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运动会
小时候家里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唯一像样的家电是百花牌收音机,它是我的好伙伴,一直陪伴我成长。每天中午放学回来,我总是尽量呆在收音机旁,收听中午的评书:《隋唐演义》、《岳家将》、《杨家将》、《三侠五义》...经典的评书,让我着迷;晚上写完作业,早早躺在床上等晚上的广播剧,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除了《红楼梦》,其他三部名著我都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读”出来的。若干年后看电影《卧虎藏龙》时,才知道这是小时候听过的玉龙的故事。
小时候,收音机不仅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在我小小的心里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让我知道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后来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这和听广播有直接关系。
听书和看书的区别。
用耳朵接收信息的大脑和用眼睛接收信息的大脑显然有很大的不同,两者各有利弊。
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快捷,不容易受条件限制,可以解放我们的手和眼,可以边工作边听书。另外,朗诵者情绪饱满,感情丰富,有代入感,容易激发我们的兴趣。而且听书不受识字量的限制,即使是识字不多的人也不会影响听书。但是听书是一个被动的阅读过程,跟着别人的阅读节奏显然不利于我们独立思考,容易忽略细节。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根据文字自由发挥想象力,给人一种和作家对话的感觉。而且看书的时候可以边看边做读书笔记,为以后的写作和深造服务。阅读是我们主动接受他人知识的过程。相对来说,可以更集中,收获更多。但是看书要花更多的时间,远不如听书方便快捷。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听书适合粗读,阅读适合细读,两者各有利弊。只有读书,才能让它们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
对于孩子,可以从听书开始,让孩子慢慢对书产生兴趣,然后引导孩子走向真正的阅读之路!
作为一个没有孩子的半职业学者,我对亲子阅读有一些独特的看法。或许你可以参考一下。
01为什么孩子要听书而不是看书?因为这个公式
所以按照这个规律,孩子肯定是愿意听书的。因为读一本书,你可能不知道所有的单词。
02听书和看书的区别在于是否读完整本。
除了听网上买的书,父母还可以给孩子读书,这也是一种家庭陪伴。
听书和看书是不一样的。一切都很好。听书,文字振振有词,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读书,图文结合,动态游龙。
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亮点:对于孩子来说,整体听书不如看书。
然后,从孩子接受的角度,谈谈两者的区别。
听书刺激耳朵,看书刺激眼睛,听转化为说,读转化为说和写。
听得多的孩子更会说话,他会用嘴说出听到的话。表达过程中会有一些即时词。看的次数多的孩子,因为听的速度没有自己快,刺激耳朵并转化为文字的机会就少。当然,认真阅读的孩子在心里默读,也能很容易地翻译成口头表达。另外,多看的孩子更容易转化为书面表达,也就是写作。我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第一,文字本身是实体的、视觉的,看多了更容易转化为笔迹。但是听就不一样了。听是听得见的,但看不见的。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会说词汇的孩子,但是被要求写这个单词的时候,他有时候却不会。听由声音控制,看由文字控制;第二,听书的特点往往是稍纵即逝,很少回过头去听一个字或一句话,这和读书完全不能比。读书的过程就是看到好的字好的句子就能多留一点。如果你想重温一段精彩的话,可以把它倒回去。另外,读书最大的好处是更容易做笔记,写即时读书笔记,或者停下来系统思考。
孩子小的时候,读、写、表达文字是很重要的。这是关于阅读的。听书易认音不易读形,至少对孩子写作文不利。
所以,听的书多的孩子更容易说话。阅读量大的孩子会说和写。
听书粗糙,读书细腻,听书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读习题要集中注意力。
听书为什么粗糙?
孩子有时候边玩边听,不是很粗暴吗?孩子对文字的理解不深,声音一遍一遍的刺激,留在脑子里的不多。是不是很粗糙?听书不束缚孩子的手和眼睛,耳朵在听,手在动,眼睛在转。看起来挺方便的,但我想说,不仅粗糙,而且很不专注。不利于孩子的阅读习惯。
在我看来,读书不能走捷径,听书就是追求所谓的效率。但是我想说,家长朋友们,不要让你的孩子捡了芝麻,掉了一个大西瓜!孩子好动,如果你想让孩子在读书(听书)的时候解放双手和眼睛,他真的会天翻地覆。阅读应该是手、眼、脑的完美结合:手读或记笔记,眼读或记下字形单词,脑思考。只有这样,阅读才能真正被吸收。反其道而行之,对孩子真的不好。阅读要专注。没有专注力,一天听一本书也没用!
除了精致,读书可以精细精细,听书肯定不行,也很难做到。比如我们在读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时,一定记得小说中有一长串主角(许三观)用嘴做饭的经典段落。因为太精彩了,我们会很仔细地品味这样的段落——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好?作者的手法是什么?为什么作者的黑色幽默和节奏感如此突出?面对这样的桥,我们会停下来,就像在欣赏一场艺术表演,盯着看,砸着砸着。当然也不排除听书,也有很优秀的背诵——但是听书本身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很难直观的粉碎段落——因为只有声音,没有形状!
听书靠电子设备,读书就是读书。更多时候是手机,不可控。
最后,我想说,听书也是好的。毕竟,80年代出生的我们也是听着书长大的,我们是听着单田芳长大的。记得小时候,拿着收音机坐在大树下,听了一下午。真的很棒。那时候频率很少,不是音乐就是评书。
现在不同了。一部手机玩遍全球。孩子一开始可能是在听一本书,听着听着,然后玩游戏。听着听着,我就去看网络电影电视剧了。恐怕我一下午都不是在听书,而是在玩手机。孩子本身在学习上还没有形成自律,我们的家长把这么一个诱人的所谓“倾听工具”留给孩子。学习有效率吗?不会,玩起来很有效率!
书,书是简单的,永远像我们真正的朋友、好老师,没有花里胡哨,也没有花言巧语,但她是那么真诚的给你温暖和力量。只要你认真对待她。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我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儿子今年上一年级。从幼儿园开始,我们每天都在读书,给他读故事。幼儿园三年期间,大概有1000多本书。也正因为如此,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爱上了阅读。
这一切都从听开始,听我们读给他听。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培养阅读习惯时,总有这样的误区。他们认为,要培养阅读习惯,就得让孩子自己阅读,他们特别渴望希望孩子能尽快独立阅读。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常说,听说读写是语言能力训练的基础和开始。
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从亲子阅读开始,父母读,孩子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了阅读的欲望和热情,慢慢地自己拿起书来读。这是一个过程。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你不用担心也不用担心。只要孩子喜欢,你就读给他听。这个读给他听的过程也是有益的。每多读一遍,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都是有意义的:
1可以让我们和孩子更亲近,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2.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研究,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听力能力并没有同步发展。即使孩子能自己读,一些复杂的故事也很难理解,但他能理解,看懂自己读不懂的东西。给他读书,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3.当我们给孩子们读书时,似乎我们是在为阅读的乐趣做广告。每多读一次,就多做一次广告,增加孩子更快的体验,更容易让孩子爱上阅读。
儿子现在上一年级了,经常自己看书,但是他还是喜欢我读给他听,所以我还是坚持每天晚上睡觉前给他读故事,只要他喜欢我就继续读下去。这几年我每天都给他读书,也从来没有让他自己看书,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主动拿起书来看。虽然他不知道如何阅读,但他经常着迷。所以,坚持下去,坚持阅读,孩子的自主阅读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先说听书的好处
1.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书,但是能接受听书,所以孩子读书的方式就不一样了。
2、方便的时间地点,早上吃饭的时候,睡前。可以像大人一样在路上听书,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看书学习。
3.每本书的时间都很短,20分钟左右就可以“读”完一本书。这样,孩子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书。
听书的便利性虽然可以增加孩子的“阅读量”,但也有很多明显的缺点。
1,听书是一种快餐文化,很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社会,但是孩子的成长不应该快,而应该慢。弃用的
2.听书集中了一本书的精华,把基本的故事大纲讲清楚了,很多细节都要删掉。而且有些书因为细节和感人的描写而经典。去掉之后就失去了本来的味道。孩子听完一本书,在这里只知道书的大纲,更详细的,更值得思考的,他并不了解。
3.没有什么可以取代文字的美丽和魅力。孩子只有在文字的世界里游走,多和文字打交道,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4.读书是主动输入,听书是被动输入。读书会让人努力思考,听书不会。
听书只能触摸到一本书的表皮,不能触摸到一本书的本质和内涵。读书应该是一件慢的事情,而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
当然,我并不反对听书。我只是觉得孩子应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是不可替代的。而听书只能是一种补充。因为它终究只是听。
孩子不喜欢读书,喜欢听书。听书和读书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请允许我用身边的例子跟大家说一说。
我的小侄子从五岁起就喜欢听书。他也喜欢读书,但听书对他更有吸引力。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听书。小侄子坐车听书,吃饭听书,睡觉前听。现在他听完了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现在在听水浒传...他每次听书都很认真。你跟他说话,他根本听不到。
所以听说对于孩子来说,至少有几个好处:1,保持高度集中,不伤眼。我个人认为听书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知识的方式。
看书?如果读书时不注意良好的姿势和习惯,很容易像我一样近视。但是通过文字和图片看书,让人更有系统性、逻辑性和组织性。所以,看书和听书其实各有各的好处。
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听,父母可以考虑让他们的宝宝将来成为讲故事的人,就像单田芳和其他著名的讲故事的人一样。我觉得经常听书的孩子就有这个潜力。只要孩子喜欢,家长就要正确引导,激发更多的潜能,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
现在给孩子听书好像很流行,尤其是像绘本这样的短篇小说。首先,讲故事阿姨的声音更专业更好听,讲故事抑扬顿挫,有的还有背景音乐!
其次,听书不用担心孩子视力,听久了也没关系。最后,听书可以解放父母,在孩子听书的时候,父母可以做任何事情。
因为以上因素,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听书,孩子也喜欢听书。但是,孩子听书一段时间后,我果断放弃了。
第一,听书不能给孩子画面感。当孩子看绘本时,即使不认识那些文字,书中的图画也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孩子们会更加注意细节,
第二,听书不能培养孩子对美的艺术熏陶。现在绘本制作精良,那些得过奖的绘本都是大艺术画出来的,孩子在看书的同时,也在受到艺术的熏陶。
第三,听书不能进一步融洽亲子关系。扔给孩子手机或电脑,让孩子自己听书。这样一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就减少了。亲子阅读可以通过阅读来加深。孩子依偎在父母怀里,父母学习。多么和谐的画面。
第四,听书时,孩子不能及时提问,家长也不能及时回答。孩子听书的时候,总是在听,不会主动思考。但是看书的时候,孩子有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思考。
最后,听书控制不了速度。听书只能在别人说的地方听,控制不了进度。但是看绘本就不一样了。可以在名胜多呆一会儿,父母和孩子都可以控制速度。
所以,我不建议孩子只听不看书。
我不同意给孩子讲这件事,除非他们在听书。因为听说对孩子几乎没有感官刺激。看书可以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不爱读书,却喜欢听书,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孩子没有识字能力,只能看图说话,又想听别人说话。如果孩子会读书,还是让别人读吧,也许孩子希望父母多陪陪他。
听书和看书有什么区别?
1,听书的利弊如下:
罗胖之前曾经说过,为什么他们的课程都是音频而不是视频。因为人在做不耗费大脑的事情时,可以用空闲的大脑去听,也就是可以多用途使用。
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除了人的注意力,就是时间。很多人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为用户节省了时间,用户当然会愿意买单。
听书的好处有:它能让我们快速了解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或购买,是对书的初步了解;
听书的缺点是,我们听的时候是跟着作者的思路走的,每个人对一本书的重点都有不同的感受。换句话说,在听书的时候,你可能并没有真正听到你想听到的,同时你也会懒得去思考,而思考这件事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格拉底是很多人眼中最聪明的人,但他不喜欢别人背诵,也不迷信自己说的话。他喜欢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辨别,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2.读书有什么好处?你怎么想呢?
如果可以,一定要引导孩子积极读书,也就是读书,因为读书的好处不应该太多。
首先,阅读是很个人化的,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看,也可以从遇到问题的页面看。总之多了一个选择,会让人觉得自己在负责阅读,会更过瘾。
其次,每个人的阅读方式不同。有的人喜欢记笔记,有的人喜欢看、写、画,但阅读本身是可以优化的。用更好的方法,阅读效果会更好。
最后,读书就是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去理解。如果不同意某个观点,可以写下来,推敲,论证。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顺着作者的思路走,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升华我们的思维方法。
孩子分为很多年龄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阅读方式。
如果想让孩子热爱阅读,除了给孩子提供外部条件,比如家附近有图书馆,家里有阅读区,藏书丰富等。,父母以身作则也很重要。
有三个主要区别:
第一,获取知识的器官不一样,用眼睛看书,用耳朵听;
第二,知识的载体不同。看书主要是纸质书,主要是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听书主要是通过听书软件和音频网络。
第三,效果不一样。看书的记忆效果和完整性比听书好。双方在便利性上各有利弊。
目前听书软件种类繁多,如喜马拉雅、蜻蜓FM、懒人等,内容丰富。另外,听书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受纸质书和自然条件的束缚,这让听书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只要有一部手机,我们就可以听和学习各种知识。另外,用耳朵听书解放了我们过度使用的眼睛。所以要辩证的去读,去学这个方法。
我写过《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通过视听资料进行历史教学》这篇文章。
详细介绍了听书的利弊以及如何听书。
我通常的做法是先听书,觉得不错,再买回来看一遍加深记忆,收藏起来推荐给亲朋好友阅读。如果孩子听书,家长要选择一些好的节目推荐给孩子,不要让孩子随便听,以免浪费时间,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