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和尚的桥》,刘晓博士编剧导演的话剧。

除了地方戏剧如评弹、越剧、沪剧和锡剧,我很少看阳春白雪的戏剧和昆曲。小时候,我没有机会。成年后看了几次,兴趣不高。这几年有时候也想附庸风雅,听听昆曲,看看话剧,但是不忍心浪费很长时间。

我记得的剧中,舞台上演员的声音都是高八度,台词的音准有点失真。就连几年前关天东和濮存昕演的剧也有点跑调,不喜欢。

65438年10月26日,我坐在柯文中心的剧场里,却欣赏了一场自然舒适的话剧《过和尚的桥》。

编剧兼导演刘晓,南京大学戏剧专业博士。他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上半年他在山塘街做读书节的时候,我们青峰读书集团的同学配合参与了活动。中秋节拍虎丘音乐节的时候,带了30多个同学去体验一个群众演员的生活。

读书节结束后,刘晓告诉我,他邀请我们下半年去看戏,上周他收到了邀请。刘主任邀请我们的同学免费去看戏。

今天去了31学弟学妹,看剧成了我们组一个优雅的集合。

舞台背景素雅,舞台上方悬挂着几幅白纱幕布,渡僧桥的故事在朦胧中缓缓展开。

关于苏州长门渡僧桥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一个传说是,元末的时候,一个和尚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渡口,价格是1.636元。摆渡的船夫不理他,和尚就折了一根柳枝放在水上,自己漂过了河。

两岸民众看到仙人和尚出现,纷纷跪拜,然后集资建桥。这一说法在民国同治、吴县之苏州府志中被采用。

还有一个故事来自1947最新出版的《刀笔集》,里面说民国时有一场官司,说长门上塘街有一个霍克吉,庙里有一个妙僧。他和下塘街的寡妇布施有染。寺庙和布施家一河之隔,没有桥。和尚每天晚上游泳去见寡妇。后来她年纪大了,不会游泳了,寡妇就让儿子宏达在她家和寺庙之间修了一座桥做好事。

其实弘大早就知道和尚和他母亲的私情,只是因为他孝顺母亲。不方便说他不得不同意她建桥的要求。

桥建好后,僧人与布施交往更加方便。

几年后,鲍彻病死,弘大当着母亲的面杀了和尚。被捕受审时,弘大当庭明确表示:“建桥报恩,杀僧雪父。”

刘晓拿了后一个故事。在一片模糊中,情节在恍惚中展开。参加会议的医生是人还是灵魂?宏达做了什么?很多人不是很懂。

其实我也不是很懂。虽然很早以前就知道传说中的剧情,和尚最后被弘大杀死,但是在现场的恍惚中,我也想到了刘晓把剧情改成了三年前,弘大在船上挖了一个洞,落水的和尚死了,然后他每天都会守寡,只是和尚的灵魂。

90分钟的观剧过程是在猜测和默默无闻中度过的。演员们的表演都很自然,说话都是普通的声音,不夸张不做作,行云流水,很舒服。

这大概就是艺术的享受吧?美妙的时光。

我是一个爱惜时间如金的人。平时娱乐要花两个小时,心疼。今天,我不后悔来到剧院,享受这个年轻人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