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脑的水有多深,从单纯做程序到玩家作弊?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超脑的看法。再吸引人的节目,再吸引人的选手,终究只是综艺节目。真正有脑子的人,大概会在中科院内部的高等院校和智库工作,而不是遵从主办方的意愿,达到舞台效果,争夺所谓的脑力。

其实有些人是来给超脑计划镀金的。镀金的深刻人物是第一期的何猷君(赌王何鸿燊之子),戴着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金融硕士帽子,然后伴随着赌王的音乐出场,似乎是对何猷君镀金舞台乃至升级名人效应的一种背书。

当然也有一些真的很优秀的人才打算攻击脑王(什么高智商俱乐部成员真让我大开眼界)。然后,剩下的人只是来这里参观表演的。

那么,我们看到的专家评委和观众存在的意义,就是把一个通俗易懂的规则,展开成只有他们自己能看懂的长句,表现出题目有多难,选手有多强,让普通人一次次惊叹,进而吸引观看流量,最终达到节目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先说超脑。其实大部分使用记忆法的选手都是依靠长时记忆,甚至提前接触比赛内容。当然,余并不是个例。每个人都会提前一个月或者几个月记住。

不过,我就是用这一招来PK的。水哥对助记术毫无兴趣,也不屑于使用,被拒绝为明星选手。水哥心里不满意,现场粉丝也不满意。事件经过一段时间的微博发酵才出现在台面上,让大家知道。

与此同时,节目组里各种表演过奇迹的选手都采取了提前记忆的招数。玩家和教授在电视机前强调的是他们使用的视觉和空间能力,而不是谈论他们之前设计的记忆编码能力。

对于大部分想在台前露脸、秀技术的选手来说,他们不会在意科学,只会在意节目包装后能否提升个人表现。比如微博里增加了多少粉丝,然后跟着自己的名气开一个高价的记忆培训或者其他技能课程,任性的割一波韭菜。

这似乎让我想起了在学校的日子里,学校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催人泪下的演讲,让学生和家长们痛哭流涕。最后,演讲结束后,他们进入正题,开始卖书。

然后,再来说说节目组。这些节目的工作人员甚至背后的老板都知道这有多棘手,他们也不在乎。拍《超脑》或者《非诚勿扰》之类的综艺节目对他们来说都一样,只要有收视率,让他们得到利益回报就够了。

只要有收视率,有赞助,就不在乎什么崇高的科学。在节目组眼里,坐在那里的教授,包括记忆玩家,都是节目的包装效果,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让节目更出名。

同时,那些记忆玩家当然愿意为了利益而表演。节目火热的时候,节目组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控制选手,转而设置外观完美的道具作为包装项目的核心。说实话,这种做菜也很违背观众对科学的尊重,似乎直接把观众当成了赚钱的蒙面利器。

还有一点值得说的是,超脑邀请他的时候只看学校,海外名校优先考虑海归,比如帝国理工、新加坡国立大学、滑铁卢大学,其次是国内几所顶尖大学,比如清北复旦等等。

然后节目组用一些小游戏来忽悠观众(印象最深的是何猷君那期的数字华容道),让观众觉得不愧是名校生,真的智商很高。那么,他们真的智商高吗?只是节目组在给节目预热,后面的套路也在逐渐升级,能骗的套路也在升级。

其实我觉得大部分观众学历都不是特别优秀。学历高的谁有闲心看超脑?这种节目的播出,无非是让一群观众产生一种自发的崇拜。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节目的定位还是挺好的,可以让很多人向往名校,成为精英,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