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普通11)

仔细品味一部作品,一定对生活或事物有很多感悟。为什么不写个检讨记录下来呢?请参考如何写反馈。以下是我为你收集的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反馈。欢迎分享。

4月1 20xx,衢州组织教师心理C证资格培训。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有幸零距离接触到心理导师和专家。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次培训活动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首先,我知道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区别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错的事情是道德上的错误,所以我一直教育学生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我觉得学生应该来学校学习,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和其他同学相处。也是必要的,但是学生不要做作业,不要打架,不要厌学。是学生的错。老师要批评教育他们做好。但是,经过心理辅导,我们会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中的一些人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了解心理健康咨询的基本技能。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一些咨询技巧:接纳、倾听、亲情等等。说起来容易,但是要完全接受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真的很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地主动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对方正在困扰的事情,对他们有感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对方的处境,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共同讨论,最终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转变心态,无条件地关注、倾听和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

第三,我明白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行为。教师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处理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才能真正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注重各种教育渠道的整体配合,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让心理健康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带着一种期待的心情,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因为我在创业培训班结束后马上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虽然很累,辛苦了一个多星期,但是辛苦是值得的。听过几次讲师的精彩讲座,尤其是李雪琼老师的精彩讲座,她的讲座能从头到尾紧紧抓住我的思想,我觉得好充实,好激动。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丰富了我的心理学理论,让我学到了一些心理学的技巧和方法,对我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帮助。

培训期间,我们听了老师们精彩的讲座。他们都用生动的事例诠释了心理健康的魅力,让我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还记得李雪琼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出了一个问题:我是,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我最喜欢的成语是什么?然后让我们把它写在纸上,并和同桌的学生一起讨论。教室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大家都在积极地讨论和交换意见。当时我就在想,课堂上应该有这样的氛围,既能让学生积极认真地发言讨论,又能让他们按照老师的思路,听从老师的引导。这是教学生的好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会事半功倍。刚开始上课几分钟,我就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接下来的课程,我听得很用心,生怕错过老师的任何精彩话语。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认真的学习了每一节课,做了笔记,学习了心理健康的知识。

通过培训,我知道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只要把这个时期的孩子教育好,引导正确,以后的教育就不会那么麻烦。其实这个很好理解。人的成长就像一棵树的成长。要想教好一个人,首先要从他的童年开始灌输正确的观念。比如天上的大树,是从一棵笔直的树苗长出来的。要把一棵小树培养成长为参天大树,只需要在它还小的时候给予足够的水分和阳光,在它快要长歪的时候撑起树枝,帮助它朝着正确的方向为未来成长。同理,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像小树一样,及时纠正一切不良的思维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长成了大树就改不了了,因为已经定型了,要纠正就得把整棵树拔起来了。因此,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老师的建议是,孩子在六岁之前不要脱离父母的教育。只要孩子满足于对父母的依赖,并在此期间给予父母足够的关爱,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没那么容易。

总之,在这次训练锻炼中,我增长了见识,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会在未来的生活或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4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xx区小学语文习题教学研讨会。四位老师的作文教学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换句话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会学生“钓鱼”的能力,不仅能让他们“学会”,还能让他们“学会”。

这四位老师在备课中把握了“老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关系。学生永远是课堂参与的主体,尤其是朱博娟老师和童丽华老师。他们以交谈的形式切入话题,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课堂。我希望老师听听这些声音,写一篇作文。不同的声音给学生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许多妙语从学生们的嘴里迸发出来。在这40分钟内完成了一篇充满有趣幼稚文字的文章。童老师的兔年,兔子就更不用说了。在她的指导下,同学们都成了故事大王,编了五颜六色的童话故事,让可爱的小兔子走进我们的生活。正是因为老师赋予了学生“钓鱼”的能力,才让孩子们的习题大放异彩。

他们的教学态度和蔼,表情丰富,很有感染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像一个合作者、伙伴和朋友一样带领孩子进入课堂学习,总是对学生微笑,给他们一种亲密感。组织和控制课堂的能力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教学技能,加上准确规范的语言,他们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能灵活自如。

几位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也做得很有特色。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竞争,有效地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总之每个老师都是原创的,一丝不苟的,每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亮点,值得学习。他们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懂得了如何不断学习,勇于创新。这个工作坊就像一场久旱的阵雨,滋润滋养着我,指引着我以后的习题教学。

最后感谢区教研室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平台,给了优秀的老师施展才华的机会。祝xx教育兔年更上一层楼。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第四部分今天看了河北电视台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讲座,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最深的感受就是要学会“独立承担”。于丹教授讲述的爷爷奶奶在生活中对小孙子的爱,对于我们家的“小太阳”来说太平常了。很明显,我的祖母在走路时摔倒了。为了安慰我,我奶奶抱怨道路不平。有时候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但就是没有勇气承认。这一次,听于丹教授的讲座深深触动了我。从今天开始,我要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其次,就是我们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在无数次考试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给自己找借口,有些题是错的。其实认真一点是可以的,我觉得没什么。并不是我能力马虎,所以心不在焉,不重视。我下次还会犯同样的低级错误。听了于丹教授的讲座后,我意识到这是我的能力缺陷,但这种缺陷是可以弥补的。

我还是有很多感触的。总之,祝我们所有人健康快乐成长。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第五条今天下午有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听了之后收获很大。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多媒体教室。宽敞的教室现在挤满了人。等我到的时候,已经没有座位了,我只好坐在凳子旁边。

在这堂课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心理健康。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有很多方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友好地与他人相处。第二,你可以成功,不要骄傲;失败,不气馁等。

在我眼里,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该活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言行一致,分清爱与恨。

听了楼老师的讲座,我开始分析自己是不是心理有问题。经过分析,我发现: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但是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原因是不懂得关心和理解别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需要什么。能正确认识自己,心情也不错,但是意志力和抗干扰能力很差。经常做作业的时候会忍不住看到有人在玩。

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我决定从现在开始要时刻设身处地,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希望我们都能快乐的度过小学的最后一年!

6月12日下午,我院特邀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院长王教授给我们进行了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让我们收获颇丰。

整篇演讲内容丰富,语言幽默。王教授告诉我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处理人际关系、为事业努力奋斗的必要条件。作为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要有健康的心理,首先要了解几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概念、特点和原则。他还以其独特的思维理念向我们解释了心理健康和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以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在谈到青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时,王教授做了全面的总结,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通过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学会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和相关方法,明白了人不能改变环境,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我们要学会宽以待人,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接受更多积极的信息。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自己。

大学快两年了,我好像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从哪里努力。没有明确的目标,生活似乎失去了激情,得过且过。最好的青春应该是在社会上打拼,我却在所谓的浪漫大学里浪费了。大家向往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似乎也没什么收获。可能高中三年太压抑了,现在放纵自己,结果两年也没什么收获。听了职业规划的讲座,这个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问题逐渐清晰起来。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千万不要走入高人一等的误区。从今天的背景来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不尽如人意的就业形势给每一个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当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学生就业出现了新的问题。

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社会各界、国家和学校都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锻炼。这个称呼是好的,但是问题出现了。很多大学站在公司的第一线——生产线上。大学生心理上有这样的想法,学了十几年,结果和小学教育是一样的。许多大学生认为这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动摇了他们的就业信心。其实不然,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态度去选择工作,适时降低对薪酬的过高要求,抱着爱岗敬业的态度,才能在本地的起点上慢慢获得晋升的机会。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心理健康课是一门促进人的心理发展的学科,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今天我漂亮的知心姐姐来学校给我们上了一堂特别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第一,当别人嫉妒、自卑、孤独、不健康的时候,原因是因为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而气馁。但是,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如何面对生活的烦恼,知道如何认识自己。比如,试着认为一只鸟总是不想飞,总是觉得自己的飞行姿态不够优美或者和其他鸟相比是落后的,那么它的结果就不可能像它们那样展翅翱翔在空中,也不能表现出鸟类应有的技能。

第二:正确的学习态度。专心学习,知识就会充实。但是,学习上不要制造任何压力,劳逸结合。如果在学习中遇到不满意的知识,可以请别人讲解题目,让自己多一门知识,或者有些小学生厌学。你可以想办法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学习的好心情:学习是最好的!

第三:如果心理情绪充满了愤怒和悲伤,有时候可以看看书,不仅可以缓解心中的情绪,还可以收集更多的知识。有时你可以锻炼:跑步和跳绳...看,运动和缓解心情是一样的,有时候和朋友打打游戏聊聊天也是不错的方式。有成千上万种好方法可以缓解你心中的不良情绪。你想到了吗?

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解决不了怎么办?哦,你可以把困难想象成快乐的事情,多有趣啊!生活的阳光可以不止一缕光,脸上挂着笑脸。

啊!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重要啊!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第八章有幸听了市里三位专家的讲座,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很多知识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专家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在心理健康的条件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要让学生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首先要健康。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必须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讲座中,几位心理学老师给我们做了几个游戏,让我们感触颇深,我也从这些游戏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印象最深的游戏是红与黑游戏。其规则如下:将受训教师分成A、B两组,分别到不同的教室,然后由一名心理医生担任通讯员。有红色和黑色两种颜色供大家选择。每组在每一轮中选择一种颜色,由通讯员宣布。如果双方都选黑,双方都得3分;如果选择红色,双方都得-3分;如果一方选择红色,另一方选择黑色,红方获得5分,黑方获得-5分。最终累积正分最多的一方胜出,是双赢的局面。前四轮,两组都选了红色,代表你赢不了,除非我赢。但是大家冷静下来想一想,这样的结果不是双赢而是双输。但双方都不敢轻易改黑。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们决定选择黑色。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的对手也选择了黑色。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对大家相互信任的褒奖。结果双方都拿到了正3分,但是回过头来看,如果当初抱着这种让对方赢的心态,我们早就拿到33分了。从这个游戏中,大家应该明白了:什么是“双赢”?大家都在同一个环境里,有可以互相影响的交集。无论哪一边,都不可能永远踩在另一边。顶多算你这次成功,下次别人再拉回来。如果你不让对方过上好日子,你自己也不会有平静的生活。这是一个互相成就的事情,只要给对方机会,大家都能发展。鱼死网破对谁都没好处,还不如少做损人不利己的傻事。换个角度说,地球是一个大环境,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和人类,都是拴在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如果不能建立和维持和谐平衡的局面,地球上生命的死胡同就不远了。

这次讲座的收获应该说对我帮助很大。培训结束后,我会认真体验,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引导孩子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今天有幸听了我省首位心理健康特级教师钟志农的心理健康讲座,觉得很有收获。现代的孩子们被这个迅速变化的社会弄得不知所措,常常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此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不当要求,使得一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作为老师,要努力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胜任心理健康导师的角色。然而,其实我们有时候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导孩子。甚至我们因为各方面的压力,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孩子。钟老师的讲座无疑是中秋带给我们的一股清风,非常及时。

一晚上的讲座一点也没有让人觉得累,反而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听完之后的感受可以总结为三个字:清晰,遗憾,迷茫。

安全。主要是指,听了钟教授的讲座,很多以前模糊的心理健康概念都清晰了。比如一直认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是不健康的。这种观点似乎是片面的。知道正确的观点和概念,对我们以后的教育很有帮助。不会再忽视孩子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不合理的高要求,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有了正确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将会有效开展,并带来无穷的效益。

遗憾正如研究室徐主任所说,钟老师的讲座不仅对我们老师有用,对年轻家长也有用。听完讲座,我真的为我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感到羞愧。虽然我是老师,但是经常教育孩子失败,经常忽视孩子的心理,导致一些不良的性格行为。我一边听一边后悔,真希望早点听完这个讲座。呵呵,没有后悔药。现在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总会有效果的。后悔之后推广也是好事,还是值得的。

迷茫。听完讲座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觉得很多方法,比如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已经向家长推荐了很多年,但似乎收效甚微,所以很迷茫。所以真的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听这样精彩的讲座。但是钟老师的《心中的航船》网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途径,很好。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文章10提到门,大家都很熟悉。有句话叫“关门上青天”,比喻互不往来。疫情防控推进以来,各地统筹安排,联防联控,夜以继日排查基层值班人员,像“守门员”一样严阵以待,关门急刹车,扎扎实实筑起保护人民生命的铜墙铁壁,守护着各个年龄段群众的安全,让病毒“不得入内”。

但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多,防控压力与日俱增。目前还有人因为个人原因故意隐瞒外出信息。人呆在家里也能为国家做贡献,连人都有饭吃,真的很离谱。更有甚者,他们在超市物品和电梯按钮上吐口水、擦水。现在不是任性的时候。一线医生护士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同胞。有些人以“一杯奶茶”、“闲的慌”、“不关我的事”等荒唐理由随意外出,不仅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还可能让防控部门多日的努力付之东流。医生护士需要付出更多的治疗精力和感染风险,国家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救助资金。这一切无疑是在帮助病毒“进入房间”。我们都说家是最小的国家,国家是最大的。中国人讲究传统,家的观念根深蒂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守门员”家的概念依然坚如磐石,但这个“家”却从一个小家变成了所有人。为大家守住“门”,即使手冻脚冷,也阻挡不了严格把守的决心;即使是寒风也无法驱走坚持的信心。“国家生死存亡,或因祸得福而避之,是自私的”,因为“守门员”不仅仅是守着岗亭,更是守着乡村平安的大门;“守门员”不仅仅是一张牌,更是一方责任的厚重bug。

有人可能会说,我不是党员干部,只是一个普通人。我能怎么做呢?为居民办理通行证的志愿者;免费捐赠防疫物资的爱心人士;一个怕工作人员吃不上热饭,带着刚出锅的大蒸包的热心阿姨;用微信不断宣传、打电话警告社区居民不要来访、聚会的热心人.....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也能有所作为。什么叫万众一心,你们的实际行动就是这个词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了五千年。在这个关键时刻,更需要亿万中国人民用奉献点燃爱国热情。

在这个防疫的关键时刻,作为普通人,我们最需要的是“闭门造车”。其实我们都是“守门员”。“众志成城,泰山压顶”,任何战争都不是一个人能打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能拿着别人的“包袱”,为自己的“平静岁月”买单。请记住,此时此刻,你的“一扇门出不去,两扇门出不去”才是战胜疫情的最强支撑。

经过七天的学习,我有幸听了教授们精彩的讲座,受益匪浅。曲连坤教授为我们深入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工作定位。李瑱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各种心理健康课的要点;顾群教授让我们对孩子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关爱。颜老师的心灵工坊更是震撼。听完讲座,更重要的是我们把知识内化,运用到实践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事实上,每天在课堂上,我都有很多感受想和大家分享,我也从李瑱主任的讲座中受益匪浅。今天,我只想就李瑱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与实施”与大家分享一些感受。

1.创设心理情境,激发学生参与。

田老师告诉我们,心理健康课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启发活动,让学生感受、唤醒、引领,从而切实影响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对于个体心理学来说,讲座再精彩生动,也代替不了个人的感受和直接体验。哪怕是一点点灵感,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可见,“情境”中的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因素之一。

2.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形式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年龄特点而定。中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要丰富多彩,轻松活泼,如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交流、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在活动中,还可以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此外,教师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精心科学设计,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和示范,让学生独立开展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在独立活动中学会自强、自立、自信,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选择合适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想要上好一堂心理学课,课程内容的选择极其重要。对于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把握一个原则,即从生活的逻辑和问题的逻辑出发,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话题,找到学生最渴望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从而使其发挥良好的辅导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做一些课前调查,或者根据学生的来信选择题目,都是不错的方法。学生有问题,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实,教学才有针对性。

总之,要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心理需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获取心理学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的心理影响,形成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