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为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
到17世纪,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地方封建贵族权力很大,甚至中央政府的权力也经常被大贵族操纵。当时荷兰和英国已经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其他先进国家也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俄罗斯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1682年,一个刚满10岁的小沙皇登上了极点。他就是彼得·阿列克谢维奇·罗曼诺夫(即彼得一世),俄国罗马诺夫王朝的第四任沙皇。
他刚即位时,由于年纪小,由同父异母的妹妹索菲亚摄政。彼得和他的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区的preobrazhensky村。他从小就喜欢军事游戏。他把朋友们组织成了两个军团,普列奥布拉兹金斯基和谢苗诺夫斯基,整天在村子周围的绿树中修筑泥堡,练习攻防战。彼得还在他祖父的遗物中发现了一艘小帆船。他和他的朋友们喜出望外,急忙跑到河边去学航海。后来,他们只是把船开进了宽阔的贝尔维尤湖。
七年后,彼得长大了,他的游戏士兵变成了两个训练有素的警卫。索菲亚开始感到恐惧,煽动射击军造反,密谋杀害彼得。彼得事先得到消息,躲在一座围墙坚固的修道院里。他的两个警卫和一个射击团立即开车到这里保护他。随着越来越多的贵族和军队转而支持彼得,索菲亚最终失败,被关进修道院。彼得开始管理自己。他决心向西方学习,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先进的强国。他告诉人们打开通往西欧的窗户,让西方的风吹进俄罗斯。
彼得急于打开通往黑海的出口。1695年10月,他亲率三万大军进攻土耳其,企图占领亚速海。但由于当时俄罗斯没有海军,无法切断土耳其的海上补给线,在这场战争中失利。彼得没有气馁,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组建舰队,然后从陆路和水路进攻土耳其。土耳其战败讲和,亚速海落入俄罗斯手中。
然而,这场战争也暴露了俄罗斯的弱点。彼得深感仅靠这种实力很难战胜其他强国。他决定派一个代表团去西欧国家。1697年,考察团出发去西欧考察了近一年。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作为一名中士和他一起去了。考察期间,他对西欧的先进科学技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为了掌握造船技术,他还在荷兰奥尔丹的一家著名造船厂做普通木匠。但他高大的身材和超人的气魄很快让人认出他就是彼得一世,于是,彼得悄悄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在最大的造船厂之一当了4个多月的学徒。后来,他去了美国一家造船厂学习造船理论。在业余时间,彼得总是参观手工艺作坊和博物馆,拜访著名的专家和学者,并雇用一些人在俄罗斯工作。在伦敦期间,他还视察了英国的国家制度,参加了议会会议,甚至还参加了王宫的化装舞会。彼得像一个勤奋好学的小学生,对西欧的生活、文化和科技有着认真的理解和学习态度。他总是在寄往莫斯科的信上加盖印章。印章上写着:“我是一个求教的学生。”
本来彼得打算在西欧待很久,但后来从中国传来消息,索菲亚又在策划叛乱,他不得不赶回莫斯科平定叛乱。195叛乱者被吊死在诺德维希修道院索菲亚卧室的窗外,数千人相继被处决,索菲亚被迫成为修女。
平定叛乱后,彼得开始在俄国进行全面改革。他集中精力发展工业,开办手工业作坊,并向作坊提供贷款和充足的劳动力。到他去世时,俄国手工业作坊的数量已经从20个增加到240个;生铁产量从1700年的15000普特增加到815000普特(1普特等于1638公斤),开始出口国外。彼得还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招募大量农奴挖掘运河,修建贸易港口;为了保护国家的工商业,还下令“凡中国能生产的产品,一律提高关税税率”。
彼得重视文教改革,设立工程学校、航海学校、炮兵学校、造船学校、海军学院等专门学校,派遣留学生到西欧学习。他还创办了博物馆、图书馆和剧院,并创办了俄罗斯第一份报纸《新闻》,由他担任主编。
彼得采取坚决措施,废除了一切陈旧、无能、臃肿、混乱的政治机构,设立了9人枢密院和9个中央机关委员会(后来增加到12)。他还废除了大主教的职位,设立了宗教学院来管理宗教事务,使宗教从属于国家政权。把全国分成八大州,五十个省,地方政权完全属于中央。
彼得努力改革军队。建立兵工厂,造船铸炮,改善军队的武器装备,在军队中首先使用马拉火炮车,要求军队各级指挥官在近卫团和专门学校接受正规训练。同时扩大征兵,建立了拥有130兵团和20万士兵的强大陆军,以及拥有48艘战舰和数艘小船的海军。
在改革过程中,彼得深感按家世选官的制度腐败,决定打破这一旧传统,按能力任用各级官员。这项改革把一些出身卑微的人提拔到了政府的重要职位。彼得的第一任司法部长雅库曾斯基童年时当过猪倌;他信任的大臣、陆军元帅西科曾经在莫斯科街头卖肉包子。
彼得的改革很有成效,俄国变得富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也增加了。从1700到1721,俄国在北方与瑞典进行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目的是从瑞典手中夺取波罗的海。瑞典也是欧洲军事强国,要打败它并不容易。1700年,俄军在纳尔瓦和瑞典打了第一场硬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一年后,彼得重整旗鼓,再次进攻波罗的海沿岸的瑞典要塞,占领了诺特堡、尼森山茨堡、纳巴尔等城市。后来俄军打了很多胜仗。1721年,双方签订和约,俄国从瑞典手中夺走芬兰湾和里加湾沿岸的土地。
彼得正竭尽全力夺取波罗的海。1703年,“北方战争”取得初步胜利后,彼得在涅瓦河入海口附近的科特林岛修建了克郎斯塔特要塞,同时在叶尼萨里岛建立了彼得-保罗要塞。彼得-保罗要塞位于涅瓦河和涅瓦河的交汇处,控制着通往波罗的海的航道。彼得选择这个地方作为未来的首都,使它成为真正的欧洲之窗。他驱使成千上万的农奴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在这些荒岛上建造房屋、宫殿和堡垒。1713年,新首都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为了炫耀自己的成就,彼得以自己的名字给这座城市命名为彼得堡(现在的列宁格勒)。不久,彼得下令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
172110年6月,俄罗斯枢密院将“伟大的皇帝”和“祖国之父”的称号献给彼得,俄罗斯正式更名为俄罗斯帝国。彼得有远大的抱负。在东方,他派兵侵略了额尔齐斯河上游的所有土地,还梦想打到中国的长城脚下。但是,当时的俄罗斯还没有这么大的实力。俄国侵略军被堵在亚梅舍夫湖,被中国的准噶尔军消灭。
彼得的改革和多年的战争真正打开了通往欧洲的窗口。但受益的是大商人和贵族地主,而人民则承担了改革和战争的全部负担。重税和杂税压在他们身上。俄罗斯社会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彼得统治时期,阿斯特拉罕、顿河哥萨克、巴什基尔发生过几次大规模起义。所以,俄罗斯通往西欧的窗口是用人民的血泪打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