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前滚翻错误动作的改进
1.摸额头的垫或者摸头顶的垫(不要低头)
案由:不能先用后脑勺做前滚翻。在初始动作阶段,不能低头抱胸,提臀收腹,使前额或头顶在向前滚动时先接触垫,无法完成向前滚动。
纠正方法:1)在额头下夹一块海绵块,做前滚成直腿坐姿运动。要求学生在向前滚动的初始阶段下蹲、低头挺胸、提臀收腹、两臂支撑身体,完成提高重心的要领;2)让学生戴上由纸板制成的头饰,如小猫、小狗、兔子等,并在实践中注意头饰的保护。学生们会自然地用力低头,以避免压坏头饰,这样枕骨就会先被垫起来。
跪下并支撑
动作原因:初始动作没有形成蹲撑,而是跪撑,导致向前滚动时重心过低,容易造成颈部扭伤。
纠正方法:在下蹲阶段的支撑手和脚之间放一块海绵块,要求学生在动作过程中不要触摸,以纠正跪撑的错误动作。
第三步:直背
动作原因:腰部僵硬,造成翻滚时向前的“翻转”动作,即“后仰”、“后仰”现象,不能形成流畅的翻滚,使动作无法完成。
纠正方法:“不倒翁”练习,仰面躺在垫子上,头朝下,双手抱胸,使身体形成球状并不断来回滚动,做“不倒翁”辅助动作练习,体会头、颈、肩、背、腰、臀依次垫起的感觉。
抱膝深蹲
动作原因:由于老师过于强调抱膝动作,导致学生的理解有偏差。在前滚翻的初始阶段,他们不是双手撑在垫子上,而是用膝盖蹲着。
纠正方法:在小垫子上标出支撑垫,粘贴或画出“小手掌”模型作为标记(距离为肩宽),要求学生将手放在“小手掌”模型上,形成下蹲姿势,动作过程中不要留下标记。
握住脚踝
动作原因:抱膝动作中,手的位置过低,无法形成抱踝。
纠正方法:在膝关节下方两寸处绑一根橡皮筋,让学生在抱膝的时候可以用手触碰到橡皮筋。
6.双脚呈倒V或X形站立。
动作原因:动作结束时双脚分开形成“倒V”字;小腿交叉形成“X”形;脚依次来回跌倒,很难站起来。
纠正方法:两脚之间夹一块海绵块,让学生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双腿并拢夹住海绵块,防止海绵块脱落。
7.滚动偏差,向前滚动
作用原因:即方向偏差和平直度。在滚下的瞬间,学生总是一只手不自觉地往前移动,这样手就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了。然后,向前移动的手的小臂落下,类似于抱头,从而导致支撑失去平衡,身体自然会滚落。
纠正方法:如(4)所述,双手从下蹲开始放在“小手掌”模型上,自然离开“小手掌”模型,直到翻筋斗过程中双腿超过垂直平面,保证了力的平衡和翻滚方向的线性;同时老师要强调“双手均匀弯曲手臂,双腿无顺序蹬地”,也就是团体一定要重要。
8.侧身倒下
案由:1)踢腿:提臀踢腿力量太小,无法完成侧翻。没有掌握低头挺胸、提臀收腹的动作要领,蹬地的反作用力不足以推动身体向前;2)手臂支撑:臂力不均导致侧崩。当双腿蹬地后身体重心移向手臂时,手臂无力得不到支撑,导致身体没有稳定的瞬间支撑,上半身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做出低头挺胸的动作,只能头顶触垫,导致倾斜、跪地、抓脸;3)坐垫放下时有歪头,方向感不强,动作不流畅,低头抬臀与推地的协调不协调是翻车的另一个原因。
纠正方法:解决问题有四种尝试:1)下蹲,手臂弯曲重心前移,不要急着做动作,手臂推垫使身体恢复到手臂支撑垫的动作,反复练习这种预挥,体验地面和手臂支撑;2)在大腿、胸部、下颌各放一个球胆(或软式排球)使球来回滚动,屈肘转掌于肩,确保球夹不住,感觉紧绷;3)降低难度,前滚翻坐腿,体验踢腿和手臂支撑的感觉;4)利用踏板的坡度,由高到低做前滚翻练习。
9.抱膝过早
动作原因:失败后,学生在翻筋斗后倾向于提前抱膝,即在快速用手做抱膝动作的同时将腿推向地面,使后续动作没有支撑和推手。
纠正方法:仰面抬腿,利用脚尖瞬间接触地面时的反弹力快速向前滚动膝盖;或者利用斜坡(踏板)做上述动作。老师要强调,当身体重心移过垂直线时(背部和腰部加垫时),腿部快速屈曲,脚跟尽量靠近臀部。同时低头,双手托住小腿,形成深蹲。
10.腿“向前伸”,球不紧。
动作原因:即小腿未内收,臀部由前滚动作落地至仰卧阶段,双腿“前伸”将小腿向前放在垫子上,站立困难。主要原因是腰腹无力,大腿不紧胸小腿不紧臀,滚动时球身、腹部、腿部力量不足,导致腹部、腿部不到位,球身不紧。
纠正方法:1)在垫子适当的水平位置画一条水平线,或拉一根橡皮筋限制腿的“前伸”,告诉学生落地时不要超过水平线或触碰橡皮筋,完成腹部、腿部和身体的动作;2)利用斜面:仰面躺在踏板上,双手在脑后握住踏板边缘(可以钉一根横杆),双腿抬高至水平,松手向前滚动,迅速抱膝成深蹲;大腿、腹部、下颌同时夹住膀胱(或软式排球)做上述动作,当球向前滚动时,用身体紧紧压住膀胱,不要脱落;3)把呼啦圈放在小垫子的中间,鼓励学生在做前滚翻的时候顺利通过呼啦圈,让他们自然的抱紧身体,团不紧的问题就解决了。
11。你不能把腿伸直。
动作原因:提臀踢腿后,腿一直没有伸直,一直处于屈曲状态。
纠正方法:在前滚翻直腿坐练习中,始终保持双腿伸直,体验直腿的感觉。同时,老师要强调向前滚动时有一个直腿过程,滚动要流畅。
12.没有推手
案由:推手时机不准。在运动的后半段,用手推地面有助于身体转为下蹲。
纠正方法:1)在后脑勺接触垫的瞬间(重心已移至双手中点前侧),双脚均匀推离地面,保持伸直,同时双手均匀推,拉伸肩部(此时手臂推直);2)以下蹲后翻开始的“不倒翁”练习中的推手,类似于后翻的初级阶段。
13.缺乏站立动能(周转速度慢)
动作原因:1)动作初始阶段用力不足或重心低;2)碾压不平整,速度慢;3)站立时,我习惯用双手推垫子,形成多余动作,导致站立失败;3)低头抱胸、提臀、蹬地等动作脱节、不连贯,是周转速度慢的另一个原因。
纠正方法:1)抬高地形练习蹬踏力:如果腿部蹬踏力不够,翻滚速度会变慢,导致学员翻滚后在垫子上爬不起来的情况。将两个大垫子(30cm厚的跳高垫子)叠在一起,供学生练习(垫子的数量根据学生的平均身高而定)。如果不加大蹬力度,根本无法完成翻筋斗动作,但难度的增加提醒学生要用力蹬。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去掉一个垫子,有效解决踩踏力度不够的问题;2)做一个由高到低的前滚翻,即由低到高有一定坡度(如跳板、箱盖跳)。
练习:老师要强调,前滚翻的动能是在动作初始阶段双腿蹬地产生的。蹬地向前滚动有一个直腿过程,滚动要流畅。“双腿伸直快速低头,球滚得像个球”,这样可以充分蹬地,及时收小腿;蹬地增加扭矩,收腿减少扭矩。滚动和起立时接球投球可以纠正起立推垫的多余动作;3)推手:方法同(12)。
总之,身体质量的松紧可以缩短身体的转弯半径,更容易翻身,节省体力,为下蹲提供良好的条件。错误的动作和现象(如后仰、滚偏、侧身向前滚、缓慢翻滚等。)是可以通过纠正小组的松紧来解决的,所以很多文章和案例都把小组的松紧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