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est, bishop, clergy有什么区别?

priest:神父

神父(Father),即神甫,司祭、司铎的尊称。介于主教与助祭之间,属七级神品。是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宗教职位。千百年来只有男修士才可担当此职位。天主教的神父终身不可结婚,而东正教的神父可以在晋铎前结婚,但主教只能在独身者中挑选。 神父[1]的工作 神父除了要主持弥撒及婚礼外,为垂危者祷告、告解甚至驱魔也是神父的职务。 司铎的首要任务是: 1.“服务圣道”----“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 2.“服务圣事及圣体”----天主藉著司铎的手在教友生活的不同光景中圣化、坚强他们对主的信靠。 3.成为“天主子民的领袖”----就如基督一般地“他来不是为接受服事,而是为服事他人。”以百般的忍耐和各样的教训,去反驳、去斥责、去劝勉。 成为天主教神父的方法 要找修院/堂区/资深神父,定期会面,给予指导,分辨圣召分辨, 若要成为教区/修会神父便分别要向教区修院/修会申请。 若申请被接纳, 教区---->修生 修会---->初学生----> 发初愿后成为修会会士(修士/修女) 然后接受灵修、神学、哲学、牧民、人格等培育,一般7年 之后,向主教申请成为执事(DECAON)。若主教批准,由主教授予执事圣秩,祝圣其为执事。 经过约1年过渡期,再向主教申请成为司铎(神父)。若主教批准,由主教授予司铎圣秩,祝圣其为司铎。 神父的种类 神父有两种:服务教区的和属于修会的。

bishop:主教

主教是天主教会的高级圣职人员,由教宗任命。主教(英文 bishop)此词源自希腊文“episkopos”(επ?σκοπο?),即“epi 由上往下”及“skopos 观察者”,意为“监督”(overseer)。依据初期教会的传统,祝圣主教代表授予圣职圣事的圆满性。主教即是藉著圣神被祝圣为教会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义的导师及圣职敬礼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会,指耶稣基督派遣宗徒继续实行他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纪末、第二世纪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辅理主教(英文 auxiliary bishop),指没有继承权而辅佐教区主教的主教。 助理主教(英文 coadjutor bishop),指有继承权而辅佐教区主教的主教。

主教的礼仪服饰为表明主教的职务与地位,在礼仪中,均有特别的标志:礼服、高冠、权杖、权戒、小圆帽。礼服——因著身分层级不同,颜色就不同。 (1) 教宗:著白色,又称白衣主教。 (2) 枢机主教:著红色,又称红衣主教。 (3) 总主教、主教:著紫色,又称紫衣主教。 权杖——权杖是主教的牧杖,代表他的地位与牧灵职责。主教在主持礼仪时均可使用权杖,唯使用时需头戴高冠,两者同时使用。举行***祭时,只有一位主教可用权杖。在自己所管辖的教区中,可使用权杖;在本教区外,则必须有该区主教许可才能使用。拿权杖时,权杖上端圆形会朝向教友,或朝向要祝圣的物品。材质上有镀金银,或用木材制成,镶嵌装饰,下端较尖,上端为半圆或整圆形。教宗保禄六世改权杖为十字苦架,有的主教也跟著改变。权戒——古代民族皆戴戒指作为印章,以签合同;又戒指亦象徵职权,所以主教的权戒是职权与盟约的记号。今已不用戒指在公文上盖章,但在祝圣主教礼仪中还有授权戒一事。一般教友向主教敬礼时,会亲吻主教的权戒;不过,这习俗已渐消失。权戒的装饰有宝石、图案等,多为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习惯。经近代几位教宗的倡导后不再有宝石图案,与一般常人所用的戒指一样,但稍宽些。高冠——高冠即主教的法冠,於举行礼仪时,穿上祭服后,加戴的帽子,它是由两片三角瓜子形的硬布料所组成,铺以金丝或饰以宝石,高约三十公分,后边有两条飘带,垂在背后。高冠象徵主教们的勇气及斗志,不怕艰苦,任劳任怨,带著神父及教友,走向人间一切黑暗与罪恶。一般主教坐在宝座、讲道、降福教友、游行时,均戴高冠。小圆帽——小圆帽的来历与剪发礼有关。梵二大公会议礼仪改革以前,进入圣职的第一步是领受剪发礼,主教在被选者头顶上,剪一圆圈,故戴小圆帽以御寒。经演变,小圆帽就成为礼仪服饰。现在剪发礼已取消,主教仍保持带小圆帽的习惯;此外行礼时,在高冠之下,可戴小圆帽。小圆帽只在圣体前才应脱下,所以拉丁文称之为「只对天主脱下」。因此,在念全部感恩经及明供圣礼前,主教应当脱帽。

clergy:神职人员

神职人员就是在各种宗教中为信仰、膜拜对象服务的人员。目前已知的神职人员有:教宗,主教,司铎,牧师,神父,方丈,拉比等等,

天主教神职人员主要指主教和神甫,均为男性,须保持独身。主教是教区的主管负责人,其神品(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教阶品级,分为三大级:司牧即主教、司祭即神父、助祭即六品执事)译作“司牧”,具有祝圣神甫的权力。神甫受主教的委托,负责主持堂区的传教工作,其神品译作司铎(或司祭),神父为其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