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如何庆祝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7日,彝族各村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天地,祭祖,驱邪,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各村都会宰杀牛羊,集体分享,并准备酒肉祭祖。选择祭坛,以传统方式取火,诵火祭祖。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每个家庭都聚集在祭坛的圣火下,举行各种传统节日。男生要模仿传说中的阿提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模仿传说中的阿什,穿着漂亮的衣服,撑着黄油伞,跳着“Doloho”和形体舞。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种。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在这一天夜幕降临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举着火把跑来跑去。最后,人们将火把聚集在一起,形成巨大的篝火,快乐的人们聚集在篝火周围尽情地唱歌和跳舞。
火把节是云南民族村寨除泼水节之外的一个品牌大型节日。每年火把节期间,景区都会推出一些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本届火把节在保留“火祭、巡游、斗牛、火把节、激情火炬嘉年华”等原有活动的基础上,还特别邀请了彝族哑巴表演队、白唢呐乐队、斗羊队,进一步丰富和打造了“精彩火把节、经典火把节、欢乐火把节”三个时段。
同时推出了“火把节选美大赛、纳西东巴火祭、火炬手跳比赛”等新项目。除了少数民族堵门敬酒迎宾的强大阵容和彝族花腰歌舞、三道红、大山仙等乐器的伴奏外,还有精彩纷呈的牛王争霸赛、打羊比赛和激情四射的彝族火祭仪式,完全还原了民俗风情的风味,让游客感受到众多少数民族的激情,体验到独特的狂欢活动。
扩展数据: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0年8月4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数千人身着节日盛装,跳起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拉开了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序幕。凉山彝族火把节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是中国十大民俗节日之一,四川十大名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2010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百度百科-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