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孙云晓从国外回来说四强就是四强呢?

“四强四弱”即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幸福感强、纪律性强;动手能力弱,自主能力弱,亲子沟通能力弱,休闲娱乐能力弱。孙云晓解读了国内教育的误区,并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学生进行了比较。

孙云晓解读国内教育误区。

2006年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表了《中国、孙云晓、朝鲜、美国高中生生命意识比较研究》。作为此次活动课题组的一员,再次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从国际的角度审视中国学生在过去十年的变化。在这项研究中,孙云晓发现许多中国家长对外国教育有许多误解。

中国对家庭教育的投入最少。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是最大的,其实不然。通过这个调查对比,中国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是四个国家中最低的,这和我们的日常经验是相悖的。当然,这种投入不仅仅是钱,还有时间和精力。中国大部分城市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基本会第一时间满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要求。但是,孩子认为父母给的投入不多。我们分析,孩子期待的应该是父母多元化的关怀和全面的投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父母不太关心孩子的精神层面。那么,精神关怀有哪些方面呢?

比如中国的父母把孩子当大人看待的比例最低,而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夸奖最少。我们经常在国外的电影里看到,即使是学校运动会或者集体活动请假,家长也要来现场为孩子加油。然而,在中国的学校运动会上,却很少见到家长的身影。此外,中国的父母不鼓励孩子参加太多的课外活动,而是希望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中国的父母最常问的问题是:你写完作业了吗?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你去哪里了?你和谁出去,是男的还是女的?时间长了,和孩子的交流难免会变得无趣。难怪中国的孩子普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不开心。

中国学生的自信心并不差。

中国与其他国家学生的比较可以用“四强四弱”来形容,即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幸福感强、纪律性强;动手能力弱,自主能力弱,亲子沟通能力弱,休闲娱乐能力弱。孙云晓在报告中说。

其实我发现日本学生并不比2000年的日本学生差,日本学生并不缺乏自信。自信和上进一直是中国学生的优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改善,学生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些变化无形中增强了中国留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让中国留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幸福。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相反,近年来日本大中学生的自我激励很成问题。在日本,每年只有52%的学生愿意上大学,50%左右能考上。也许是因为录取率高,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懒散,缺乏学习动力,很多学生面临着荒废学业的问题。

中国高中生压力最小。

很多中国人一直认为中国的高中生压力最大,最累。真的是这样吗?从1999开始,我持续监测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变化。数据显示,半数以上中小学生加班学习,睡眠不足。最近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增加的趋势。

但是除了升学的压力,还有自立、金钱、人际关系等各种压力。在孩子的成长中,哪些是不同的组合。中国学生的压力通常来自父母或学校对学习成绩的要求。真正自发学习或者自力更生的压力很小,是一种外紧内松的状态。有专家将中国孩子的这种压力状况总结为“缓冲理论”,意思是在中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初中、初中、高考还是就业,都有父母为孩子解决后顾之忧,父母是孩子的安全缓冲垫。中国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可以住在家里啃老骨头。这种现象在国外很少见。外国孩子对独立有强烈的紧迫感。国外的父母确实也是这么说的,“如果你能养活自己,我就放弃。”

中国父母的问题比孩子更严重。

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相比,没有太大区别,但中国家长的表现似乎更令人担忧。15年前,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爱还只是零星的,而现在,很多父母对教育和成长的理解已经被应试教育扭曲了。甚至可以说,父母的问题可能比孩子更严重。

当然,家长的做法也是无奈的选择。在父母的背后,有一种更大的力量,迫使父母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比如孩子面对的是一所初中。没有乐器、外语、奥数等技能,可能进不了重点中学。考不上重点中学,意味着以后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这一系列后果让父母不敢放手。

一位妈妈对我说:我儿子七岁半,上二年级。他经常问我:“妈妈,有没有另一个不用每天上学的地球?”他讨厌在课堂上坐45分钟。如果他坐得不够直,就会被组长点名,受到纪律处分。他说休息只有五分钟,还没来得及撒尿。他周末要上两天各种兴趣班。

本质上,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只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在我看来,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家长或者压力,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