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和南方吃团圆饭的习俗是什么?简单来说,走,走,走!!!

江南风俗

大约在节前十天,人们开始购买年货,如鸡鸭鱼肉,茶,酒和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水果。过年前要提前做好年饭,放在竹篮里,上面放上红橙、五菱、菱角、金元宝饼等水果,插上松柏枝,称为“年饭”。新年饮食应采用吉祥语言。江南人过年给客人泡茶,在茶盘或碗盖放两颗橄榄,称为“无宝茶”。过年吃饭,一定要有炒菜,说吃“亲亲热热”;一定要吃豆芽,因为豆芽的形状像“如意”;每顿饭一定要吃鱼头,但不能全吃。叫做“年年有鱼(盈)”。湖南民俗概述

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往往以最初始、最广泛的形式反映着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世界如此,中国如此,湖南也如此。湖南民俗的产生、演变、传承乃至消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湖南、湖南、四川的各个角落,都有不同的特点,这与湖南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一致的。

一,湖南民俗的主要特点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北与湖北省接壤,东与江西省接壤,南接两广,西与贵州、重庆接壤,属于长江流域民俗文化圈。历史上居住着满静、杨越、南满等少数民族:在古代传说中,湖南有丹佑、九里、三苗、官斗等部落;在先秦时期,有满静、怀仁、虎坊、阳岳、石翔和凤仪。春秋战国时期,楚人进入湖南,那里有大量的蛮夷和巴人。汉唐时期,蛮族势力遍布全境,与中原王朝频繁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宋代出现了瑶、苗、辽、童、仡佬族等民族复杂的少数民族,明清以来逐渐演变为苗、侗、瑶、土家族等民族。此外,白族、回族、维吾尔族相继迁入,湖南成为除汉族外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之一,大量的民族风情成为湖南民俗最重要的特征。

这些与汉族地区,尤其是北方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往往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和汉族正统的打击和压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护他们的信仰自由,享有与汉族人民同等的权利。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不难发现民俗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南蛮的“自夫妻”,本质上就是血缘婚姻的体现。亲属称谓中父系和母系的区分并不明显,而“哥哥收嫂子,哥哥收哥哥的嫂子”的收养婚姻,是原婚对仆人的遗留,绝不是“不雅蒸”的动物行为。留婚抢婚习俗是母系氏族婚姻向父系氏族婚姻过渡的遗留。而曾经盛行于湘西的表亲婚姻和叔权制度,则反映了这一地区所经历的以女权为中心的母系氏族阶段。此外,山中狩猎,互助换工作,锣鼓等。都是原始社会平均分配和集体劳动的原始唯物主义残余,苗侗人的献血,瑶族的瑶老制度是原始农村公社组织和军事民主的残余。其实湖南的这些民族风俗,中原历史上都有过,只是没有文献记载,没有记载,只是因为年代久远而缺失了。经过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北方汉族移民和明清时期赣东移民,湖南逐渐完成汉化。这个汉化的过程既是一个民族同化的过程,也是湖南本土野蛮与汉族粗鄙冲突、碰撞、交融的过程。从历史和现实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地区习俗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前者在后者中被广泛保留。

另一方面,湖南民俗的主要特征是楚文化的特征。春秋时期楚人开始进入湖南,逐渐统一湖南。各民族祖先的原始氏族制度相继解体,进入“文明”的门槛。特别是战国后期,随着楚的覆灭,大批楚贵族南迁湖南,进一步促进了湖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楚文化本身属于南方文化的范畴,所以楚人的生活习俗在文化因素上与原乡地区密切相关。比如楚人崇拜巫术,与南方地区崇拜鬼神的习俗如此接近。这种结合影响了湖南地区,形成了湖南“信鬼神,爱祠”的民间特色。在这方面与其他地区不同:秦人、宋人崇拜巫术,充满邪气;越人和淮人崇拜巫婆,比较鬼魅。但是,楚人崇拜巫术,却是比较人性化的。屈原作品中的神&向君、项夫人、等。,天生不是美就是深情,都是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傩戏、目连戏、花灯戏等。湖南各地都在娱神娱人。时至今日,湖南人心目中的神仙,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影子。楚人“楚虽有三族,秦必亡”的武士气质和尚武精神,已经根植于湖南人的骨子里,培养了湖南人特殊的精神。早在北宋时期,四川人苏轼就发现了这种联系。他在《屈原塔》中写道:“楚人千年哀屈原。精神飘向了哪里?父亲空虚,难以下咽。遗成竞,哀叹楚山烈。”屈原“明知死不可免,愿不爱”“藏天真直死”“虽死九次,犹无悔”的牺牲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湖湘英杰。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南有很多慷慨悲歌的人,在革命运动中,湖南人洒下了血泪。一些仁人志士,如杨玉林、陈天华、易白沙、夏守华、姚宏业、郑嘉改等。,都选择了石怀投水自尽,表现出一种与屈原惊人相似的死亡价值观。

第二,湖南民俗的划分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湖南民俗既有相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又有不同的地方历史、地理等诸多原因。早在汉代,杨雄在编纂《方言》时,就已经指出“赣湘”、“江沅”、“沅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异。从地理上看,以资江和申江分水岭处的雪峰山为界,西部的打、受流域属于云贵高原,而湘东-河马小厨师流域多属于江南丘陵。这样的地质结构,势必使得东西两大部分内部的民俗传承和交流更加便利。民间有句话叫“山歌传播,隔山不隔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民俗。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山是交通的屏障,水是联络的枢纽。人们总是通过水路与生活、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交流。从湖南行政区划的演变来看,东西部一直处于不同的行政区域。楚人入湘,沿洞庭湖东西两岸,西设黔中郡,东设江南郡。湘属流域,秦属长沙郡,南朝属香洲,唐末属湖南观察者,宋属镜湖南路。陈诚谷,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南朝属靖州、郑州,唐末属靖南节度使、贵州观察使,宋代属镜湖路。这些历史事实表明,东西部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演变过程。从民族构成来看,早在商周时期,两个地区的土著民族就存在差异。祥子河流域是一个阳月族,元里河流域与中国西南地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民族差异必然会表现出民俗的巨大差异。

湖南民俗的地域差异,产生了以湘资盆地为地域的东部地区和以沅澧盆地为地域的西部地区。这种差异可以从季节、民间信仰、婚姻礼仪和作为口头语言的民歌来考察。

新年的季节差异可以反映各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是民俗生活差异的集中体现。虽然湖南18岁在风俗上有很大的* *性格,但也不难看出不同地域的性格不同。端午节在西部的元里河流域特别受重视,到处都有赛龙舟的习俗。在相当多的地方,有一个大端午节和一个小端午节,即在5月15日还有一个大端午节,据说与东汉将军马援有关。在东部的祥子河流域,只有赛马的习俗,而在南部的丘陵山区,一般没有这种民俗活动。9月9日,重阳节在西部的元利区受到了特别的关注。不仅要酿重阳酒,还要做重阳饼作为礼物送给对方。在一些地方,19日甚至还有一个重阳节。湘东资河流域对此关注相对较少,一般只去徒步。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在全省都是相当普遍的,但是祭灶的时间是以区域的方式存在的。祥子河流域大部分地方在雍,只有少数地方在小年假期前夕或次日傍晚,而元利河流域大部分地方在腊月二十三晚上提前祭灶。作为4月8日的浴佛节,元利谷远没有祥子谷常见,作为西域浴佛节重要组成部分的黑米几乎没有。

在民间信仰方面,湘东资谷有崇岳的习惯。“每年七月,彝族人都要去为南越人祈福,斋戒并拦下他们的行李,八月参拜岳跃庙,沿途烧香祝拜。三步、五步、七步停在庙里的,叫烧香。”南岳的庙会也因此成为湖南最热闹的庙会之一。南岳有一首“不开半年,开半年”的民谣。但在西部的元利谷,并没有像南岳那样的区域性的人们崇拜的对象,誓愿也比较分散,如吴磊山、太傅山、朱熹山等,也没有东部广为流传的香歌。对民间神的信仰也大相径庭。在西边的元利谷,历史上对马援的崇拜非常发达,富博寺庙随处可见。对竹王的崇拜也很普遍,也发展成了天王。而湘东资谷却没有对马援和竹王的崇拜。

在婚姻礼仪方面,唱堂习俗在湘东资盆地很多地方都很盛行,西元里盆地哭嫁习俗更为突出。歌厅和哭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歌厅主要是伴婚,哭嫁的主题是分离。歌厅以学习社会生活知识为主,强调智力开发。哭嫁以亲情为纽带再次表达感情。婚礼程序方面,在湘东资谷,丈夫一般不亲自迎娶新娘,即由新郎到岳家迎娶新娘。在有些地方,新丈夫要在轿子到达门口之前避难,而在西部的元利谷,虽然严格来说,丈夫仍然不亲自迎接新娘,但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在很多地方,新郎在婚礼当天去女方家祭拜鹅礼,然后坐着轿子先返回。在湘子沟,来的一般都是男人,而在元利沟,来的大多是女人,尤其是娘家人和嫂子。湘子流域的新婚夫妇大多在婚后两三天回家,元里流域的许多地方在第九天或一个月后回家。

作为一种口头语言的民歌,西部的元里沟相当发达,有一种特殊形式的田歌。祥子沟大部分地区没有田歌,或者虽有,但不发达。元利流域有齐天鼓、茶山鼓、曹琦锣鼓、挖歌等田歌,以劳动歌曲和民歌相结合,配以锣鼓或锣鼓,用于山区集体劳动场合。相对而言,田歌在湘资谷就逊色了。

再者,将湖南民俗分为湘子谷东部和沅澧谷西部后,两个地区又可以根据其细微的差异划分为若干个群落。如东部的湘资流域可分为长岳、横堡和,西部的元里流域可分为长城和袁晶。有的民风甚至一个县都不一样。比如清代的零陵县,就有“百姓领先一天,百姓落后一天”的区别。在湘西龙山地区,苗族在腊月二十八过年,土家族在二十九过年。在湘北华容,当地人中午吃年夜饭,而黎明时分搬进来的“南方人”,却大多不吃年夜饭。其他的风俗,有着细微的差别,可以存在于一个乡镇一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