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营与城市运行的区别

城市经营,其理论主要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欧美国家的城市管理(Urban Management)。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交通便捷化,Tiebout 发现经济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城市政府之间产生竞争,政府与一般企业并无本质差别,从而将企业竞争力概念引入城市甚至区域治理层面。在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经营主要形成了两派观点:仇保兴等认为,城市经营的目的是合理发展城市,是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来改善政府的管理功能,政府的功能不是消减,而是转型;赵燕菁等提出,政府应该退出对城市管理的干预,城市完全可以像企业一样,通过经营提供公***产品和服务。到2011 年,中央党校成立了城市运营课题组,将城市运营定义为“政府和企业在充分认识城市资源基础上,运用政策、市场和法律的手段对城市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创新而取得城市资源的增值和城市发展最大化的过程”

城市运行就是指与维持城市正常运作相关的各项事宜,主要包括对城市公***设施及其所承载服务的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最终还是为了服务城市运行,服务市民。城市设施在规划、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方能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专业设计及地方立法行为,城市建设是一种以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行为,城市运行则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围绕城市公***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各要素***同作用于城市而产生的所有动态过程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