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式战斗机,性能强大为什么不到一年就退役
日本陆军二式单座战斗机中岛Ki-44‘钟馗’,盟军绰号‘Tojo’,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高空拦截型战斗机;1940年起到1944年***生产1175架。
名称由来
原定钟馗作为高空拦截战机用为了克制美国的轰炸机队,后来发现性能不足所以在乙型开始换装轰炸机用的Ha-109引擎,钟馗于试飞期间的模拟作战曾经击败川崎重工的Ki-60及德国运来的Bf-109E。战争后期也确实成为日本本土被轰炸时的防御主力。
钟馗原本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驱魔真君,专门捉鬼的,由于当时日本帝国已准备与美国开战,所以取名钟馗则有对付“米国鬼畜”之意。
设计特点和战役
1938年秋日本陆军要求制造重型战斗机的方案,要求要对付敌方轰炸机,飞行速度最快60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在400公里/小时可打30分钟空战并可在5分钟内飞上5000米,这是所谓"重战",即是重火力战斗机,设计师是小山梯,他设计时参考了德国Bf-109E但主要的设计是以一式战斗机隼做基础,其火力是机头和机翼的机枪,因此火力比只有机头机枪的一式战斗机隼要强(也因此隼被称为"轻战",即轻火力战斗机),由于采用了较大的发动机而令此机好像一条大头鱼,由于该机机翼较小以减少翼载以求高速,故采用了蝶形空战襟翼以改善转弯能力。
1940年8月试飞1941年11月正式服役,同年12月25日首次出战太平洋,战争期间主要用于日本本土防空战,当中二型乙和二型丙有用于中国战场,装备二型乙的第85战队曾驻守中国广东,1944年驻守中国东北牡丹江的二型丙曾截击过意图炸毁鞍山钢铁厂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
目前世界上仅存一架Ki-44战斗机的机翼中心段,保存在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