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每年2%的利润是怎么花在公益上的?

近日,马代表腾讯向透露了自己的慈善计划。马表示,腾讯希望每年投入1-2%的利润用于公益事业。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力和各种技术手段,腾讯正在推动更多的公益活动,使其更加透明,更加融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腾讯2015年净利润达324.6543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这意味着,按照这个比例,腾讯每年的公益投入会随着利润而上升。

我们单位也打算打公益的游戏。上周单位开会讨论了2017的发展升级计划,其中一项就是搭建公益传播平台和民生服务平台。

腾讯做公益,一些专业的公益机构做公益和媒体做公益有什么区别?结合个人实践,谈谈我对公益活动的理解。

搜索百度百科,可以看到对公益的如下定义:从字面上讲,公益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其本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公益活动是指某些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产、时间、精力和知识。

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益事业、助人为乐、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紧急救助、青年服务、慈善事业、社区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浏览单位计划2017,搭建公益传播平台,就是策划发起阳光人人帮,联合民政、人社、卫计委、残联等部门和组织,关注贫困人口、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残疾人等。,并报道和参与公益活动。

在我看来,这样的公益是狭义的公益。优化的方向是:做一个更贴近、更有发展空间的公益平台和民生服务。

具体来说:1是平等个体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强者对弱者的帮助。

知识、思想和技能的交流和互动是更大的公益。

2016年3月,成都爱思青年组织举办了第三届“开门行动周末”。活动采取闭门会议的形式,邀请30个渴望行动的年轻人一起脑洞大开,用社群设计的方法,把每个人疯狂的想法变成一个可以立即发动的社群,现场寻找愿意和你一起行动的年轻人,策划第一个可执行的活动方案。期间我和朋友三次发布了离开小区的计划。在活动中,我认识了爱思青年的工作人员,比如小辉和李浩。

4月,外婆家厨房项目组筹备完毕,我们在武侯青年聚居区召开了第一次线下会议,讨论一些关于老人的知识,老人最需要什么。最后,我决定加入奶奶的厨房研究小组。

在活动中,我了解到袁琪包子的创始人希拉里,成都某大学的学生伊伊和邱宁,以及在职IT人士,自称擅长打奶奶的阿朵,以及一个约会app的工作人员参与了这个项目。

大家为了公益和利益聚集在一起。

讨论还决定,我们的活动方式是邀请老奶奶做好吃的,邀请年轻人品尝。以食物为媒介,建立社区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联系。

四月,奶奶的厨房研究小组进行了第一次调查。在成都玉林附近的一个老小区门口,提前联系了近10位老奶奶。先说说老奶奶们擅长做什么菜,还有老人们的故事。

以下是我当时写的研究笔记:

5月,外婆家厨房项目组在武侯区三个社区密集开展了三场活动,为外婆家厨房活动预热。

6月,端午节,外婆家厨房项目第四次举办。十几个年轻人和请来的奶奶一起包了粽子。

活动中,年轻人变身小记者,采访爷爷奶奶最拿手的菜。从做饭到做人,两代人逐渐打开了道路。聊了聊,发现现在奶奶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平凡而具体的琐事:能约到几个老人体检,平时一起跳广场舞,想聊的时候和几个“闺蜜”聊聊天...

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吸引了餐饮等企业的支持,推出了网易直播。截至9月26日,外婆家厨房美食青年团成员已达105。同时,该项目得到了省团委的资金支持。

腾讯基金9.9公益日当天,外婆家厨房筹集了2000多元用于活动。

比如:我游,连接中国四川的大学生和留学生,致力于文化交流和语言提升。

乐活财商俱乐部通过现金流游戏和在线分享讨论,将需要提高财商的人联系在一起。

河流文化节:通过活水公园导览、河北集市、河边音乐会、河流探访等活动,重组人与河流的关系。

Workface:一个非营利性的创业社区,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

关于城市的推理

抽屉垃圾分类计划

回家图书馆

腾讯基金会。马说,“我们不仅希望付费,还希望在平台上发挥我们的影响力。腾讯基金会搭建了一个目前看来很活跃的公益平台。它的目的是将数以千计的公益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许多公益项目与我们数以亿计的用户连接起来。”每个人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可能是捐给身边的公益项目,也可能是捐给自己最熟悉的项目,也可以设定每月捐赠计划,不需要一次性捐赠。"

技术服务公益。腾讯关注的是有多少小的技术创新能融入公益。比如微信运动,每天走1,000步以上就可以捐赠。有些发起人会给你想支持的公益项目捐赠一定的金额。在这一点上,有些媒体做了很好的嫁接,开发了节目来播出。比如捐声,通过微信录音,爱心网友可以为盲人录制一本有声书,通过QQ帮忙发布寻找走失儿童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马提到,微信正在探索一个急救功能。“例如,如果有人突然心脏病发作,如何找到最近的心脏AED装置,或者具有急救功能的人和志愿者在哪里?有了新技术,他可以接电话。他知道你在哪里,你可以过来帮忙。”

以爱思青年为例。爱思青年成立于2011,由三地专家学者和社会领袖发起,于2013+1在成都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是一家专注于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创新的倡导和支持性民间公益组织。

我们从它的公众号来看它的主要项目构成。

我认为至少可以有三个部分:

1演讲人思想聚会:定期线上或线下论坛。传递城市创新者的声音,传播解决城市问题的智慧和力量。

2 .公益项目孵化及媒体和政府支持。定期组织项目孵化活动,组织、报道、筛选、帮助、落地公益项目,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媒体曝光和政府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

3报道和参与公益活动。

简而言之,应该做出两个改变:

1从报告者到参与者再到发起者的身份转变。

2从帮助到联系的思想转变。

在搜索相关知识,完善自己论点的时候,注意到这样一篇文章:米公益:移动互联网如何成为公益的催化剂?

文章认为,公共利益领域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企业、个人和可持续性。

媒体的好处是可以解决曝光的问题。短板在于缺乏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缺乏公益项目运作的专业经验。因此,联系与合作至关重要。

解决个人参与公益意愿低的方法应该是用搭建平台、交换所需物品的公益思维取代传统的公益思维。

用一些新媒体来帮助公益的可持续性。比如朋友圈转发,PK,慈善大使军衔勋章,与受助对象的互动,不断激发个人做慈善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