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语言活动中有哪些应用?
民间游戏是在各地流传的生活气息浓厚、风格各异的游戏,在很多人的脑海里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在那个遥远的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有时间就和邻居朋友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空地和院子里玩跳房子、捡棋子、扔沙袋。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取材简单,不受人数、场地、环境的限制,值得传承。我园正在开展太湖儿童游戏活动人力资源应用研究,民间游戏也是这个项目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尝试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区域活动,将民间游戏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将民间游戏区域化,让民间游戏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
第一,民间游戏的区域化有利于区域活动素材的收集。
游戏素材是地域活动的基础,民间游戏的地域化使得游戏素材的收集更加容易。这些材料制作相对简单,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老师们很快就能收集到很多关于民间游戏的材料。这些材料价廉物美,很多不需要一分钱,是用现代模压玩具做游戏无法替代的。收集到的材料经过老师的设定后有目的的投入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玩耍。比如运动区放了高跷、沙袋、橡皮筋、跳绳、球筐、报纸球、纸棒、呼啦圈、羽毛球等材料。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充分利用废料。比如我们用易拉罐把他们捆起来绑起来做高跷,用废报纸做纸团和棍子,让孩子们在制作中接受环保教育,在快乐中增强体质。
第二,民间游戏的区域化有利于设置多元的区域活动。
民间游戏内容多,题材广,所以在设置区域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动作和属性进行分区。如果能分成不同的动作,活动区可以分为跳跃区和投掷区,蹦极、双袋跳、斗鸡等游戏都属于这个区域;还可以将游戏分为动态和静态游戏,如“抬轿子”、“编花蓝”、“抓七子”、“转世界”,让孩子们分组轮流干活,动作是交替进行的。
在平时设置区域时,民间游戏的设置要考虑区域之间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包括活动量大的区域和活动量小的区域、发展儿童上肢动作的区域和发展儿童下肢动作的区域;既要有练习基本动作的区域,也要有发展综合素质的区域。由于民间游戏种类丰富,题材丰富,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在设置区域活动时给教师带来了很多方便,在儿童游戏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民间游戏都可以设置几个区域让孩子自由选择。
第三,民间游戏的区域化更能体现区域活动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渐进性。
我们从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筛选每个区域要放的材料,合理安排每个区域。根据“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三个原则,放入相应的材料设置区域。
第一,目的原则。孩子需要什么,老师就要放入相应的材料。我在投放材料的时候,努力做到“考虑自己,照顾同伴,行动协调,相互配合,技能发展”的要求。
第二,层次性原则。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提供不同的素材,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和发展的欲望。比如在“语言区”,为了让孩子学习民歌《天上的七星》,我们为孩子准备了1本、2本、3本不同层次的自制书籍。能力弱的孩子可以选择第一种,看上面的图文大声朗读。能力稍强的孩子可以选择第二张填空,把空出来的部分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第三张是给能力强的孩子看的,他们可以在上面进行创作。同样的活动,层次不同,要求不同,难度不同,既能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需求,也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成功,让活动真正体现保底不封顶的要求。
第三,渐进主义原则。当孩子对某个材料已经非常熟悉,对操作失去兴趣时,老师要及时给孩子准备更有挑战性的材料,不要让材料一旦放进去就一成不变。比如你在“编织区”编织一个稻草人,就不要每次都给孩子提供半成品。你要给孩子准备一些一次性筷子、木棒、编织绳、剪刀、纸、笔等材料,让孩子绑好稻草人的骨架,画出稻草人的脸,保持他们操作的兴趣。
第四,民间游戏的区域化更有利于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民间游戏不仅能在素材的收集中体现儿童的参与性和主体性,还能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主体性。首先是由民间游戏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民间游戏迎合了儿童的特点,趣味性广泛,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并配有节奏和童谣。孩子们在唱歌的时候充满了乐趣,以至于他们总是沉浸在欢乐中。比如在“失手”、“跳橡皮筋”、“老鹰抓小鸡”、“点兵点将”等游戏中,孩子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正面的状态。其次,由于民间游戏有一定的规则,孩子们可以在玩的过程中自由选择游戏模式、准备玩具材料、协商角色、构思剧情、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发挥自己的游戏天赋。因此,儿童在民间游戏中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区域内儿童玩民间游戏的数量相对较少,进一步体现了儿童的主体性。
第五,民间游戏的区域化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比如,在拼图区摆放了转绳、拼图、五子棋、三联棋、水果棋、翻转棋等各种棋盘,让孩子在放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用脑。幼儿在玩“翻牌”游戏时,在掌握两人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改变游戏人数和规则,增加游戏难度,如变成四人玩的游戏。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第六,民间游戏的区域化更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比如各种民间乐器、头饰、衣服、扇子、丝绸、土特产、脸谱、挂图等资料都放在表演区。看到这些资料,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通过许多图片,孩子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民间游戏,开阔视野。穿上漂亮的衣服,跳舞,感受优美的旋律;舞帛扇,扭欢快的秧歌。这些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美,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7.民间游戏的区域化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观察和探索。
科学区可以放上纽扣和纸板做成的蜂鸣器、泡泡器、线框缠绕、空竹、万花筒等游戏素材,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操作或询问家长老师找到答案。比如用什么材料让蜂鸣器更响?用什么形状的起泡器吹泡泡比较容易?为什么吹出来的泡泡五颜六色?老师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万花筒,在制作的过程中给孩子讲解万花筒的原理,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会观察和探索。
八、民间游戏的区域化有利于促进家庭教育。
在收集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与父母沟通,搭建家庭沟通的桥梁。在活动室的一面墙上,我们展示了儿童在民间游戏中的活动照片和观察记录,让家长了解儿童地域性民间游戏的表现;有时会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老师、学生、家长就像一个大家庭,融为一体,其乐无穷。自从我们开始民间游戏,一些孩子把我们的民间游戏带回家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玩,一些和邻居的朋友玩,让大家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地区活动要丰富多彩。教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广阔的活动空间,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活动机会,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自由探索和玩耍。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取材容易,大多可以分组进行。基于民间游戏的特点和儿童活动的需要,开展民间游戏的地域性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园区实施的时间不长,如何让民间游戏更好的区域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来讨论和研究。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自强精神,发挥孩子的潜能,展示孩子的个性,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