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拯救暴力小霸王

一起拯救暴力小霸王 「哇呜…妈妈?」又有人哭啦!孩子聚在一块就是这样,每隔一阵子就有人哭着跑出来找妈妈,通常不是被打就是玩具被抢。或许以往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你会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但如果有天你摇身一变成为了「加害者」的妈(而且是重度累犯的妈),心里恐怕又是另一番滋味了。孩子为什么会有攻击行为?是先天或后天因素所造成?有办法可以改善吗? 攻击是先天的求生工具

许多「家有暴力儿」的斯文爸比、气质妈咪纷纷跳出来喊冤,家里明明没人会动粗,孩子的攻击行为究竟是从哪学来!?

天才领袖感觉统合儿童发展中心执行长王宏哲指出,人天生就有攻击的基因,不论男女都有,因为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为了生存,许多原始的情绪必须发展出来,且一代传一代。例如,「恐惧」就是一种为生存而发展出来的原始情绪,看到危险的事物会感到害怕,进而逃生,才能保住性命;而「攻击」亦是一种因恐惧而衍生出来的求生行为。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由于这些原始情绪、行为逐渐派不上用场,甚至有时反而成为「祸端」,因此在社会化的过程里,透过后天的教育慢慢地被抑制下来。

打人才算攻击行为? 就一般人的认知而言,攻击行为是指对别人施加暴力,造成对方身体上的损伤,例如:打人、推人、踢人、咬人、拿物品丢人…等肢体动作;但其实广义来说,攻击行为还包括会造成别人心理伤害的各种行为,像是言语上的侮辱、恐吓、嘲笑…等,也都算是攻击行为!

攻击的种类 攻击不只打人才算!如果孩子有以下的举动,都算是攻击行为唷?

依目的区分

依手段区分

敌意攻击:

针对特定对象,目的是让对方受到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是一种怀有敌意的攻击行为。例如:因为对妹妹生气,所以推妹妹。

直接攻击:

对欲攻击的对象直接施以身体或言语上的伤害。例如:因为不能买零食,就骂阿嬷是笨蛋,还打阿嬷。

工具性攻击:

并不是真的想伤害被攻击者,只是以攻击为手段,目的是想得到利益。例如:因为想玩同学的玩具而动手去抢。

替代性攻击:

不直接攻击对方,而是攻击其他人或破坏物品。例如:因为被妈妈责骂,就把怒气发泄在洋娃娃或动物身上。

男孩是冲动型的动物 许多研究指出,男生比女生容易出现攻击行为,而且这样的差异大约在2岁时就已显现。

王宏哲老师认为,这和先天大脑构造男女有别有关,男生天生活动量、冲动性较高,所以相对容易出现攻击行为,罹患过动症、自闭症的比例也比女生来得高。而女生先天在情感上较为细腻,这种情绪上的复杂性恰好可以管控她的冲动性,因为容易想东想西,就不会贸然采取行动,但这样的特性也使女生较容易产生情绪上的问题,如:忧郁、焦虑…等。

此外,根据研究,男女生的攻击行为模式也有差异,男生多倾向身体上的攻击,女生则较多言语攻击。这样的差异除了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外,可能也和女生表现出攻击行为会比男生受到更多社会压力有关。

一起拯救暴力小霸王

男女教养大不同 因为男孩脑和女孩脑先天就有差异,引导他们降低攻击行为的方式也略有不同。王宏哲老师表示,当小男生出现攻击行为时,父母只要直接明白地告诉他打人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即可,可以提高音量,语调上也可较为严厉;至于女孩,由于听觉神经较为敏感,同理心也比男孩发展得快,建议用温柔的语气告诉她,被打的人会有什么感受。

˙男孩版:

“你打他,他会受伤,受伤就要送去医院打痛痛的针,他的爸爸妈妈也会很生气来找我们算帐,到时候我们都会被骂,还要赔很多钱,爸爸妈妈就没有钱买玩具给你了。”

˙女孩版:

“你知道打人会让别人痛痛吗?就像你上次跌倒流血一样,你还记得你哭了很久吗?如果你打人也会让对方痛痛、哭哭,那是很难过的事情,他可能以后都不会想再跟你玩了。”

先会动手,才会动口 由于孩子的发展是先「感觉」「动作」、后「认知」「语言」,因此一般是先出现身体攻击,尔后才有言语攻击。

1 岁半?3 岁:身体攻击为主 王宏哲老师指出,孩子的攻击行为最常发生在1岁半以后、3岁以前,因为1、2岁的孩子语言发展尚未成熟,情绪发展会跑在前面,因此当他觉得自己生气都没人理的时候,就会用动手来表达不满并发泄压力。

2岁以前,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和外界的互动也较少,虽然可能会有抢东西等行为,但实际上并没有攻击的想法。2岁以后,孩子和其他人互动的机会逐渐增加,但却仍处于「自我中心期」,凡事以自己的想法为优先,不会考虑到他人,如果想要某样东西却抢不到,很可能就会出现推人、打人之类的攻击行为。

这时期的攻击行为是以「工具性攻击」为主,目的只是想获取好处,不是故意要伤害别人。

4 岁以上:言语攻击出现 到了3、4岁以后,因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升,能够以口说的方式来反应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因此身体攻击行为也会逐渐减少,王宏哲老师认为,如果孩子到了3、4岁还有伤害别人的行为,父母就要积极地介入矫正,以免养成习惯,将来到了幼儿园引发更多问题。

4、5岁以后的孩子,通常已经能够清楚地使用语言与他人互动,也愈来愈了解行为的意义,对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开始有了自己的解读,所以「言语攻击」及「敌意性攻击」将会出现,会配合语言、刻意想让对方难过或受到伤害。

攻击行为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学龄前的孩子在面对冲突情境时,反应一般比较直接,也较不懂得与他人沟通协调。但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同理心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能够理解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与其想法、感受,配合上更高层次的认知及语言能力来解决问题,攻击行为就会愈来愈少。

反对暴力,爸妈出招?

虽然大多数的攻击行为只是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过渡现象,会随着宝贝长大而渐渐消失;然而,仍有部分孩子的攻击行为会长期持续下去,甚至愈演愈烈,因此,爸比妈咪必须随时留意孩子的状况,对其攻击行为给予适当的处置与教育。

慈父慈母养出暴力儿? 在「爱的教育」意识抬头的现今社会,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越来越温柔,甚至到了父母不打孩子、孩子反过来打父母的程度!?我就曾亲眼目睹一位妈咪在替小孩换衣服时不小心拉扯到孩子的头发,孩子立刻发飙,对妈咪又搥、又踢、又捏,这位妈咪却只是温柔地笑笑、无力地抗议著:「怎么可以打妈妈呢?」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王宏哲老师指出,孩子会打父母,大多是太宠的关系,大人可能会觉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长大自然就会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说对不起,也就作罢不处罚,但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养成坏习惯,而且越大越难改过来,等孩子打人会痛或引发严重问题时你才要他修正行为,他会觉得很疑惑,小时候可以,为什么现在不行?

不能依照伤害程度来处罚 只要抢东西或打人,就要介入处理,与制造伤害的程度无关!王宏哲老师以兄弟姊妹间的打闹为例,常见的情况是,老大把老二推倒,老二如果哭了,老大就会被打得比较惨;相对地,老二如果没哭,爸妈就不太在意,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孩子认知上的混淆,使他们产生扭曲的是非观,有些聪明的孩子会心想:「那我下次就轻轻打、偷偷捏,小心不要让弟弟哭出来就好。」由此可知,父母对攻击行为的制止或处罚实在不应依据「受害者」的反应强度而有差别待遇。

一起拯救暴力小霸王 7方法˙改善孩子的攻击行为

要避免孩子养成使用暴力的习惯,适当的教养方式可是非常重要的喔!因为纵容的态度固然容易养出暴力小霸王,但采取过于权威式的教养,甚至不时施以体罚,则会让孩子学习到用暴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王宏哲老师提出以下建议,供爸比妈咪们参考:

1. 犯错当下立即处理,大人态度必须一致 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爸比妈咪应该立即制止,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王宏哲老师指出,父母可以先将孩子带离现场,使他的情绪得以缓和,然后再试着和孩子沟通,了解事情的原委及孩子的想法,并给予观念上的引导;为避免孩子再犯,父母可视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罚,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对孩子有效、孩子会害怕的处罚方式。

举例来说,父母可以在孩子正想玩的时候限制孩子的行动,如:去面壁;或是剥夺孩子某些权益,如:孩子正想吃布丁,就用不能吃布丁作为处罚。处罚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重点是要将规则订得清楚明确,使孩子容易遵循;父母也要确实执行,避免出尔反尔、姑息,或教养态度不一致(也就是没有所谓黑脸与白脸,这点要特别注意)。

2. 使孩子明白被处罚的原因 当下进行处理或处罚的原因在于,使孩子清楚明白攻击行为与处罚之间的因果关系。特别是对两岁以后、语言能力已经发展出来的孩子,爸比妈咪处罚完一定要问他:「你知不知道刚刚为什么被我处罚?」让孩子去回忆自己做了什么不被允许的行为,他才会把规范印刻在脑海里。聪明的孩子也许过了几次就会告诉你:「我不敢了,下次我不要再打人了!」

如果孩子过于年幼,还不明白自己做错什么、该怎么做才对,爸比妈咪也可以请孩子观察其他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借此让他知道怎么样的行为才是别人心目中认定的乖宝宝。

3. 避免「以暴制暴」 很多父母在处理孩子的攻击行为时,习惯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也就是让孩子感觉到被打的痛,以为这样就能减少他的攻击行为。这种想法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然而研究结果却不是这么一回事,报告指出,父母当中只要有一方倾向使用暴力,孩子将来有攻击行为的机会就比其他孩子高出5倍!被父母体罚的孩子的确有很高的比例不敢再打成人,却很可能转而去欺负其他同龄或较小的小孩,因为他们已然从父母身上模仿了对弱者使用暴力的行为。

王宏哲老师表示,一个好行为的建立,至少要练习10次以上,但一个坏习惯的养成,可能只要模仿两次,所以父母千万要逼自己忍住不动手。那么该如何有效地教导孩子呢?首先表情要认真、姿态有架势,眼睛要正视孩子,孩子也不可以东张西望,彼此眼神要有接触,再以严肃的态度来训诫孩子,让他发现平常温和的爸爸妈妈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生气,他才会害怕、知道你是玩真的,也才会用认真的态度来面对错误的行为。

4. 让情绪稳定的教养者处理 在攻击行为发生的当下,爸比妈咪想必是又急又气,但是切记一定要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因为一旦有情绪就无法理性地处理及善后。倘若发觉自己的情绪已然失控,就交给另一半或其他比较理性的教养者去处理,才不会导致该教的没教到,孩子反而学到了你的情绪化。

5. 留意媒体的影响 除了家庭教育和天性所给予的影响外,孩子也可能从媒体上习得暴力行为,父母需特别注意一些不适当卡通对孩子的影响,因为学龄前的孩子特别容易把电视情节(虚拟环境)和电视外的生活(现实环境)混淆,尤其是一些打打杀杀的剧情,很容易带到与同侪的互动当中,因此媒体的挑选、父母的陪伴与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6. 带着孩子向对方道歉 攻击行为发生后,除了教育外,父母也要带着孩子去跟对方道歉,在此需注意,道歉除了说「对不起」,还要把对不起的具体内容明确地说出来,例如:「我刚才为了玩具打了你,这样很不应该,下次不会了,对不起。」

有些比较狡猾的孩子,可能会含糊不清、很快地将道歉内容一语带过,这就代表不是真心诚意的道歉,父母一定要确定孩子真的明白道歉的意义,而不是让他以为打了人之后只要说句对不起就没事了,这点很重要!

另外,自尊心较强、爱面子的孩子可能无法让父母马上拖着去道歉,这时也不要强制执行,免得孩子更拗、更不愿认错,可以先行隔离,让他冷静一下,过一段时间再带他去道歉。

7. 奖励好的行为改变 当孩子的攻击行为消失,爸比妈咪也别忘了给予奖励,才能达到增强、保持良好行为的效果。例如,你的孩子每次到朋友家都会打对方的小孩,今天竟然没动手,两个人还很和乐地玩了一段时间,这时候就可以奖励他们:「你们今天都没有吵架耶,两个人都没有哭,走?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吧!」

王宏哲老师提醒,很多家长常犯的错误是,认为孩子坏的行为要处罚,好的行为则是应该的,忽略孩子为了改善行为所做的努力,其实,没有任何好的改变是应该的,父母应该抱持这种心态,随时为孩子加油、鼓励,孩子的表现才会越来越棒喔!

王宏哲 现任:天才领袖感觉统合儿童发展中心执行长 学历:国立阳明医学院脑科学博士班(研究进修) 经历:纬来「姊妹淘心话」常态专家来宾、超视「请你跟我这样过」常态专家来宾、北巿保姆协会、彭婉如基金会小儿讲师 著作:《孩子的教养,你做对了吗?儿童发展专家教你轻松学脑科学育儿法》、《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儿童发展专家21堂大脑潜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