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贝斯克在芭蕾术语中是什么意思?

芭蕾术语,阿拉贝斯克(Allah Beske)是一种芭蕾姿势(单脚站立,一手向前伸,一手向后伸);这种舞蹈中文叫“阿拉比斯”。

芭蕾舞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演员在表演时脚尖指向地面,所以也叫脚尖舞。代表作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芭蕾舞是用音乐和舞蹈技巧来表演戏剧性的情节。

芭蕾艺术孕育于意大利,诞生于17世纪后期的法国路易十四宫廷,18世纪在法国日趋完善,19世纪后期进入俄罗斯最繁荣的时代。芭蕾在近400年的漫长历史成长过程中,影响巨大,流传甚广,成为世界各国都在全力成长的艺术形式。

扩展数据;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经常举行盛大的宴会,这些场地就是芭蕾萌芽的地方。17世纪以后,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和皇宫贵族亲自充当演员,戴着面具,表演不同的角色,所以也叫“假面芭蕾”(此时的芭蕾由演员表演)。

17的70后,芭蕾逐渐走出宫廷,在教会剧场演出。场地和观众的观看角度发生了变化,这促使了专业芭蕾舞演员的诞生,取代了贵族式的业余演员。这时,芭蕾舞演员也开始登台表演。因此,舞蹈技巧和美学发展迅速。

为了再现集诗、乐、舞于一体的古希腊戏剧理想,宫廷舞蹈大师们有意识地创造了集舞蹈、哑剧、音乐、服饰、剧本、灯光、布景于一体的综合性芭蕾。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阿拉伯语

百度百科-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