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第十一章)那些趣事

慢慢长大一些,我和小伙伴们已经不屑于玩过家家,打面包,推桶箍等没有技术性挑战的游戏了,而是转移目标做一些刺激而又新鲜的事情。暑假里是家长们最难熬的时间,夏天是雨季,村庄前的小河里蓄满了水,村后边的那条苦河也涛涛奔流,孩子们偷偷下河洗澡是常事,时有听说被淹死的案例。但是大人们要出工挣工分,老人们老眼昏花,怎能看住调皮捣蛋的臭小子们?

01失而复得的儿子们

暑假里女孩子比较听话,小一点的女孩子和老人们在家玩,,大一点的女孩子结伴出去玩,离家门口都不会太远,采摘点野果,做个游戏,大一点的女孩子们结伴去地里打猪草,很少给大人添麻烦。

调皮的男孩子们最让父母担心,主要是怕下河洗澡。无奈父母们就在孩子的腿上涂上颜色,中午下工检查颜色是否存在,如果腿上的颜色退去,一顿皮肉之苦在所难免。

小伟和大伟是我们村的堂兄弟,那天上午小伟忍不住下到河边玩了一会,担心中午回家挨打,就悄悄躲到了生产队场院的麦草垛旁边,同为好朋友的堂哥大伟哥们义气很重,没有回家吃饭,而是陪同堂弟小伟一起躲在场院里。百无聊赖之时,一个拉着新板车的中年男人路过这里,好奇地和俩哥们搭讪:

吃水煎包子和看杂技表演的诱惑与回家一顿暴打相比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于是兄弟两个愉快地上了中年人的板车上,那个中年人还给了兄弟两个每人一块白面饼子,他们两个一边吃饼子,一边畅想着到城里吃水煎包子的场面,开心不已,早就忘记了回家挨打的事情,毕竟他俩只是9岁和7岁的孩子。

三个小时的功夫,中年男人就把两个孩子拉到了城里,信守诺言给大伟和小伟买了几个水煎包子,让他们一边吃一边等他回来,说是去买车票带他们一起去北京玩……

中年男人走后,大伟觉得有点不对劲,结合常识课上老师讲过的骗子的故事,立即安顿好弟弟,拉着板车朝回家的方向飞奔。毕竟是个孩子,出城没有多久,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恰巧后面过来一辆大马车,大伟恳求马车夫老爷爷捎他们一程,好心的马车夫把板车绑在马车的后面,两个孩子坐在马车上面,一路前行。没有过多久,中年男人追了上来,看到两个孩子坐在马车上也没有敢贸然行动。

马车夫到了目的地,大伟拉着板车继续前行,黄昏将近时,饿得发慌的大伟在路边的菜地里拔了两个大萝卜补充能量,继续前进着……

中午不见两个孩子回家吃饭,大伟和小伟的父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寻找,甚至寻求亲戚的帮助,河边,水井里都都寻找个遍……

太阳早已下山,整个村子一片寂静,有的村民早已睡下了,大伟和小伟的父母正一筹莫展的时候,大伟的舅舅气喘吁吁地跑来告知两个孩子的下落后,大伟和小伟的父母才松了一口气,原来事情时这样的:

大伟拉着板车带着小伟走到外婆家已经累得不行了,吃点饭就沉沉地睡去了,舅舅跑过来报个平安。

大伟凭着机智带着小伟成功逃脱人贩子的魔掌,还顺带拉走了人贩子的板车,一时传为佳话。

02自我救赎的小伙伴

每年的夏季,晚上劳累一天的大人们都在家门口乘凉,孩子们则是一如既往地精力旺盛,做迷藏是百做不厌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藏起来的一帮人和找人的一帮人的人数对等,全部找到藏起来的人算胜利,然后换角色,进行下一轮的游戏。

有一天晚上,我参加的是找人的那一方,游戏开始后,别的小伙伴很快被找到了,可是小伙伴小朵怎么也找不到,早已瞌睡的我们以为小朵回家睡觉了,也没有想那么多,迷迷糊糊就各回各家了。

我睡得正香甜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了,原来是小朵的妈妈不见小朵回家,挨门挨户找来了,我这才有点后怕:小朵到底去了哪里?

原来藏身的时候,小朵跑得太快,又想藏远一点,不小心掉进了生产队菜园的抽水井里了,井口很小,小朵被卡在抽水铁链子和井壁之间,当时小朵害怕极了,大声哭喊呼救,无奈水井离村子有点远,天又黑,她的声音又是从水井中发出来的,没有人能听到。眼看身体慢慢往下滑,又累又怕的小朵急中生智,解下脖子上的纱巾把自己绑在了抽水的铁链子上,等到大人们找到她的时候,小朵只是悬在半空中,脚都没有沾到水面,身体并没有大恙。

03偷摘瓜果

夏天的下午天气渐凉,正是孩子们去地里割草的好时段,一天下午我和邻家小妹在烟叶地里割满了一背筐草,路过队里的菜园子的时候,一片小黄瓜地引起了我俩的注意,嫩绿的小黄瓜十分诱人,想吃又不敢去摘,菜把式在菜棚里看着呢,怎么办?办法总比困难多!

于是我和小伙伴把草框藏在烟叶地里,从烟叶地出发,顺着茄子地的行间距,匍匐爬过去,慢慢靠近黄瓜地,一边吃一边摘,然后再原路退回,等带着战利品回到草框跟前时,胳膊肘和肚子上早已布满了血道子,但那又怎么样,自得其乐。

……

那个阶段虽然日子清苦,吃肉是奢侈的事情,但是人们的思想单纯,也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在各自的小天地里努力着,奋斗着,抗争着,快乐着。转眼之间,改革的春风普照大地,很快延伸到豫东这个平静的小村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