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ㄌㄨㄛˋ ㄧㄤˊ ㄓˇ ㄍㄨㄟˋ 汉语拼音 luò yáng zhǐ guì 同义词 纸贵洛阳 出处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晋书?文苑传》:西晋时期,左思为了写《三都赋》,搬到京师去住。他日以继夜的字斟句酌,***花了十年时间,终把《三都赋》完成。开始时并不受时人所推崇,及后皇甫谧为赋作序,张载、刘逵为赋作注,而且更获得张华的赞赏。于是,当时的富豪都争相传抄。一时之间,洛阳的纸供不应求,纸价立刻上涨。 释义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这句成语出自晋书,比喻文章写得好,大家争相阅读;也常做称他人作品杰出的称赞话。 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涨价了(见于《晋书左思传》)。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洛阳:晋朝国都。贵:价格上涨。 文学作品畅销,洛阳的纸张因此涨价。比喻著作广为流传,风行一时。 贵:不要解释为「昂贵」,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释义洛阳:在今河南省,西晋等朝代的国都。纸贵:纸因需要增多而价贵。 例句 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王先生的新书还没有出版,读者就纷纷预约,真是洛阳纸贵。 那本小说畅销各地,已经再版无数次,真是洛阳纸贵。 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出来就大受欢迎,达到了洛阳纸贵的地步。 琼瑶的言情小说在大陆印行后,一时洛阳纸贵,大家争相阅读。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形容文章优美,风行一时,人以先睹为快。 相似词 绝妙好辞,字字珠玑,妙笔生花,金章玉句,扬葩振藻,如橡巨笔,欬唾成珠,锦心绣口,一字一珠,语妙天下,掷地有声,妙绝古今,奇文瑰句,好语似珠,千古绝唱,月章星句,斐然成章,风行一时,风靡一时,人手一册,家喻户诵,有口皆碑,交口称誉,有目***赏 相反词 无人问津 相关词 洛阳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