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种植物的知识(有关文学,不主打生物学:-D)

我来……果然……唉。 昨暮胭脂今日雪 林檎花有若干个别称:花红、来禽、蜜果、冷金丹、月临花、文林郎果……文林郎果这一别称另有一番来历——唐代李谨寻得一种花,分红、金、水、蜜、黑五色的林檎献于高宗。高宗甚喜,赐封李谨为文林郎,此花木被命名文林郎果。林檎花名雅致,人们知之甚少,若提到其俗称“沙果”,则妇孺皆知。 林檎花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其果味似苹果,可生食,或加工制成果干、丹皮,也可酿造果酒,花期在春夏之交。“人间风日不贷春,昨暮胭脂今日雪”。此花的花蕾为红色,绽放后由红变白,古人有“笑拟春无力,妆浓酒渐醺”的诗句赞叹。 唐代诗人元稹的《月临花》,辞藻丰富,描绘细腻,生动形象,意境朦胧。诗曰:“凌风飏飏花,透影朦胧月。巫峡隔波云,姑峰漏霞雪。镜匀娇面粉,灯泛高笼缬。夜久清露多,啼珠坠还结。”这首诗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透过朦胧月色,观赏林檎花的感受。 首联“凌风飏飏花,透影朦胧月。”林檎花盛开,在月夜里凌风摇飏,朦胧的月光映照花丛,花影撒在大地上。这“月移花影”的景象使得诗人心花怒放。 颔联“巫峡隔波云,姑峰漏霞雪。”遣词造句生动形象,将朦胧月光下的林檎花描绘得惟妙惟肖,似白犹红、若红还白的淡淡色彩,既像长江波光中映衬的那薄雾缭绕的巫山彩云,又像是从姑峰上漏泄出来的霞光反射到白雪皑皑的山岭,这淡雅的花色更令诗人神思飞扬。 颈联“镜匀娇面粉,灯泛高笼缬。”诗人心情愉悦,用拟人的手法将林檎花人格化。此花之娇美,似丽人对镜敷粉;花之艳丽,若丽人的双颊,像泛光的纱罩那样柔润。此时,花与人的情感相交相融。 尾联“夜久清露多,啼珠坠还结。”夜阑人静,雾露增多,林檎花上凝结的露珠晶莹圆润,不时滴落又不时凝结,多像美人流下的泪珠啊!她在深夜凄婉、哀怨,又与前面所营造的朦胧意境相吻相合。 林檎花美而洁。诗人似是借这首诗揭露封建社会红颜薄命的现实,故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如此评说:“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南宋婉约派词人史达祖有首《留春令》,词中所咏的林檎花乃是群芳中极富魅力的美人。词曰:“秀肌丰靥,韵多香足,绿匀红注。剪取东风入金盘,断不买临邛赋。宫锦机中春富裕,劝玉环休妒。等得明朝酒消时,是闲淡雍容处。” “秀肌丰靥,韵多香足,绿匀红注。”上片开头三句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外形秀丽而有气质的美人,她体态窈窕,笑靥甜美,身着合体的翠装,亭亭玉立,令人失魄。“剪取东风入金盘,断不买临邛赋”一句,词人借用了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阿娇遭人嫉妒而失宠,她想要武帝回心转意,不惜重金请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写了一篇情意绵绵的《临邛赋》。但枉费心机,未能打动武帝。然而词人笔下的这位美人靠自己独具的国色天姿和丽质神韵,征服了睨视一世的帝王,让他“龙头倒转”、“神不守舍”。词中亦花亦人,亦形亦神,亦意亦事, 于是词人情不自禁地用“东风”借代林檎花贮存于金盘,让它消魂的美艳和高贵的器皿相匹配。 “宫锦机中春富裕,劝玉环休妒。”下片又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前秦一位刺史之妻苏蕙出于对远行夫君的思念,将一首回文诗织进“琁玑图”,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在词人眼里,林檎花犹似感情丰富的美人,虽然白居易笔下的杨贵妃对唐玄宗痴情不二,却不如林檎花这位理想中的美人,故劝杨贵妃休要嫉妒,以防“肠断”。结尾“等得明朝酒消时,是闲淡雍容处”两句,词人将此花的花蕾形容为酒醉正酣的美人,盛开后花色由红变白略带红晕,就像美人醉酒后还未全醒的状态。可见林檎花现蕾美而盛开更美。 上面赏析的一诗一词,作者虽不是同一朝代,却有相似的经历。诗人元稹是唐贞元年间进士,自叹才高命蹇,因直言敢谏,劾奏贪官污吏而被陷害,遭“以棰伤面”之羞,后暴病而亡,终年五十二岁。南宋词人史达祖曾为权相韩侂胄堂吏,颇受宠信,后被革职,词人遭黥面之辱,死于贫困。至于诗中是否有暗影,词里是否有隐情,都在咀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