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训练记忆力的互动游戏有哪些?

4个简单的游戏,每天5分钟,一个月后,孩子的记忆力会有所提高。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记不住自己学过的东西,做过的事情,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记忆力不好,不管什么原因,都盲目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让孩子记住这个,记住那个。然而我不知道,如果孩子总是对一门知识感到紧张、无助和压抑,那么长大后就永远不会对这门带给他那么多痛苦的学科有太多好感。

不喜欢,孩子怎么记住?

孩子的大脑更容易记住有趣的、有规律的东西。如果教授的内容孩子不感兴趣,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或者家长和老师的方式让他们感到厌恶,孩子就没有学习和研究的动力。

专家们讲过这样一个例子:

我认识一个女孩,她小时候父亲对她既严厉又细心。一个数学公式会教她很多遍,特别反感她反应慢,健忘,经常出错。为了学数学,她和父亲之间有很多对抗。长大后她回忆道:每次看着我爸在那发愁,脑子就是动不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堵得慌。她的数学成绩一直没有提高,父亲付出了很多,显然是白费的。

可见,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巧练记忆力。

有趣的游戏是训练孩子记忆力的最好方法。

“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记忆。”歌德的话一针见血。明智的父母绝不会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记住这个和那个,而是让孩子边玩中学边玩。

有很多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唱童谣、讲故事、画画、拼图、角色扮演都是很好的形式。比如“小青蛙呱呱叫,在水里游,在岸上爬,吃害虫,保护庄稼。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它。”有了这么有趣的童谣,孩子们不仅记住了青蛙的叫声,还知道青蛙既能在水里也能在陆地上生活,是保护庄稼的好帮手。

就是这么一个简短的回答,利用好游戏,相比死记硬背,孩子可以在不经意间记住太多的知识!

接下来说几种训练记忆力的方法,家长可以运用到和孩子的游戏中。

1,复述

有亲子阅读经验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经常会反复听自己喜欢的故事。这其实是一个孩子学习和记忆的过程。

很多人可能觉得复述和我们平时死记硬背理解的很像。但对于孩子来说,复述虽然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但要在以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依据的前提下进行,切忌死记硬背。最好的办法是把复述和各种游戏或活动结合起来。而游戏正是孩子需要的。

2.相联存储器

最简单的联想,比如1像筷子,2像小鸭子,3像耳朵,4像旗子等。同样,在教孩子记忆英语单词时,可以结合各种动作来记忆(狗,妈妈可以让一只小狗叫;小鸟,爸爸可以用胳膊飞等等。为了加强孩子的联想,便于记忆,避免无聊。

3.分类记忆

例如:

第一组:打火机,锤子,花,水壶,树叶。

第二组:毛衣、衬衫、袜子、棉袄、裤子。

虽然两组单词的记忆程度可能一样,但实际上第二组对很多人来说更容易记住。因为第二组是一个类别下的东西,最好有联系。比如孩子要记住各种动物的名字,可以分别记住昆虫、哺乳动物、鸟类。

4、记忆(memory)

如果回忆不起来记得的东西,那就是无意义的记忆。相对来说,孩子的记忆能力还没有发育好,记忆力可能会有差异。然而,孩子的记忆能力与父母提供的互动密切相关。

例如:

一天早上,一个5岁的小女孩和她的父母在家看动画片《狮子王》。下午,母亲问孩子:“亲爱的,你早上过得怎么样?”

可想而知,这种封闭式的问题,孩子给出两个答案“好”或者“不好”。不出所料,孩子的回答是“很好”。

但是,如果妈妈可以换一种方式问孩子,比如“宝贝,你能给她讲讲拯救辛巴的动物吗?”孩子们会继续提供很多细节性的记忆,比如告诉妈妈丁满和彭彭是怎么帮助辛巴的,怎么说话,怎么唱歌。

当然,如果家长愿意以情景喜剧的形式和孩子一起重复,是孩子记忆的好方法。

一般来说,只有有趣生动的内容,孩子才更愿意关注、主动理解和记忆。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活动还是最好的方式。

接下来是积木宝贝国际早教罗静博士团队为不同年龄和记忆特点的孩子推荐的一些游戏。目的是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好的体验,同时引导孩子学习记忆的方法,让孩子学会构建世界,构建自己。

1,妈妈和宝宝一起讲故事

适合年龄:10-12个月。

准备:绘本1

步骤:

妈妈抱着宝宝坐在垫子上,手里拿着绘本,开始准备给宝宝讲故事。

妈妈一边讲故事,一边指着图中的小动物给宝宝看,告诉宝宝这是什么动物,是什么动物。

重复了几遍后,妈妈指着书上的动物问宝宝,哪个是公鸡?它是哪只长颈鹿?让宝宝展示自己,看看宝宝能记住多少。

游戏点评:这就是我们在训练方法里讲的记忆方法。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家长记得选一本孩子感兴趣的绘本来讲。

2.你喜欢哪种颜色?

适合年龄:13-18个月。

准备:彩纸3张

步骤:

宝宝和爸爸妈妈围坐在垫子上。妈妈拿出三张彩纸,告诉宝宝是什么颜色,然后把彩纸剪成小块。也可以让宝宝试着剪。

妈妈拿着剪好的纸片依次问宝宝:“这是什么颜色?”让宝宝回答。

妈妈让宝宝选择他最喜欢的颜色,并把纸递给爸爸。爸爸拿着一张纸,可以说:“谢谢你,宝贝。这张纸是什么颜色的?”

游戏点评:这个游戏采用复述的记忆方法,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认识纸的颜色,然后反复复述,对提高记忆力很有帮助。

3、拼接图片

适合年龄:31-36个月

活动准备:青蛙图案,剪刀,桌子,双面胶。

步骤:

妈妈拿着青蛙的图案问宝宝:“你看青蛙身体的哪些部位组成的?”告诉宝宝记住。

(2)然后妈妈根据青蛙的组成部分把它剪下来。

妈妈告诉宝宝:“现在要根据青蛙的身体构成,用双面胶把它粘在一起,恢复原来的样子。”

游戏点评:拼图有利于训练宝宝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宝宝要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记忆想象各个部分是如何形成一个整体的,并完成任务。

当父母让宝宝玩拼图游戏时,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当宝宝的拼图游戏成功时,家长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稍微表扬一下,对宝宝的自信心成长很有帮助。

4.迟做比不做好

适合年龄:5-6岁

活动准备:大坏狼头饰,小羊图片3张,1短绳。

步骤:

①爸爸妈妈先用短绳子围成一个圈作为羊圈,然后把三只小羊放进去,注意绳子两端要留有空隙。让宝宝扮演牧羊人。羊的数量:1,2,3。

②之后,宝宝扮演的牧羊人离开去和爸爸扮演的邻居聊天。妈妈扮狼钻进羊圈偷了1只羊。

第二天,邻居去找牧羊人,惊讶地问他:“为什么你的一只羊不见了?”被数的牧羊人的数目是:1,2。这时候父亲会引导宝宝表现出牧羊人急哭的样子。

邻居看了,对牧羊人说:“你的羊圈上有个洞。赶紧补上。”牧羊人说:“羊被吃了。我为什么要建羊圈?”牧羊人走后,狼又来了,带走了1只羊。

⑤牧羊人又来数羊,发现少了1只羊。牧羊人在羊圈外面抽泣着,然后迅速修补羊圈。

游戏点评:5-6岁的孩子非常喜欢角色扮演游戏。家长不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孩子的记忆力。通过角色扮演,孩子对故事的记忆会更深刻,故事的寓意也更容易理解,有助于孩子对知识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