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谁有关于母亲的感人故事?
孟母(?~前317)孟子的母亲zhǎng(ǐng),战国时邹人。她勤俭持家,锲而不舍,养子从慎,励志从诚,奋发有为,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懈怠,不仅成就了孟子,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整套教案。她自己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名垂千古、广受尊敬的模范母亲。李玟的故事被平民百姓传颂,学者们称赞她的传记,达官贵人和蒙特梭利后裔为她建了一座纪念碑。后人把她和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岳飞的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欧穆列为母亲典范,号称中国“四贤之母”,位列其中之首。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最早有记载的是韩婴的《韩诗传》和刘向的《列女传》。据记载,孟子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母不仅细心关注儿子日常生活的冷暖,还煞费苦心地用“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来提升儿子的人格。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格基本上是在六岁之前形成的,从那时起就根深蒂固了。六岁以后,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自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会让已经完全成型的脆弱的人格模式遭遇到强烈的考验。这个时候就是“染了淡,就是淡,染了黄,就是黄”,环境很重要。起初,孟子住在邹城北面的马鞍山脚下,附近有一片墓地,到处都是山脚下的坟墓,不时可见葬礼。村里的孩子追逐嬉戏,三五成群模仿大人的礼仪,玩着丧礼的流程,孟子也参与其中,有时还抢别人的果子吃。孟母突然发现他聪明听话的儿子受到了恶劣环境的影响。为了给儿子找到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孟母开始了漫长的搬迁活动。几经周折,孟母子从富村搬到城西的庙湖营村。这里是一个“日中市场”交易市场。新房毗邻市场,远近的人都来市场交易,讨价还价,带着自己的土特产。市场上到处都是商人和拍卖,对孩子们来说相当有吸引力。而且他的邻居是个杀猪的屠夫,于是孟子用泥做了猪,模仿邻居的样子用竹片杀了,沿街叫卖,学会了斤斤计较。孟母感到不安,再次感动。孟母不希望她的儿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她不在乎他的儿子被资产阶级追逐利润的精神所感染。她必须选择一个适合他成长的环境。第三次,她把家搬到了县城南关的龚雪。龚雪附近经常有学者进进出出。优雅的风韵,从容的神态,优雅的举止,循规蹈矩的举止,对附近的居民,尤其是初来乍到不认识人的孩子,产生了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龚雪,他们经常聚集在大树下练习撤退和撤退的礼仪。这是一个庄严的场景,孟母从远处看非常高兴。她由衷地感叹:“。并送孟子到学校宫中读书,留下了“三迁择邻”的美谈。“孟子有天生的灵性和智慧,但也有普通幼儿的贪玩心理。起初,孟子对学习很感兴趣。时间长了,他厌烦了,经常逃学。孟母问孟子:“你学到什么程度了?孟子回答说:“还没有学会。””孟母非常生气。他拿了一把刀,当着孟子的面,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剪断。就在孟子惊讶的时候,孟母说:“你弃学如我剪织布机上的线。这种布是用线织成的。现在,如果线被剪断了,布就不能织了。君子读书是为了成就功名,可以通过提问来增长智慧。经常逃学怎么有用?你今天不好好学习,反而懒于修身。以后不能远离灾难,就做一些苍蝇狗都贪的事情。以后不做强盗,就做奴隶!”孟母用“破织”作为“退学”的警示,指出做事要有恒心,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半途而废,后果很严重。“破织隐喻”的一幕,在孟子的小心思里留下了既惊讶又恐惧的鲜明印象。从那以后,孟子一直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孟母知道一个人应该诚实,并特别注意在日常琐事中培养孟子的守信品格。俗话说“言必行,行必果”,她知道榜样比言语更重要。孟家还住在庙湖营村市场旁边的时候,东边有人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当时正忙着,所以他随口说道,“给你!“孟子很高兴,等着吃肉。为了不违背对儿子的承诺,尽管家里困难,孟母还是拿钱从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好好吃一顿。”“杀海豚不欺子”,造就了孟子“仁义礼智信”中的“信”字。更能体现孟母教子智慧的是“孟子成妻”的故事。一个夏天的中午,天气非常热。孟子的妻子田一个人在屋里织布。由于难以忍受的炎热,她脱下了外套。这时,孟子推门进来,看到妻子衣冠不整,非常生气。他认为妻子不礼貌,想和她离婚。孟母知道后,斥责孟子说:“礼仪规定,进门要先问屋里是谁;上课的时候,发出声音;当你进入房间时,往下看。这是尊重别人的隐私。而且你没有遵守礼仪制度的规则。你没有先敲门也没有发出声音就走进来了。当你要求别人有礼貌的时候,你首先要尊重别人。如果是自己先无礼,怎么反而怪别人?”孟母的话说服了孟子,孟子深感惭愧,打消了休妻的念头,并向妻子道歉。这就是孟子成妻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好地表达了曾子在《论语》中“一日三省”的思想。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做好自己。孟母的言行形成了孟子严于律己的性格。这种品质体现在“五十步笑百步”、“人会侮辱自己,然后别人会侮辱自己”等言论中。孟母一生努力工作,身体非常硬朗。他没有放松对孟子的关心和监督。孟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赡养母亲,除了周游列国,也不忍心为了更大的发展而远离故国。虽然齐宣王赏赐孟子高薪养廉,但他拒绝实施他的仁政。孟子不贪荣禄,只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孟子的理想归宿是宋国,但为了养母,一再推迟。时光飞逝,三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孟母已过古稀之年,孟子已近知命之年,终日唉声叹气,郁郁寡欢。孟母问其所以然,并告诉儿子一句千古名言:“礼对女人的要求无非是做饭、温酒、扶公婆、缝衣,所以只能管闺房内的事,不能过问闺房外的事。女人既要善于专制,又要尊重三从之道。所以女人年轻时服从父母,婚后服从丈夫,死后服从儿子。现在你成年了,我也老了,你尽你的义,我尽我的礼。“三言两语就把孟子的思想一扫而空,于是孟子再次周游世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欢迎。可惜当他的儿子骄傲时,孟母视而不见。在他的家乡——马鞍山下葬的时候,曾经的邻居都在路边争相祭奠,心情无比悲痛。作为一个女人,孟母的伟大不仅仅在于“精五味、守酒、养姨、缝衣”和“三从”,更重要的是她能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孟母的教子有着深远的影响。早在西汉时期,韩婴就用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歌的意义。在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门术语。东汉女史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作家左粉也曾作《孟母颂》。南宋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引用的第一个典故是“从前孟母择邻,子不学,破其机”。这种盛行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修改补充,但孟母三迁破机教子的故事始终高居文章榜首。山东督师钟华民称赞:“子之圣,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妻教子,志在孔子。自古唯一人。”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极力将其塑造成符合自己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多次加封,直到乾隆二年(1737),孟母被封为“范宣贤夫人,国之末”。孟母死后,他和孟子的父亲葬在邹城以北25英里的马鞍山脚下。后人认为孟子成名是因为孟母的教子三迁,所以这片林地被称为“孟母林”。孟母东临蒙自林,占地578亩。满山遍野都种着圆柏,古树茂盛,坟茔沉重。已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孟子的故乡邹城,至今仍有供奉孟母的地方,如马鞍山的孟母墓、傅村(建国后划归曲阜)的孟子故居、孟庙的孟母堂、庙胡营的三运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