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论文三篇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作品选一
小班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期,他们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孩子占有欲很强,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卑微;有的孩子胆小怕事,羞于交流,害怕对方排斥自己,但内心也渴望和同龄人开玩笑、做游戏;有些孩子缺乏基本的礼貌常识,在活动中撞倒对方或伤害对方,甚至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因此,帮助小班儿童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他们的自我人格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益处。第一段:孩子上厕所。
在一次活动后的休息时间,一些孩子喝水,一些去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争执的声音:“这是我抢的第一个!老师,他推我!”
“不,我要第一个!”
“哇!”极大的...
原来是小朋友一起蜂拥上厕所,有的小朋友因为人多,厕盆少,要等着进厕所。但我就是不想天天等。我一进去就抢第一。其他孩子不喜欢,所以他使用了暴力...类似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几次。
小班孩子刚从家庭走出来,排外心理明显。在他们心目中,“我抢的就是我的。”“拿不到我就打你咬你。”因此,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经常会发生冲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希望通过厕所环境的创造和利用,帮助孩子们获得有意识的自我。
我们理解孩子模仿能力强,性格是小班孩子。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学习攻击性行为,也可以通过模仿学习谦逊、互助、分享和合作。《小蚂蚁搬豆子》故事中小蚂蚁们有序、团结、合作的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们,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于是我们画了可爱的小蚂蚁,一只一只的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上,高度和小孩子的视线一样高。这样,他们上厕所的时候看到小蚂蚁排队,自然就排队等厕所了。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可以数一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小蚂蚁排队,一只接一只,很快豌豆就被运回家了...?“渐渐地,我们不用每次休息都唠叨孩子:“上厕所排队,不要争。"我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已经排队了。老师,我让东东先尿尿了。"……
第二部分:小脚印让我们勇敢。
小班幼儿刚进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是从家庭来到幼儿园的,所以在生活、情感、心理上都依赖大人的照顾,所以没有安全感,特别害怕蹲在幼儿园的厕所里。有的孩子一天尿裤子好几次;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几天不排便,造成大便干燥;有的孩子因为憋大便,经常拉裤子。
如何让孩子不怕上厕所我们认为,创造适合幼儿的如厕环境势在必行。由于孩子们害怕蹲坑,我们就在每个厕所坑的两边适中的位置用环保漆画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到后既喜欢又觉得新奇,都争先恐后地踩上自己喜欢的小脚印。这样既缓解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又激起了孩子主动上厕所的欲望。而且孩子把小脚对准马桶坑边的小脚印蹲下解手就出不来了,真是一举两得。
之后,我们还试图用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形象来营造一种“厕所文化”;课后,我们也为他们播放一些简单的音乐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孩子们上厕所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抱凳子拉裤子的现象也渐渐消失了。
这一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儿童生命潜能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创造“厕所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孩子们的行为、语言和表情都在传递信息,告诉我们他们的需求、困惑和感受。诚然,生活中的小事依然蕴含着更多的教育价值,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探索。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作品选2
案例背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友好相处,学会合作。但是,在孩子的日常具体活动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冲突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让孩子从不同的出发点仔细审视问题,从而理解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理解他人的想法,然后将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理解相协调,学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克服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案例描述:
当我一天早上来到花园时,陶涛的奶奶告诉我们,这个孩子说孩子们经常打他,他哭着不想来学校。希望老师教育一下孩子,不要让他们打人。我觉得很奇怪。虽然我们班有一些调皮的孩子,但也没那么严重。但我答应了老人的要求。在一次集体活动中,所有的孩子都坐在椅子上,认真地向老师学习童谣。我环顾四周的孩子们,突然发现陶涛坐不住了。我刚想出声阻止他,却看到他伸出双手,摸着坐在旁边的新儿的脸。正在跟老师认真读儿歌的新儿摇了摇头,想甩开陶陶的手。陶涛见新儿没有反应,就伸手去摸它,然后把嘴凑在一起,想亲它一下。但是这一次新儿不高兴了,她抬起手来打陶涛的脸。他抬起头,看见我在看他。他马上流着泪说:“老师,她打我了。”我对他说:“老师看到了,打人是不对的。但是,孩子不喜欢你这样做。以后再改,好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仔细观察了陶陶的表现。我发现不管孩子什么时候摸孩子的手和脸,或者突然跑过去抱孩子,他们都不喜欢他的方式,就忍不住推他,而不是像他说的,总是有孩子打他。所以,我告诉了他奶奶我的发现。
案例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陶陶是一个小班的孩子,家里每个人都喜欢他,尤其是奶奶。小时候父母在外打工,一直跟着奶奶,孩子会满足他的要求。在班里,他语言表达能力强,情感丰富。性格也很倔强,稍有不如意,就会闹脾气。在幼儿园,在与同伴和老师的共同生活中,他有时会与同伴发生矛盾,有时也会经常在课堂上走来走去,被老师提醒...幼儿园的生活让他无法像在家里一样发号施令,他的情感和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所以他来园的情绪比较不稳定。陶陶的例子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他的一些表现,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中分辨出家庭教养环境。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孩子自我中心行为的导火索是什么。家庭教育的方式很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一个人的影响最深。父母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谨慎。看到孩子有问题,不能只是休息或者严厉批评。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问题,问题的长短和强度会取决于使用的方法是否恰当。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找到问题的切入点,与家庭同步进行教育,以讲道理为主,用正面的鼓励帮助孩子慢慢改正错误。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办法解决。老师有心,家人有心,就不会有不开心的孩子。
早在1996,2654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中就提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做人。现在小班的孩子经常会发生一些冲突,有的被别人抓伤,有的自己咬别人。那么如何看待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呢?这和他们年龄小,认知水平低有关。小班的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往往会采取最直接的方式,没商量就打你。他打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比如:人多拥挤的时候互相摸,两个人抢一个球,别人拿自己的玩具...)这也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打人不好,但是孩子之间的冲突有积极意义。专家指出,孩子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手上、脸上抓伤的痕迹就是成长的印记。只有在纠纷和竞争的交流中,孩子才能知道如何面对困难和矛盾,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希望家长能理解,帮助我们一起耐心教育。有时候,我们不应该太紧张。要问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分析孩子的对错,最后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和与人交往的方法,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玉,一块未经雕琢、未成形的玉。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有效教育,那么他们就会大放异彩。我们的老师更应该用爱和耐心去关注他们,理解他们的内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只要我们家一起配合,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作品选三
剧情描述:今天是开学第三天,小班的孩子们已经逐渐进入状态。正当我想表扬父母的合作时,杨洋和他的母亲来了。杨洋是我们班年龄比较大的孩子,但是他在家,依赖家人,对他来说很难受,所以他妈妈有一段时间舍不得杨洋,所以她越陪着他,就越舍不得放手,所以我们最后还是让她放手了。
评估和分析:
小班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来到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父母难免会感到不安。开学第一周,每天都有孩子的哭声。可以说活动室里一片哭声。父母看着这些孩子哭,是那么的舍不得,心疼。但是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家长应该放手吗?让孩子逐渐适应这个大群体,逐渐喜欢上幼儿园。各位家长,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一个转折点。孩子已经到了上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年龄,请让爸爸妈妈去吧,给孩子时间去适应。让他们通过时间的考验,达到父母能想到的目标。爸爸妈妈,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适应,才能一步步离开你的手,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所以,请放手,相信自己的孩子。
你的想法:
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看到孩子哭肯定是舍不得的。所以作为小班的老师,要想办法尽快稳定他们的情绪。于是我们用米老鼠的玩偶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及时融入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虽然开学已经三天了,但是孩子们的注意力只是短暂的。不到五分钟,一些孩子又开始哭着找父母。第一次上小班的时候,有点迷茫。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看见了钢琴,所以我在上面弹了几首歌。虽然孩子们不会唱歌,但他们至少停止了哭泣,有些人还跟着跳舞。我突然意识到,新班级的孩子们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他们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所以我们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意识到幼儿园也是他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