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刘劭的《人物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人才心理学著作,在1937年被美国学者翻译出版得到了不错的评价。而这也是我我国唯一一部被介绍到西方的心理学思想著作。而刘劭则是我国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人物志》也为魏国提供了选拔人才的理论,而这个《人物志》主要内容也是关于人才的鉴定和任用。

书中?人物?一词也就是辨析人才的意思,这本书一***分为三卷十二篇章,而刘劭认为人才的选拔首先从气质开始,并将人才分为三才和十二流品而分,而对他们分类的标准是根据材的分类进行。

刘劭认为一个理想人才首先要知道儒家思想和道家理论,只有融合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才是一个理想人才具备的特征,也就是说勤奋好学的人未必能有才,有特殊才能的人也未必通情达理,能通情达理的人未必就聪明,聪明的人未必能精通大道。

可以说才能最高的便是道,所以要成为一个理想人才,必须要精通大道,而在书中也直接体会得到。而且书中直接体现了儒家的思想,也就是他认为儒家的道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他提出理想人才,必须德才兼备。而德则排于才之首,体会了刘劭注重个体智慧的思想。

第三,他介绍分析人才,首先要看他的言谈举止。而这个也就是从神态中上分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就是从他的目光可以看到这个人是否奸邪,从他的筋骨上可以看到他是否软弱,而从他的气质上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一个安静的还是焦躁的。当然他认为根据人才言谈举止也是一个评价标准。所以刘劭的《人物志》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