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问题

中国的邮政市场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发形成的以相互交换为主的“街头集市”。

改革开放后,中国集邮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大的变化是邮票市场化。集邮市场初期,广大集邮爱好者拍手叫好,预示着中国集邮事业的春天已经到来。邮市从相互兑换发展到投资,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包括1985年、91、1997年三个邮价“井喷”期,1983-84年、88-89年、95-95年三个邮价正常稳定期,1986-87年、92-95年、97-2002年三个邮价低谷期。)

今天,我们环顾邮市,已经看不到当年经常光顾邮市的集邮爱好者,听到的都是集邮爱好者对邮市的抱怨和不满。原因是中国近几年始终没能成为一个能给集邮界以公信力,服务于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市场。十年来,邮政新品发行非常无序,高价值邮票比例居高不下,邮政新品发行年年打折,邮品过度开发泛滥,各种违规行为层出不穷,市场信心荡然无存,邮政人怨声载道,市场低迷得一塌糊涂。集邮完全脱离市场,发展道路越走越窄,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不合拍,走进了死胡同。大家都觉得这是投机的恶果。但笔者认为,这是中国邮政深层次因素的必然结果,需要集邮界人士去探索和研究。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邮票发行数量与发行数量的关系

自5438+0982年6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同年8月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集邮市场开始蓬勃发展。由于500万T46“猴票”的市场价格飙升,一张面值0.08元的“猴票”从6.4元涨到2.4万元(目前为18)。在市场看好的时候,邮商、投资者、集邮爱好者迅速增加,集邮市场从1984年底到1985年初快速上涨,直至邮价“井喷”(当时小型张正常发行量在85年前的10-250万张之间)。5月24日1985,风云突变,发行了巨量的熊猫小型张(12668300)。虽然邮市过热得到控制,但邮市快速下跌降温,开始出现打折被套的局面,中国邮政第一次高潮结束。此后,中国邮政利用纪念邮票流通这一法宝介入市场,屡试不爽。自此,中国集邮市场陷入畸形发展。

为了扭转邮票市场的颓势,当时邮电部在1986年至1988年底期间,使小型张发行量恢复到平均400-500万张,集邮市场逐渐恢复稳定。紧接着邮电部把发行量从1989增加到1,增加到700-131万件。同时为了激活市场,发行量只有1.3万张红佛小型张和65438+。邮市从6月份开始,91。随着大量场外资金涌入市场,大规模的炒作使得邮市迅速进入疯狂状态,邮市爆发了第二次大规模的邮价井喷。几毛钱的印章和胶片以疯狂的速度上涨,创造了10倍到20倍的惊人增值率。当时的邮政市场人满为患,邮价一天暴涨三倍,投机之风席卷全国。之后受到发行量的打压,骤然冷却了市场热潮,使邮政市场濒临崩溃,几乎毁掉了中国的邮政市场。(1991 9月14救灾邮票发行,发行量4000万套,导致邮市再次跌破面值。随后,三年上半年,92-95小型张发行量扩大到3000-4000万张,邮市即将崩盘。)

从1995开始,邮政企业为了再次寻求市场,发行了世界乒乓球小型张(5113600)、无齿桂花小型张(567000)、无齿空鼎小型张。同时,小型张的平均正常发行量从3000万-4000万减少到1.600-1.800万,创造了1.996、65438+2月底-1.997的市场价格第三次“井喷”。邮政价格越来越高,资金越来越高。在巨额资金的追逐下,各类邮品如脱缰野马般暴涨,邮市已具规模。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成交额随处可见,市场上的资金数千亿。1997 7月香港回归中国金箔小型张50元面值也被炒到了500元的高价风光。金箔小型张发行量2000万张,香港回归小型张发行量57710000张。此后,邮市进入打折被套的局面,疯狂半年后再度转冷。

1998-1999年,中国邮政企业再次开始调整,小型张平均发行量在2400万-3200万张之间。

2000年小型张数量又开始减少,发行量在1719-2145万张之间。

2001小型张现在数量减少,发行量在1450-17万张之间。

2002年上半年,小型张的发行量为6.5438亿张,合290万张。

从2001到2002年,有少数品种被推出。(没有很好激活市场的原因:(1)由于近两年发行的小面额品种基本都是小本票和小版张,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不收藏小本票的粉丝很多;(2)小版张预约邮票附有小版张,小版张不需要;(3)年鉴中没有小型张的位置;⑷迷你窗格尺寸大,游戏不流畅,集中了行情,形成高开低走。邮政市场一直不景气。我觉得小品种应该在“小型张”和“小型张”里写文章。“小额本票、小型张”并不能带动整个包裹,但无形中增加了包裹的流通量。)

2002年5月16日,发行了300万张“世界杯足球赛”小全张,这说明上层管理再一次头脑清醒,找到了刺激法国市场的目标。但是确定邮票发行数量的科学依据是什么,邮政管理?还是邮政企业需要?不是市场?要从20多年的市场沉浮中认识科学测算邮票发行量的重要性,从中国邮政市场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邮票发行量大小的关系,逐步使邮票发行从随意性、盲目性、投机性向科学性、规范化、法制化、方向性转变。希望有多年运营经验的高层彻底改变邮市“几度萧条,一次繁荣”的畸形市场发展轨迹。但是,这个问题呢?quot内地、香港、澳门联合发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小全张”。但大陆邮政销售渠道不规范,销售价格不合理,导致市场、投资者、爱好者失去信心。邮政企业主要是赚钱,各省以“包”的形式推广,也就是“撮合”。其面值2.8元、澳元3.5元不到人民币10,再加上20元的小折扣价,还要搭配其他邮品。所谓的“一揽子”销售已经被市场所拒绝,导致价格大幅下跌,使得“一揽子”销售无法取得进展。这是标准化的吗?

二、邮票涨价、银行降息与邮市的关系: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从市场回来,以惊人的速度和实力崛起。中国邮票公司根据需要,将邮票价格由1979上调14倍,至1997。随着新中国邮票的大幅升值,它频繁调整价格,平均每年一次。其目的是保护集邮爱好者的利益,将更多的库存邮票投放市场,满足集邮爱好者,特别是新集邮爱好者的需求,根据市场供求规律确定销售价格。原邮电部规定,邮票发行一年后可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调整价格。价格调整是集邮管理中的一项常规工作。调价后,国有公司统一销售邮票,市场经营者基本参照邮票调价进行操作。反映了市场供求的客观规律,人们不仅可以看到集邮的文化意义,还可以开拓他们的增值和储蓄财富的意识。因为集邮领域的集邮已经脱离了面值,可以根据供求规律来确定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来调整价格。每次邮价上调,都发生人民银行利率下调的情况。因此,提高邮政价格往往成为引爆邮政市场繁荣的导火索。如果不上调邮价,降息市场热潮可能不会到来。银行降低利率的目的是使居民能够用他们的储蓄购买商品,以缓解商业疲软和商品库存增加的矛盾。再加上发行邮票的政策减少,产品数量突出,导致邮价一次次“井喷”。

中国邮票公司提高邮价,降低人民银行储蓄率,邮票发行数量减少,正好构成指针。箭头的方向是邮市,这是只有基础和算术知识的人算出来的。买邮票存钱比存银行升值快,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把积蓄投入邮票交易,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金融市场。20多年来,由于通货膨胀已经远远超过银行利率,人们急于寻找其他投资方式,邮票成为最佳选择,造成了邮市的爆发和邮价的“井喷”。

但1992年国有集邮公司开放后,地方公司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了不规范的管理体制。国有公司与国有公司之间的竞争,国有公司与邮商之间的竞争,不需要通过提高邮价来统一销售。各个公司的价格漏洞百出,而且是价格战。现在国有公司的交易方式失控,导致邮市一再打折。五年来,邮政价格一直没有上调,邮政市场一直不景气,一路走低,无人问津。至今没有大公司出来稳定邮价,制定价格目录和购买目录,保证投资者、集邮爱好者和邮商的利益。在此期间,银行利率从1997 10到2002年2月21连续下调了7次,利率从1997年的4.14%调整到2002年的1.71%,但始终无法顾及水深火热中的煎熬。

第三,集邮市场仍有潜力。

改革20多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全国性的飞跃。商品脱离综合计划经济模式进入市场,根据社会需要自由流通。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社会主义企业界面临的新课题。虽然我们有2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所有经验,但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仍有一个在实践中摸索和陆续推广的过程。

中国人持有6万亿元现金和储蓄存款。这些资本有两个特点:一是寻求增值;人们寻求保值。目前中国可以接受这些资本的公共场所是银行、股市、理财。但目前银行利率下调,股票有风险,居民更渴望寻求保值增值的归宿。虽然房地产市场潜力很大,但居民买房还是有房贷,不愿意投入资金,所以近期大量投入。虽然工业公司增加了价值。但是群众没有机会。85,91,97邮政市场狂潮一次又一次震撼着中国居民。20多年来,被震撼的大多是工薪阶层,现在人到中年,投资谨慎。只要国家不采取特殊措施,邮政人甚至居民对集邮投资还是有很大兴趣的。毕竟是国货“国家名片”,未来邮政市场还会继续规范。所以人们寻求保值增值的投资意向还是盯着邮票。从集邮20多年的发展来看,目前,中国集邮发展了大量的工薪阶层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妇女。如果邮票的升值能继续保持银行利率的水平,集邮者就会继续增加。在三大邮市趋势的影响下,邮票市场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现在需要的是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大众在关注中国邮政市场的未来,中国邮政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十字路口。

四、中国集邮业务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中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标志着开放的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经济将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中华民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文化和观念在今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挑战,是所有中国人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抓住历史机遇,解决各种矛盾。只有发展,才能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何规范邮政市场成为摆在中国集邮界面前的最新课题。“邮票是国家名片,也是中国人的投资市场,值得研究”,值得我们关注。但是,要规范邮政市场,就要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执法,严惩违法者。高层要依法规范邮政市场,用正确的政策开拓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市场的挑战。

我们的企业文化中有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传统。虽然中国集邮企业也提出了“培育邮政为民,提供增值服务”和“培育市场”的口号,但当前邮政企业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此相悖。违规和短期行为时有发生,集邮资源过度开放,邮品发行过多。集邮市场投资缺乏规则和秩序。有些邮商不道德,靠投机赚钱。集邮公司和邮商都缺乏集邮市场的培育,关键在于邮政企业集邮业务专项管理体制的改革。政企分开是规范邮政集邮市场的关键。总认为有些公司为了只完成任务指标,把大量的票投放到市场上,是违规的。但中国邮政企业从未改变其商业模式;第一季度开门红,第二季度儒家一半任务过半,第三季度90天,第四季度冲刺。利用行政系统获得的经济效益需要均衡发展。一些邮局(集邮公司无权)可能不顾当地邮件处理成本,大量低价出售邮资凭证,给我国集邮事业带来了极大损害,管理体制和营销策略应彻底改变。当然,市场每个季度都在变化,发展收入。如果中国品牌公司“海尔”一定要在冬季大量推广空调,不降价才怪。为什么“海尔”成了值得中国邮政研究的中国品牌“卖法”和“统一价格”,集邮也需要打造品牌。

五、中国集邮应步入市场管理,杜绝违规行为。

1.建立邮资管理系统。按照目前邮政业务的运营模式,各邮政局根据邮资凭证出售当事人取得的贴邮票收入,贴邮票收入统一从邮资票品经营公司——省邮政管理局邮资凭证管理部门——县乡邮政局支付。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低面值的问题。

2.在现有集邮公司的基础上,建设人、财、物独立的专业化集邮管理体系,开展商品市场,形成统一的商品单价,即中国集邮总公司-省级集邮公司-地方集邮分公司-县乡集邮分公司或门市部。

3.国有集邮公司经营新发行的集邮品,说明集邮品已经进入商品领域,必须作为商品从邮政系统全额购买。

4.由于集邮企业是吉特邮票的最大买家,可以说集邮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被买家垄断。有权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对特种邮票的发行提出意见。因此,国有集邮企业由于掌握了特种邮票的发行量,可以获得垄断利润,形成邮政作为集邮企业的最大股东。

5.集邮公司也可以上市,进入股市。(集邮业务是邮政的附属增值业务,因为邮政部门是邮政孵化器,孵化出来的鸡(邮票)卖给集邮公司。)邮政部门违规发行邮政新品的集邮公司等。对市场不利的,可以退货,近毁。用长远利益和信誉约束和监督发展我国大型集邮公司和集邮企业的短期行为。

中国集邮要走专业化道路,向国外发展。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邮政商人,在国内外经营邮票、集邮品和集邮设备。有些经营一类:如特许早期票,首日封,小型张等。集邮爱好者可以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找这些邮票商,满足自己的需求。有的资金雄厚,生意做得很大。比如:日本邮政,美国环球首日封公司。他们有成千上万的固定订户,他们花很多钱环游世界为他们的顾客购买珍宝。他们每年花很多钱做广告,举办邮展等等。中国集邮必须大力发展专业化公司。目前,一些邮政商家专营明信片、小型张、邮票、邮政信封等。目标专业化管理让客户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邮品,让经营者掌握专业邮品的采购、销售、储存之道。中国现有的邮政企业应该成为邮票产品的孵化器,为集邮爱好者服务。中国邮政企业应该借鉴国外的宣传,拿出一部分利润用于邮政协会的发展,培育市场。

中国邮票要走向世界各国的国际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国集邮水平,进入国际集邮经济大循环。一是要发展中国的大集邮公司;第二,大力发展中国邮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如何进入世界市场,我们才能将自己的集邮产品向许多方向推出,并引进其他国家的集邮产品。中国邮票国际化的主要措施是开放国内邮票市场,宣传国内外集邮市场,为邮商、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提供一定的条件,多渠道发展邮票进出口业。然而,中国集邮业彻底走出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低谷,进入浩瀚的海洋,期待中国邮政业真正的春天。希望中国集邮界早日驶向全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