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自觉于魏晋时期,直到明清,其基本的理论内核即是形神关系,以形传神。而西方绘画则偏于写实性地再现对象,往往表达重于构思,技法展示遮蔽了画家的精神表达,要透过层层物象才能体味画家深藏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美学;差异比较;写实;写意;感性;理性

中西方不同的地域环境,人文因素,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造成了中西方人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的不同,他们的思考方式,甚至审美等方面也逐渐形成了差异,这其中也包括在美学方面的差异。

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是从德国十八世纪的鲍姆嘉登开始的,在美术绘画方面,美学思想则如一条长长的纽带,始终贯穿其发展过程。

将美学思想在中西方绘画中的特点作以分析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差异。

一、意的表达,实的刻画

如果从中西方绘画的源头探究其中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绘画脱胎于工艺装饰艺术,装饰艺术的典型特质,即平面性与装饰性的审美趣味,画者将表现对象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美化加工,而非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而西方绘画则溯源于古希腊艺术。他们的艺术力求逼真、写实与理想的结合。如柏拉图所说:“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西方绘画中最本原的美学差异:写意与写实。

中西方绘画美学的这一差异,又可以从造型、色彩及构图三方面来解析。

在造型上,中国绘画美学偏于平面性,而西方绘画美学偏于立体性。中国的绘画由工艺装饰发展而来,具有先天的平面特征。相比而言,西方绘画有明显的立体性特征,画家们忠于表现物象的素描关系:明暗、透视、体积感、质感、空间感等表面性因素,追求逼真的明暗及色彩变化以及细节的表达。

在用色上,中西方的差异性更加明显。西方绘画重用色,色彩与素描一起成为在纸面上创造深度幻觉的两个有力工具。画家以物象的固有色为依据,根据色彩在光影下和环境中色相、纯度、明度的变化精准用色,表现自然化的效果,使人感觉“很像”自然。这种效果明显是具有写实主义色彩的,并且容易将观者引导向对技巧的关注而忽略了物象本身的美。中国绘画则不在个体上作太多颜色变化,更注重整体颜色的协调配合。这与其溯源——装饰艺术中对统一性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装饰艺术中讲究重复与统一的韵律,个体若变化太多则会干扰整体的统一性。因此中国绘画中着色常常依循“随类赋色”的原则,即按照物象的种类赋予颜色,不考虑它在光影和环境中的变化。这种用色方法使得大多数中国绘画都给人以淡雅宁静的色彩印象,它超越技巧直达本质,表现了中国文化对自然美的认识与品位。

在构图上,西方使用焦点透视,并遵循一定的几何美学规律组织画面。西方绘画讲究抓住瞬间的印象感觉,并以静态观察对象。这就导致了西方绘画中对透视准确性的追求,无论是平行透视、成角透视、还是倾斜透视曲线透视都要求画家对透视学的绝对把握。相比之下,中国绘画则呈散点状,移动状,没有一个明确的焦点。这与画家的观察方式是很有关的,画肖像时中国画家常无法要求人物保持静态,于是就采取动态观察法,这却使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了人事在不同侧面的特点。山水画更是如此,画家亲历游观记录,正面、侧面、背面都可取景,再将不在一个平面上的风景整合到一个画面上,更多时候甚至是凭经验自我拟合的理想山水配置。这也表现了中国绘画的写意性,强调画者对客观人事的经历与整体把握,而不局限于描绘眼前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