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鹿原》阅读的思考

关于《白鹿原》阅读的思考

陈先生的《白鹿原》是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壮丽史诗,是中国农村一幅绚丽多彩、震撼人心的长卷。文章的情节结构涉及面广,跌宕起伏,每一个细节的描写都非常细腻、细致、饱满,在尺度和笔法上完全是史诗级的。全书描写一个起源、两个家族、三代人、四种力量、五次斗争、六大事件,将历史风云、男女情缘、文化兴衰融于一炉。展现了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后近50年的血腥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变迁。它以其广阔、深刻、大气、诗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巅峰之作。

白鹿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最初的《乡约》是由当地宋代状元卢大环撰写的,分为道德与职业忠告、过失与礼仪三部分,几乎浓缩了儒家文化的全部精华。小说《故乡之约》是朱先生写的,白鹿原也因为它成为了一部脍炙人口的书。从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种田、做家教、祭祖、满月酒、婚礼、求雨、丧、迁坟、认亲、拜亲。一切都是基于道德而不是宗教,基于礼仪而不是法律。《白鹿原》中的原始世界,太平盛世,没有争斗和斗争,寄托了儒家的文化救国、礼仪兴国理想。

白鹿原作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可以看作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政治文化上看,其社会结构包括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以鲁、白灵为代表的* * *产党革命势力,以鲁(黑娃)、大拇指为代表的农民武装土匪。从民间文化来看,有以白嘉轩、陆子霖为代表的宗亲集团,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精神领袖。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益的争夺,色欲的纠缠,构成了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国家秘史”。

小说写了一场残酷的斗争,目的是批判斗争。最初的儒学兴盛,很快被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所取代。白嘉轩不仅被土匪打断,还很快被革命政权从领袖的位置上拉了下来。黑娃十兄弟在白鹿原上搞农民运动,地主和乡长戴着高帽子游街示众。国民党回来后,各乡乡长田福贤在白鹿村召开反攻大会,残酷批判并处决了农会干部。小说借用了朱先生的话,说白鹿原简直就是“蝎子”,人民成了在蝎子上翻来覆去的煎饼。为了反对无意义的斗争,“《白鹿原》仁义白鹿原村的腐败,说明暴力斗争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

在《白鹿原》的创作手法上,可以说他以现实主义为主,以史诗般的笔触描写人,融合了潜意识、魔幻现实主义等多种创作手法。

作为一部“民族秘史”,它始终聚焦白鹿原西北黄土地上的文化状态和文化冲突,突出文化冲突引发的人性冲突(伦理与人性、正义与人欲、灵与肉等的冲突)。),以及众多生命在传统伦理压制下的扭曲、中毒和枯萎,展现了白鹿原悲剧的文化场景:田小娥之死,白孝文之死。无论是描写白与鲁之间的宗族关系与冲突,还是描写两个晚辈的生死、爱情、离别与回归,作者都着力于揭示隐藏在历史生命形态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家族为民族文化的重心,通过白、鲁家族的兴衰,探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秘密。这使得《白鹿原》的主题超越了一般的政治、阶级、社会、历史层面,通过离别与回归、繁衍与毁灭、腐朽与再生、必然与偶然、机遇与命运等描写,将主题提升到人生哲学、文化哲学的高度。

西方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100多年的西方现代主义历史在100年内完整上演。《白鹿原》是选择性吸收。作品中大胆引入了潜意识、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手法。如:白鹿原代代相传的白鹿轶事《白鹿原仙》。田小娥死后,陆三附身的灵魂,白灵临死时对奶奶、爸爸、妈妈的梦境,朱仙的死死化作白鹿,都给小说增添了浪漫和魔幻的色彩。

白鹿原从文化人格的角度,塑造了一批经历独特、个性鲜明、思想行为惊心动魄的人物形象,构建了白鹿原文化关系变迁网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嘉轩,这位儒家文化的乡村领袖,他渴望公共利益和正义,是封建家庭的族长。

白嘉轩意志坚定。他的生活充满了灾难。他不仅像整个白鹿原的群众一样遭受了军事灾难、土匪、饥饿、瘟疫,而且年轻时婚姻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白鹿原》开篇第一句就是:“白嘉轩一生最豪迈的事,就是娶了一个七房的女人。”中年以后,他经历了长子白孝文的堕落,爱女白灵的背叛,妻子吴的暴死,被土匪打折的沉重打击。虽然他的腰弯了,但他的头仍然抬得很高。显示了他坚决顽强的精神。他有谨慎独立的性格。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白嘉轩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但他能够理解并践行儒家文化中“修身为本”的精髓,坚持耕读。他有仁义精神。如老夫鹿三。但是,也有残忍的习惯。在宗族内部,一旦有人违反儒家的礼仪和家规,就会卑鄙忘恩,铁石心肠。即使是对自己的儿子,他也从不手软,严刑拷打,可见其残忍。对田小娥尤其残忍。可见,这位最正直的长者,也是最冷酷的食人者,再次证明,虽然中国历史的每一页都写着仁义道德,但“食人”二字却被填在了夹缝里。

在本文中,黑娃和白孝文可以说一个是无根的浮萍,一个是笼中之兽。两个因为同一个女人而堕落的男人,差别很大。黑娃和田小娥是自由恋爱的恋人,革命风暴让黑娃落草。匪巢内乱后被征召,他决定改过自新,从头开始。被迫戒烟,为朱先生读书,回到祠堂,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最后他被杀了,所以他无法真正融入传统文化,他抛弃了革命文化。无论旧时代还是新时代,他都没有真正的地位。他像一棵无根的浮萍,孤独的灵魂无处依靠,没有家。白孝文和田小娥被陆子霖困住了。他成了无辜的受害者。他像一条文化变色龙,一次又一次地变换角色,最后成为一个懂得政治隐藏艺术的大阴谋家。他变成了笼中之兽,冷酷无情。

白灵和赵海一见钟情,两人都是热情的爱国少年,渴望报效祖国,于是抛硬币分别加入了两党。但世事难料,他们对党的认识是有分歧的,政党政治干扰了他们的感情生活,即使他们的情绪受到政治思想的阻碍。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总是存在一样,彼此之间的对立也是存在的,彼此的感情结不出果实。白灵和鲁是《白鹿原》的真正精神,是对黑娃和白孝文的一种超越。他们两个惊人的相似。他们也接受先进的教育,有独立的思想,是新文化的代表。他们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命令,陆不愿意结婚,白领也不愿意结婚,他们都选择离家出走。他们充满了青春的热情和叛逆的热血。他们有不屈不挠的勇气为后代开辟新的道路。可惜的是白领都死在了革命的刀下,而鲁也在革命胜利后离开了家乡,不知何去何从。这可能是作者想要揭示的民族秘史,一个全新观念的形成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两个,像蝴蝶一起飞翔,走向光明和未来!

《白鹿原》中人物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朱先生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化人物。他一生清贫、正直、可敬、优雅。冷先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济世济世,一生清冷。陆三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农民。他努力了一辈子,儿子却造反了,最终杀了媳妇,疯死了。他是一个悲剧人物。田小娥,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和受害者。小说中有很多人物死亡的结局,比如曹宪之死,是那么的平静;和的家庭一样,陆的儿媳妇死得也是那么可怜和可怕。就像最后陆子霖的死,是那样的窝囊,一切仿佛都是因果宿命。人们不禁感叹: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被人笑。

书的开头有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作者陈以巴尔扎克的名言作为小说的题词,表达了他创作这部小说的抱负和艺术追求。的确,一个国家的许多秘密都藏在这部小说里。它们太小了,但是它们太重要了。就像书中一样,秘密无处不在。他藏在每一个角落里,藏在骡子背上,藏在只收钱的白房子的箱子里,藏在荠菜的水和米里,藏在赵、鲁西西或忙碌的身影里,藏在木桌上的羊肉泡馍里,藏在长工的老茧里,藏在收割时的麦浪里,更藏在原地上跳跃的白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