好而不绝望的结局。
2.香港恐怖电影历史悠久。我对这项研究了解不多。拿西祠的一句话来说。~ ~ ~ ~说到香港的惊悚电影,因为大部分都与鬼怪息息相关,所以打造道具和特技的恐怖视觉效果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可惜由于成本低,加上创作者的即兴创作,发展缓慢,鲜有优秀作品问世。而纯粹靠悬疑恐怖情节取胜的电影更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直到70年代末香港的“新浪潮”电影才得以改变。以许鞍华、徐克、严浩、余允抗为代表的一批来自高校的优秀电影学生集体亮相,为当时死气沉沉的港产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在展现创作个性的同时,也不忘照顾观众的娱乐需求,在商业片上颇有建树。其中,许鞍华、余允抗、于仁泰等人导演的恐怖片最受欢迎。他们运用先进的拍摄技术和个性化的创作理念,营造出前所未有的恐怖氛围,令当地观众耳目一新,拍手叫好,反响热烈。
《疯狂的抢劫》是许鞍华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也是公认的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这部电影是根据龙虎山的真实谋杀案改编的,但编剧陈韵文在使用这一材料时进行了巧妙的艺术改动。真正的凶手不是那个疯狂的傻瓜(徐少强),而是男死者的未婚妻(赵雅芝)。这个过程,从最初的不省人事的疯子杀人事件,到滥交引发的人间悲剧,不仅让故事更加悬疑,也丰富了影片的内涵。许鞍华的导演天赋在《疯狂抢劫》中也是锋芒毕露。无论是场景选择、取镜、光影,还是镜头位置的变化,他对悬疑趣味的把握都很强,营造了一种令人恐惧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许鞍华对当时港产电影的叙事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打破了一般剧情的单点结构,采用多点结构来讲述故事,从而形成了悬疑、震撼的艺术效果。
1979电影《疯狂抢劫》让香港观众感受到了本土电影前所未有的恐怖,1980电影《山狗》再次引发了电影院的尖叫声。这部由另一位新浪潮导演余允抗执导的恐怖暴力片,其实很普通,主要讲述了一位愤怒的父亲(陈星饰)为被轮奸的女儿报仇,上山杀死四名凶手的故事。《郊狼》最成功的部分是对陈星杀人场景、丛林搏斗以及凶手受到惩罚的过程的描绘。导演借鉴西方恐怖片的拍摄手法,在镜头出色的调度下营造出令人窒息的恐怖感。虽然《郊狼》上映时因为过于血腥恐怖而遭到舆论批评。但在以后的时间里,复制了惊悚片《丛林杀戮》拍摄手法的《魔图》、《郊狼1999》等港片层出不穷,可见郊狼的恐怖魔力影响深远。
事实上,当我们翻开香港恐怖电影的历史时,余允抗和他的作品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土狼引起了争议,却让他一举成名。直到1981,余允抗的《邪恶名单》还一度被认为是港产最恐怖的电影。他运用了大量的摄影技巧和化妆特技来增强恐怖的视觉效果,同时又尽可能让剧情煽情。比如三个管理员的离奇死亡和一个怀孕妻子的妖身所营造的氛围就够让人毛骨悚然的了,还有影片突然被守候在门外的丈夫扔向妻子。此外,《邪恶名单》可以算是一部香港恐怖片将本土与外来文化结合的成功尝试。《出生投胎的魔鬼》的恐怖情节明显抄袭了西方同类经典《凶兆》,而大楼管理员死后变得令人作呕的血腥造型则借鉴了欧美的丧葬片。而《茅山法师》则是中国传统神魔电影展示驱魔原理的典型桥梁。
现在看来,这部融合了多种中西超自然恐怖元素和拍摄手法的《邪恶名单》虽然好评如潮,但并未形成潮流。原因是,在80年代初,功夫片和喜剧片是香港最受欢迎的电影,所以大多数类型的电影都混合了这两种元素,这使它们变得复杂而有趣。但是,像《邪恶名单》这样严肃的,靠纯粹的恐怖取胜的类型片,并不多见。
(2)
鬼片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说到始作俑者,那就是新浪潮导演许鞍华的《打右派》。影片直接借鉴了中国的传统民俗、戏班文化、拜鬼习俗、传说中的阴阳眼,打开了人鬼世界。都说人和鬼殊途同归,但原著中并无不同,甚至还有插科打诨的幽默。《撞右》虽然充满了鬼魅的惊悚氛围,但最让观众沮丧的还是“鬼上身”、“鬼看戏”等惊悚搞笑的情节。
《撞向右边》上映后大受好评,同时也激发了著名电影人洪金宝开始拍摄一系列的鬼、吓人的人、吓人的人。在这些影片中,洪金宝不仅沿袭了许鞍华《撞右》中的鬼怪、戏班故事等情节元素,还进一步挖掘了中国传统的鬼神习俗,加入了大量茅山驱魔、避鬼延寿、鬼戏人的魔幻桥段。而本该吓人的鬼鬼、人吓人、人吓鬼,却以功夫和搞笑为主,惊悚情节实际上沦为点缀,最终形成了一种融合了功夫喜剧和鬼神题材的新电影——“灵幻功夫片”。至于林正英主演的一系列大片“功夫僵尸片”,其实与“灵幻功夫片”一脉相承。刘镇伟的系列电影《鬼屋》、《幽灵学校》、《幽灵公馆》将洪金宝的功夫僵尸片和余允抗的惊悚片《邪恶名单》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恐怖和喜剧的另一个特点。
此外,在那些日子里,新艺术城的城市鬼喜剧是对洪金宝的奇幻功夫喜剧的补充。比如《小鬼当家》(刘家荣导演)和《欢乐幽灵》系列(高志森导演)里的幽灵,往往都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的,自然就没必要去演恐怖的情境了。事实上,在80年代,无论什么香港电影都需要加入一些搞笑和功夫的噱头,能被视为纯粹的恐怖片真的不多见。相比之下,真正能紧跟潮流,坚持自我的导演,还是那些掀起新一轮港片浪潮的导演,其中梁普智的《夜啼》、于仁泰的《恐吓》、余允抗的《凶猫》最值得一提。
《梦魇》讲述的是心理变态的杀手连环勒死女性的故事,实际上是梁普智在新艺术城公司更换了前任导演后被任命到了一个关键的位置。在公司规定只有导演才能按剧本讲课的情况下,梁普智作为导演的天赋也发挥得很好。精神病患者在杀人前后制造的恐怖气氛,以及最后警方误判导致嫌犯潜入电视台再次作案的紧张节奏,都能达到让观众屏息的效果。所以上映后票房名列年度十大大片。《噩梦》在十多年后问世,但反响远不如梁普智的原作。
《恐吓》是好莱坞最火的恐怖鬼片导演于仁泰的早期代表作。讲女鬼不死之魂依附于个人复仇的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难得的是,于仁泰掌控了影片的节奏,剧情像剥细丝一样有序。影片一开始还有些喜剧元素,但很快就被悬疑和悬念所笼罩。导演在这方面是最有技巧的,尤其是《女鬼》中叶倩文背后阴郁的表情和动作令人叹为观止。结尾,周润发和黄百鸣重温过往案件平息女鬼冤屈,让观众知道惊人真相的情节更是别出心裁——于仁泰驾驭恐怖电影的功力在《恐吓》中已经见识过了,以后在国际上成名自然不在话下。
至于1987上映的《凶猫》,则是恐怖电影大导演余允抗的又一精心之作。影片由著名动作导演、演员刘家良主演,加入了大量的功夫打斗特技,以及九命凶猫反复附人身体的惊险情节,似乎迎合了当时的潮流。然而,在这个简单的故事结构中,余允抗要做的是继续展示他在渲染恐怖情景方面的良好技能。场景、座位、动作、特技、表演都配合得十分奇妙,而郑浩南夫妇身上附着的猫妖情节更是煽情恐怖。最后,当观众以为他杀死了那只凶猛的猫时,其中一个幸存者(王晶)以一只凶猛的猫的形式躺在铁网上。结果是...电影到此为止。虽然有抄袭《美国异形》等电影结局的嫌疑,但也再次揭示了余允抗恐怖电影一贯的“邪恶无尽循环”的理论,令人回味无穷。
(3)
90年代初,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武侠片、警匪枪战片、赌博片、搞笑片* * *所创造出的前所未有的辉煌,让香港电影人对拍摄这些类型的电影趋之若鹜。当然,也有一些影片夸大了恐怖元素,比如蓝乃才(力王)导演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恐怖和暴力,以及李修贤(羔羊医生,叉烧包)和孙敬安(弱杀,黑老鼠)制造的残暴杀戮,也能吓到观众。虽然只停留在低级暴力和血腥造成的视觉恐怖,但总比照搬经典的美国心理惊悚片《沉默的羔羊》要好。
可惜港片的好景不长。由于香港电影的盗版和过高的售价,香港电影逐渐失去了本土和台湾省以及东南亚市场,导致90年代中期低成本恐怖片的重新兴起,后来成为一种潮流。说到这个,就是钱圣伟的“数字”鬼片系列,钱永强的《子夜几点》系列,南燕的《阴阳路》系列,掀起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一波港产恐怖片浪潮。
从1993到1999,钱生伟几乎每年都拍一部惊悚片,比如《七月十四日》《正月十五的生活》《二月三十日》《七月十三的龙女》《四月四日》《七月十四的信不信由你》。这些电影不仅有情节。其间有一个惊心动魄的调查过程,刺激又美好。
或许是受日本悬疑片分段故事的影响,90年代中期,香港突然流行起以午夜一点、怪谈会、阴阳路为代表的三段式故事结构的鬼片。这类影片由于、、南燕、、等电影人的集体创作和单独导演,非常灵活方便,非常有利于低成本拍摄。现在看来,一部电影讲三个故事,虽然有点短,但却充满了精妙和精致。每个故事大多能在短短30分钟内跌宕起伏,悬念重重,整个故事笼罩在恐怖之中。而且结局也可以出人意料,心里暗鬼,妄想鬼,自杀鬼,各种花样;恐怖与滑稽并存,煽情与超自然的齐飞,阴风阵阵,尖叫连连,多么现代版的聊斋志异啊!结果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导演也看上瘾了。午夜一点之后有两部续集,午夜两点和午夜三点。继王晶监制《奇谈会》后,最近又出了《办公室里的鬼》;而《阴》从1997开始拍,* * *拍了十九集——然而邱礼涛导演的《阴》系列只有前六集值得一看,七集之后的作品不仅放弃了三段式的结构,还粗制滥造成了不忍心看的垃圾电影。
一位资深香港电影人曾说,电影业不景气的时候,三流片、恐怖片会大行其道。其实这种说法未必准确,因为时至今日,香港三级片的辉煌还停留在90年代初中期。然而,香港惊悚片至今形成的前所未有的恐怖热潮,真正形成是在香港电影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的90年代末。当然,这其中,也不能忽视日本恐怖鬼片《午夜凶铃》所起到的作用。
65438到0999年在香港上映的《午夜凶铃》给了港产恐怖片的拍摄以强烈的刺激,但即便如此,依然改变不了偷懒抄袭远多于原创探索的事实。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午夜凶铃》上映仅几个月,香港就出版了《山村古尸》。虽然导演兼导演洪华良在一开始就加入了一些具有港片传统鬼片特色的伏伏游戏,但《老村》的人物设计、剧情发展、大部分恐怖情境的拍摄手法、怨恨女鬼的造型,都已经复制够了《午夜凶铃》,就连《老村》中最重要的“谁喝了泡了女尸的温泉水谁就死”这个细节也只是翻拍。——其实借鉴其他电影的题材创意也无可厚非。如果在此基础上注入新元素,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将是一条光明大道。可惜《山村老亡人》的文案如此明目张胆,毫无新意,却着实让香港电影蒙羞。
(4)
但无耻的抄袭永远无法掀起香港恐怖片的长久之势,对原创作品的真正探索才是维系观众信心的地方。这几年香港的恐怖片确实出了很多有诚意有创新的作品,有著名导演的,也有新锐导演的,总是给我们惊喜。
同样是在1999《午夜凶铃》席卷香港的时期,著名导演林岭东完全跳出了以前港片的套路,为香港恐怖片挣了些面子。这部电影沿用了林岭东优秀警匪片的结构,混合了惊悚和震撼的元素。在前半部分,很明显,刘青云打了一个超出正常状态的恶灵,但在后半部分,原来这是一个计划绑架和抢劫的歹徒。但在结尾,刘青云死后鬼魂离去的可怕视觉表现混淆了我们的判断。刘青云的嫉妒和犯罪行为是由邪灵引起的,还是人为的邪灵?导演似乎在故弄玄虚,评论褒贬不一。但《露出凶光的眼睛》这种尝试鬼片和警匪片拼凑的小说,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最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场梁家辉探索夜晚空荡鬼屋的五分钟独白,展现了这位著名导演的场景调度功力,影像音效与镜头切换的完美结合,产生了十足的惊悚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或许作为腕儿成名的大导演都喜欢反复玩弄自己擅长的电影元素。就像林岭东的惊悚片还在玩自己的警匪老桥段一样,许鞍华导演的《鬼界》和陈可辛导演的《夜之家》也有两位著名导演之前拍摄手法和主题内涵的反复体现。
20年后拍鬼片的许鞍华,在过去的《鬼屋》中继续玩“阴阳眼”和“鬼上身”的噱头。黄大仙的老宅村和西环的老区一直是传统鬼神崇拜的集中地,但导演通过迪厅、地铁等现代景观进行了对比,进而带出真假、是非、今昔的对比变化,使得故事悬念迭起。最想不到的是结局。舒淇原来被女鬼附身了...许鞍华当年拍鬼片的功力真的没让。除了《人鬼情未了》令人不寒而栗甚至哗然的恐怖效果,他还能通过错综复杂的线索,诠释父子、恋人、冤仇的多重情感含义,成为近年香港鬼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为2002年最受好评的港片惊悚鬼片《夜归》,很多人都愿意将其视为陈可辛经典《甜蜜蜜》的超自然版本。主要原因是痴情情侣黎明和原子齐的大陆身份,而《家》虽然表面上也是超自然题材,但依然是其擅长的文艺爱情拍摄方式,比如《甜蜜蜜》。在故事的开始,陈可辛可能是故意通过孩子的眼睛制造一些恐怖的气氛,但当他在黎明出现时,这完全演变成了一场奇怪的情感剧。在警察曾志伟眼里,黎明饰演的中医三年前想尽一切办法唤醒植物人妻子,简直是变态行为!至于黎明每天帮植物人妻子洗澡的情节,在想象中与她喃喃对话,绝对是文艺片的手法,既生动又震撼。曾志伟和黎明之间的对手戏有一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巧妙地解释了这个故事的情感本质。因此,在故事的结尾,曾志伟发现了道恩昏迷不醒,却得到妻子治疗的事实,从而理解了道恩的奇怪做法。然而,当李的妻子被放在棺材里,黎明在监狱里,很难恢复任何东西,那种叹息充满了惊喜的感觉。
据说拍惊悚片对演员的演技很有好处。在香港,除了专业鬼片制作人“龙婆”罗兰擅长吓唬人之外,其他演员的出色表现大多是为了诠释遭遇恐怖事件时的惊恐心理过程。就像今年的第二届金像奖一样,张国荣、黎明、林嘉欣和李心洁分别凭借惊悚片获得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提名。然而,在这四个人中,只有“新人”李心洁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她获奖的电影,彭兄弟导演的《地狱》和黎明主演的《夜之家》,都是陈可辛创办的电影公司“应用影业”的作品。
事实上,李心洁肯定不是单独行动的最佳人选。好在她演的角色和其他惊悚片不一样,难度很大,让她演的很好。从失明到看见,心理和外在的表现都很到位,然后鬼的表情和动作也能带动观众的恐怖。至于《地狱》这部电影,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李心洁换下的阴阳眼具有看见地狱和预知未来的双重功能,导致泰国女孩因为有预知能力却无法阻止灾难而自杀无望的悲剧。这个颇有前世之感的奇闻异事,当初是导演管的彭氏兄弟拍的,至今还传的沸沸扬扬。另外,虽然影片的拍摄技巧有所欠缺,但剪辑出身的两位导演对恐怖情境的渲染非常娴熟。例如,许多奇怪的鬼魂和最终灾难的电脑特技都是通过李心洁的主观观点拍摄的,这些都具有强烈的惊悚效果。
(5)
香港的恐怖片发展到现在,能有什么变化和新意?也许罗志良的内在感官和郑保瑞的热血青年能给观众带来一些希望。两人都凭借惊悚片获得了今年香港金像奖最佳青年导演奖的提名。结果,罗志良获得了“内在感官”奖。
其实“内心感官”虽然有很恐怖的效果,但是很可惜,没什么新意。它可以追溯到日本的鬼片,以创造一个可怕的鬼的画面和女学生的鬼纠缠张国荣的造型动作。而《内在感官》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对人、鬼、疯三者关系的探讨。正如心理学家张国荣所说,世界上没有鬼,他们都是魔鬼。所以影片前半段林嘉欣被鬼吓到,后半段张国荣被鬼逼到,都是心理受伤世界的投射。鬼魂的生动形象只是人们不愉快的忧虑的一种掩饰,它似乎来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我们也可以把内心的感官看作是“怀疑滋生黑暗的鬼魂”的形象示范作品。
与强调对鬼魂进行科学心理分析的《内在感官》不同,郑保瑞的《热血青年》是一部纯粹的惊悚鬼片,心理学家甚至是一个反面角色。再者,相对于郑保瑞上一部广受好评的主要靠渲染恐怖氛围、有意模仿西方电影《布莱尔女巫计划》的《恐怖热线大头》,成本相对较高的《热血青年》不仅可以继续玩恐怖氛围,更注重视觉效果的管理,让观众的神经永远不能放松。至于剧情,虽然依然是传统的鬼片套路,杀鬼、鬼、害人,但主题思想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世俗的因果报应价值观。影片中,三个年轻人好心献血救人,不料却被被救女友的鬼魂嫉妒,抱怨自己多管闲事,把自己和男友分开。结果谁也拿女鬼没办法,她的阴谋终于得逞了——恩怨无法化解,好人终有好死。如此偏执与冷酷,自然让观众感受到了绝望的恐怖。难怪《热血青年》被称为近年来最惊险的鬼片。
3.刚开始我以为我介绍了什么,当然只是个人看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我觉得日本电影像是中西合璧,就是注重审美,不放过尸体、灾难等血腥或赤裸裸的恐怖。很奇怪,这个朋友没有谈到韩国恐怖电影。建议你看一些。很多电影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