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 Tok小游戏到达交流代码大全
2020年,中超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锦标赛冠军”。国足力争以小组第二的身份从40强杀入2022年FIFA世界杯卡塔尔2022,《足球周刊》迎来了第800期的里程碑。选择的封面人物是j罗,他在埃弗顿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10 21凌晨两点半,从2006年开始担任《足球周刊》执行主编的梁,终于和同事们一起“清场”了杂志的第800期。对于这群坚守体育纸媒最后一道防线的编辑来说,《凌晨三点东花市》几乎是24小时相对。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足球杂志”是《足球周刊》在官方微博中的自我描述。很多80后、90后球迷可能对《足球周刊》既熟悉又陌生:就像《越狱》之于美剧,这本杂志曾经是很多球迷打开足球世界大门的钥匙,但更多人对它的记忆还停留在学生时代。
“我身边还在买杂志的朋友不多。很多人失去了购买的渠道后,就没有很大的动力去邮局订阅或者网上购买了。”《足球周刊》资深藏家金智宇对懒熊体育坦言。
传统体育媒体在今天的环境下坚持下来并不容易。如果把《足球周刊》这20年的发展按照时间轴一分为二,前二十年属于完全不同的时代。
从2001到2020年,媒介环境经历了从电视、纸媒到四大门户的崛起,再到知球帝、虎扑等UGC平台的广泛使用的演变过程。以《足球周刊》为代表的体育纸媒,一度垄断文字深度内容领域,一度长期占据球迷获取深度内容的头把交椅。
2001到2008年,以专业内容为主的《足球周刊》有着极佳的成长土壤,成为80后、90后球迷打开足球世界的大门。金智宇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出生于1990的拉齐奥球迷,一直保持着买足球周刊的习惯,主刊800多期,各种附赠手册。他的购买渠道从报刊亭变成了淘宝店,再到邮局订阅。趁着到达第800个里程碑,《足球周刊》采访了金智宇,他的名字被记录在第800期。
《足球周刊》第800期出现的金智宇。
在《足球周刊》第800期评选自己的10排行榜时,金智宇告诉懒熊体育:“罗马德比第8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春节期间双月刊刊登的专题,比如2006年的欧洲杯,2005年的欧洲足球城。虽然我不是英超球迷,但我觉得20年英超联刊第561号和第562号的质量很高。我以前很喜欢劳尔,所以也很喜欢当年的《王子传奇》联合刊,《圣地之光》和今年的足球服传奇的题目也很对我的胃口。”
值得一提的是,《足球周刊》前九年制作的刊物在金智宇的榜单中占据重要位置。当时体育纸媒市场竞争激烈。《足球周刊》需要与《足球俱乐部》、《足球世界》和《踢球者》等足球杂志以及世界各地的足球报纸和体育报纸分享足球内容市场。再加上其他体育报刊,体育内容一度占据了报刊亭近半的展示面积,百花齐放的景象刺激了杂志对内容的专业态度。
《足球周刊》主编安然告诉懒熊体育,在全盛时期,该杂志单期销量超过35万份。之前每届世界杯冠军封面的杂志基本都能达到这个数据。
但随着门户网站的兴起,给粉丝提供了不同于纸媒的体验感。“我”、“标题党”、“作弊流量”等极具时代感的名词登上历史舞台,也标志着体育内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浪体育上一条和易建联有关的新闻,吸引了几十万条评论,这是纸媒不具备的互动功能。
新浪体育的头条是九年前的大热门。
在此基础上,知球帝等UGC内容平台从2014开始逐渐从门户网站手中抢夺接力棒,成为用户获取体育内容的主流渠道。对于Z世代球迷来说,《足球周刊》难免听起来有些陌生。2002年出生的北京孩子张泽豪是国安和首钢的狂热球迷。他目前正在学习成为一名足球裁判。他告诉懒熊体育,自己从来没有买过《足球周刊》:“我觉得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平面媒体的竞争优势并不大,网络媒体更强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是平面媒体很难竞争的。”
张泽豪在同龄粉丝中很典型。平时在“懂球帝”、“虎扑”等球迷论坛上闲逛。他也在微博和微信官方账号看专业文章,在NBA关注他。他习惯在赛后查看Instagram或Twitter上的新闻或ESPN的技术统计。
一个个曾经被球迷熟知的体育杂志,都在远离年轻人的视线,包括1993创办的《足球俱乐部》,2019年初停刊的《足球周刊》,都在不断调整和提升自己。2014年他们从周刊改为双周刊,调整了版式和页码,价格从10元涨到15元。但是从整体发行收入来看,从每周10元到每两周15元,卖杂志的收入其实是下降的。与纸媒的命运相似,其最重要的发行和展示渠道,曾经遍布城市的报刊亭,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考虑到纸媒的环境远不如过去,难免让人担心《足球周刊》的未来。对此,安然方面对懒熊体育表示,纸媒时代确实变了,但追求内容深度报道的《足球周刊》仍然有很多忠实买家。
存活下来离不开用户的支持。金智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类杂志的资深用户还是支持这个市场的。安然方面对懒熊体育表示,《足球周刊》的销量离鼎盛时期单期卖出35万余本的纪录还差得很远,但至少杂志的竞争力还在。此外,该杂志记录拜仁慕尼黑夺得2020年欧冠冠军的特刊《无敌仁爱》也超出预期。
稳定的用户群赋予了《足球周刊》更加顽强的生命力。根据安然的统计,杂志每年的发行收入在千万元量级,加上每年都会发行的各种特刊和订购书,一般市场还是比较可观的。
目前一个十几个人的足球周刊团队,收入来源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发行收入、广告收入、体育产业收入。其中,内容团队除了负责原有杂志编辑出版工作外,还负责各新媒体平台内容的维护和更新。除了传统的内容制作,所谓的“体育产业收入”是杂志向产业转型的直接标志:“结合我们所拥有的足球资源,你可以把《足球周刊》理解为一家足球公司。”安然对懒熊体育说。
如《足球周刊》团队从2017年开始创作策划由体育传媒集团发起的中国金球奖评选活动。此外,在《足球周刊》更擅长的内容领域,其业务还涉及为官方机构和职业俱乐部制作手册、球队杂志等媒体产品。总之,《足球周刊》的身影早已局限在报摊15元的杂志。
说起纸媒的转型,《足球周刊》并不是个例。纸媒相对于新媒体的优势之一是品牌多年积累的口碑。
上海的体育报纸《东方体育报》做了很好的尝试。报纸的主要用户是当地的体育迷。在申花球迷和大象眼里,东方体育报和足球日报不一样,真的是“自己人”。
2020年,东方体育报推出售价388元的内容产品,本报与申花俱乐部合作,制作了记录申花功勋外援莫雷诺8年职业生涯的纪念册,取名《申爱你GIO》。纪念册分两卷,第一卷单独288元,第一、二卷全套388元。
价值388元的纪念册能被市场认可吗?
除了选手专辑,东方体育报背后的东方体育媒体也在2020年试水直播。作为传统纸媒,东体传媒拥有“申花发布”、“上海发布”等多个微信官方账号,推出“东方体育”App,搭建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有报纸、纪念册、球衣以及俱乐部周边的产品。此外,东体传媒还将承办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
转型的痛苦在所难免。时代的巨轮见证了《足球周刊》的成长,同时也时刻督促着杂志与时俱进。最明显的就是内容迭代。
以前,赏心悦目的文章、详实的足球大数据、简洁的视觉设计,足以让《足球周刊》在纸媒时代脱颖而出。但说到新媒体的地盘,即使《足球周刊》的文章已经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Tik Tok、虎扑等平台发布,并开设了官方淘宝店铺销售杂志,但从销量和关注度来看,其在纸媒领域的地位却大相径庭。
《足球周刊》至今保持着独特的视觉设计。
其实不仅仅是媒体环境在变,2020年的足球环境和2001年也不一样。中国足球近十年最辉煌的岁月都集中在20世纪初,265438+。2002年,它骄傲地去了韩国和日本的世界杯,2004年,它赢得了亚洲杯决赛。此外,2005年的土伦杯让世界大吃一惊。此外,2004年中超首次亮相,让中国足球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然而好景不长。中国足球的关注度曾经因为竞技成绩和职业赛场的混乱而成为笑柄。虽然广州恒大两夺亚冠,暂时重振了足坛士气,但更多人对10年中国足球的印象还停留在2013年6月的合肥,国足以1-5的残酷比分不敌泰国。
编辑们也在思考今天的内容用户想从《足球周刊》得到什么。比如在专业文章的基础上,视频节目会流行吗?如果找鹿晗这样的艺人做节目,老读者能接受吗?
安然承认,《足球周刊》对内容转型极为谨慎:“我担心读者一旦放弃一期,就很难再回来。杂志的容错率特别低。有一天想买的时候,看不上眼,也不会说什么时候回来买。所以,我们脑袋里的这根弦是绷着的,内容是不能掺水的。我们必须自己关掉它。”
如果一切顺利,《足球周刊》将在2021迎来更有意义的20周年。由于印刷、物流、人工成本的压力,《足球周刊》明年将调整单期定价为20元。但随着价格的调整,《足球周刊》也会做出改变,比如更新版面,升级栏目和内容,不定期(一年至少六次)给读者附赠特刊。我们还为订户准备了免费的特别发行专辑、特别明星卡、英超联赛和其他赛事的观看折扣、足球比赛的CDK兑换码和体育用品的折扣券。“经营平面媒体并不容易,但我们必须想办法给读者更多的反馈,并值得他们的支持。”安然对懒熊体育说。
不可否认,平面媒体对Z世代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它是从杂志和报纸开始的。无论是《足球周刊》还是《东方体育报》,其在当今市场的生存都与产品的多样化和通过品牌化实现业务扩张密切相关。
相对来说,杂志的优势在于成本相对可控。毕竟运营成本和收入来源都很成熟,盈利模式相对互联网公司也比较简单清晰。正如金智宇所说,如果《足球周刊》推出其他形式的内容产品,也会支持。但是,如何获得张泽豪的关注,又是一个考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