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不是花,雾不是雾,午夜来,黎明去。来如春梦短,去如浮云,无处可寻。
一般含义:
此时的花似花又不像花,雾似雾又不雾。午夜来,黎明去(短暂而稍纵即逝,却难以长久)。
花开能像春梦一样长久吗?
当花凋谢的时候(当它失去的时候),它就像早晨的云一样消失了,现在找不到了。
白居易的《花不是花》:
花不是花,雾不是雾,午夜来,黎明去。
什么时候来了一个短暂而美好的春梦?他们离开的时候就像早晨的云一样。
白居易的诗不仅以语言朴实著称,而且以意境优美著称。这首“花不是花”的诗比较朦胧,的确是白诗中的特例。
诗以前三个字为题,几乎是“无题”。前两句应该读成“花-非花,雾-非雾”,先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非花”和“非雾”都是否定的,但都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像花,像雾。所以,可以说这是两个巧妙的比喻。苏东坡似乎从这里得到了一点启发,写下了名句“似花犹似非花,无人悔落从教”(《水》)。苏词咏的是柳絮,白石咏的不明显。但从“半夜来,天亮走”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这里的比喻是花和雾,比如唱的东西转瞬即逝,难以长久。
光看“半夜来,天亮走”就让读者怀疑他们说的是梦。但从接下来的一句“来如春梦”就可以看出,并不是。“梦想”原来是一场竞赛。在这里,“来”和“去”在声音和情感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两个新鲜的隐喻。那些“半夜来”的人,做了一个春梦,春梦很美,却很短暂,于是引出一个问题:“多久才会像春梦?”“黎明”看到朝霞。云虽美,却容易幻灭,从而引发一声叹息:“云仿佛无处可寻”。
诗歌由一系列隐喻组成,这些隐喻被称为隐喻。两者紧密相连,如云似水,自然写成。用生动的形象反复突出一个无法解释的比喻。诗中善用比喻的例子很多,如《古诗十九首》(明月当夜照)中的“南北有争,牵牛花负轭”,贺铸《玉案》中的“一溪烟,城中风,梅子黄雨”。但是,这些隐喻只是诗歌的一部分,贯穿这首诗的隐喻并不多见。再者,前面的例子拿南麂、北斗、矮牵牛等占星来比较,被说成是“出名有什么好”;后一个例子与烟草、风柳絮、梅雨的场景相比较,意思是“闲问多少”,其比喻(比喻的东西)是清楚的。而这首诗只看到了隐喻(用作比喻)而不知道隐喻,就像一个耐人寻味的谜。这样,诗的意境就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
即便如此,这首诗的诗意也并非完全晦涩难懂,难以捉摸。是作者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感伤”部门编的,同一个部门也有类似情调的作品。首先是《真母之墓》,上面写着:“霜毁桃李风,真母死时还是少年。肥皮肥手不壮,难留于世。”留下来很难,但停下来很容易。塞北的花,江南的雪。“另一本是《竹简诗》,上面写着:“霜降二月桃花尽,欲嫁明年死今年”,“大部分好事不牢,彩云易散,玻璃碎”。两首诗都是悼念之作,其最后一句的比喻,尤其是容易散去的“塞北花”和“彩云”,都与这首诗不同。《花非花》这首诗紧编在《竹简诗》之后,告诉读者一则关于这首诗重归趣味的新闻。这首诗和《简之歌》是同时出于同样的目的而写的。
这首诗采用了三句七句交替的形式(这是当时民歌三三七句式的灵活运用),既有节奏有序,又有错综复杂的美感,与后来的诗很像。所以后世实际上采用了这种韵文方法作为词语的声调,以“花不是花”作为声调名称。“五七”诗在内容上的一大变化是,词更倾向于人们内心情绪的表达。在这一点上,这首诗也类似于这个词。这种“诗如小言”的现象,在唐代早期从事词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中出现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