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三教案

第1篇5.12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班会时间:5月12。班会地点:52班教室。

三、参与者:全班同学和班主任。

4.主持人:班主任,班长。

动词 (verb的缩写)班会主题: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不及物动词活动的目的:

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地震的常识,以及地震来临时如何自救互救和如何防震。让学生知道如何防震减灾,尽量减少损失。

七、主要内容:

1,介绍地震常识和我国地震工作基本情况;

2.让学生学会判断大地震前的前兆;

3.让学生知道地震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减震的要点;

4、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

八、形式:

展示四川地震造成人员受伤的图片和资料,介绍主持人防震减灾的尝试,组织学生就如何防震减灾进行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练。

九。活动流程参考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主持人介绍了地震常识和中国地震工作的基本情况。

3.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了解四川地震基本情况。

4.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模拟地震中逃生自救互救。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X.活动概述:

1,活动结果: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学到了防震减灾常识,了解了我国地震工作发展的基本情况,学会了在地震中如何逃生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也了解了四川地震的细节,震撼和冲击了他们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爱心。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防震减灾常识,还提高了合作互助、应急反应和资料收集的能力,培养了爱国热情和爱心。

2.缺点:

(1),班级和团队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2)在模拟地震组织学生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动过程中,秩序有点混乱,但在主持人的维护下控制得很好。

5.12第二章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一、活动时间:5-12二。地点:教学楼2406。

三、参与者:全体学生

四。活动流程

1,防灾减灾PPT演示

主持人首先通过PPT演示给大家讲解了地震和台风的概念。那么地震现场的图片无疑给了大家一个心理冲击!血淋淋的脸颊,倒塌的房屋,含泪的眼睛...太多了,心里莫名的难过。那些灾难的发生,大家都很难过,这也无形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知识测验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为了更好的了解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在主持人的组织下,全班按照座位分成四组参加知识问答。主持人通过PPT展示20个问题,各组在规定时间内将答案写在纸上。毕竟每组派一个同学把自己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答对最多的一组获得相应的奖品。这个环节很好的调动了大家的参与热情,通过团队合作让大家更加团结,也有效的让大家知道了那些简单又必要的小知识。

3.游戏链接

主持人先在黑板上画一个由四个小图形组成的框架,然后每组派两名学生参与。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一个同学听主持人的要求在特定的人像框里画画,哪一组符合要求最胜!台上的学生画的天价,下面的学生也紧张。在游戏中,大家不仅释放了之前紧张压抑的情绪,还增强了我们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看电影

在一个轻松的游戏环节后,有一部关于灾难的电影。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我们害怕灾难降临。然而灾难总是不期而至,我们必须知道如何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生动的动画和纪录片正在讲述灾难的恐怖和残酷,这需要我们知道必要的措施。

5.现场模拟

根据自愿原则,选取8名学生,分成4组进行心肺复苏术急救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是最正确的方法。那组赢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模拟这两种急救措施,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所有参与的同学都体面的开始了急救工作~ ~连班主任都忍不住模拟了一下...

动词 (verb的缩写)摘要

5.12第三章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加防灾自救技能,运用造型表现手法创作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语言介绍、视频表演、知识问答等方式,汇报上节课各组收集的灾害相关知识。,并解决进一步观察、游戏、摆姿势、讨论过程中人物动作在画面中的表达困难。同时分析内容、表现、环境、构图、色彩等绘画语言在画面中的应用,创作一幅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举办班级美术作品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爱护环境,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

要点: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加自救技能,通过分析讨论,创作一幅关于防灾减灾的绘画。

难点:通过画面更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动作。

教学方法:讲授、交谈、启发、观察和欣赏等。

教学准备:模型绘画和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首先,报告预览结果

1,展现艺术词“灾”。

2.学生汇报上节课查阅的灾害相关知识。

(1)灾害类型:PPT报告和语言报告。

(2)灾害的危害:三句半结合视频表演。

(3)“防灾减灾日”标志的内容和意义:(结合白板课件)。

(4)安全标志介绍:接题抢答。

二,探索表现方法

1.创作一幅画要考虑哪些方面?内容、动作、表情、环境、构图、色彩

2.学生最难的方面是什么?行为

3.游戏解决困难了吗?我表演,你猜:一人表演防灾动作,学生猜,分析猜对或猜错的原因。

4.木摆人:通过钟摆模型,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动作幅度越大,关节转折越明显,就会越生动。

5、教师模特绘画:

(1)动作:白板演示人物动作,讲解绘画步骤;

(2)表情:加入惊慌、紧张的表情,简单分析人物情绪通过眉毛、眼睛、嘴巴的表达;

(3)环境与构图:通过白板拖动,添加环境,调整构图;

(4)色彩:黑板展示两幅模板画,学生感受色彩的搭配和对比。

6.还有哪些「内容」可以表达?先在小组内表达防灾减灾的方法和内容,然后在全班统一汇报和交流。

第三,学生的课堂实践:

1.提出作业要求:以绘画的形式创作一件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作品。

评价标准:(1)主题鲜明突出;(2)动作生动;(3)和谐的色彩环境。

2.学生实践创造

四、展览意见和建议

小主持人主持“防灾减灾”班级美术展,按照评价标准互相评价交流,老师们点评。

动词 (verb的缩写)扩展知识传播

通过图片感受人类破坏自然造成的旱涝等自然灾害,发出关爱环境的号召,提醒人们时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