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心理爱好和倾向。在实践中,兴趣会极大地促进人的活动。一旦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会成为人们努力学习、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教程很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要尽量用有趣的语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新课开始时就感到有趣、有意思。物理题目的引入往往以演示实验为引子。比如讲传热学的时候,演示活鱼是煮的但不是杀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惯性和惯性定律的教学中,当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突然向左移动时,杯子里的水会从杯口溢出吗?杯子里的水往哪个方向溢出?为什么会这样?教师在讲台前认真演示,要求学生回答现象,这样引入新课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除了演示实验作为引子,还可以讲述物理学史的内容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物理学家及其思想工作和方法,增强物理教学的魅力。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在讲授自由落体的时候,可以讲讲伽利略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还有传说中的比萨斜塔实验,既展示了自由落体的物理场景,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设计概念冲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他们头脑中对物理问题的理解也绝不是空白,而是已经印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些前科学概念当然包含了很多理解和误解。比如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对浮力有了感性认识,但往往认为木块浮力大就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没有或浮力很小就要沉入水中。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往往使人们难以建立和巩固正确的概念。但是,如果作者在教学设计中恰当地利用学生对这些常见问题的悖论,在他们面前不期而遇地展开一幅新的画面,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漂浮的木块的浮力小于沉入水中的铁块的浮力,这种情况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相冲突,就会引起他们在大自然的奥秘面前的惊奇感,促使他们一个一个地去思考和探索为什么的答案,从而产生。

学生脑子里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概念。比如有错误观念认为物体越重,下落速度越快,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物体的速度越大,必须承受的力就越大,动量越大,力就越大。只要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和设计,就能化弊为利,收到良好的效果。

3.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重新发现并加深学习兴趣。

虽然课本上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已经发现并得出结论的知识,但学生不应该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而应该是一个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重新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可以加深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不是演员,而是导演。不是把真理呈现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发现真理。

无论是教学还是实验,教师都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场景,始终把学生放在探索者和发现者的位置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把物理课搬到实验室,或者把一些演示性实验或验证性学生实验改为探索性学生实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简单材料,进行低成本的实验,积极探索未知世界。例如,笔者将一些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容改为以学生实验为基础的探究课,并采用以下教学程序:①教师提出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步骤和重点;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教师巡视指导;(3)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逐步加深理解,逐步接近要理解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4)让学生报告实验现象和讨论结果,教师给予适当启发和引导,总结概念和规律。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的状态。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创造和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就会充满乐趣,就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4.例题有趣,问题有趣,习题有趣。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穿插一些有趣的例子来说明物理学的原理。比如在教授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的时候,比如人可以躺在旷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蹄声。在液化教学中,比如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会出汗,以此来说明液化的原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也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正因为如此,教师不仅善于解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比如一个鸡蛋放在手掌里不容易捏碎,但是一个手指压在桌子上就会捏碎?为什么热粥需要同时搅拌和吹气才能让粥快速冷却?像这样设置差异,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5.努力提供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依靠有效的学习,让学生经常享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物理问题,可以说是成功的;都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绩,可以说是成功了;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和原来的情况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可以说是成功的。在这里,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我们首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准备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到他的个体差异,帮助他制定出自己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成功的可能性。如果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一定会感受到明显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比如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让学生回答的问题由易到难,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对于差生,也可以采用个别通知的方式,但绝对不能在全班同学面前点名。预习的方法是课后找一三个同学告诉他:明天作者会问今天留下的思考问题,相信你能答好。从提前通知到不提前通知,视情况而定。再比如,有些同学虽然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是动手能力很强。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制作比赛或者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做演示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适当扩大他们的兴趣范围,发挥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板。

6.新奇、奇特、悬疑、有趣、引人入胜的实验,让学生觉得有趣。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新、奇、挂、趣、迷的实验会让他们感到新鲜和好奇,给他们带来有趣的乐趣。在此基础上,他们能够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逐步获得探索物理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自学能力的主动权。比如初二学生在学习功这一章的时候,功、功率、机械效率这三个概念很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计一个竞赛形式的实验班,比较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每个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带着五块砖从一楼跑到四楼,设计方案,测量自己做过的功、功率、机械效率。然后集体讨论,选出四个班级中的佼佼者。楼上跑得最快的,做功最多的,功率最大的,机械效率最高的,分别被四个同学拿下。这个结果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在同一个焦点上。为什么做功最多的动力不是最大的?机械效率不是最高的?为什么上楼最快的人做的工作最多?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实验课,让原本混乱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把理论知识变成了亲眼所见的事实,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7.教育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许多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比如牛顿通过思考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原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尾巴——铁链?在干燥的季节,当你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时,经常可以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一个学生问笔者,在他家附近的泵站,用电抽水的时候会发现几根电线在晃动。为什么?作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考,最后让他恍然大悟。

8.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和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2]如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比如爱迪生和白炽灯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功之路,深刻理解了天才等于1%的灵感和99%的汗水。

及时教学生有趣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例如,在讲波义耳-埃德姆·马略特定律时,介绍该定律的起源以及该定律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名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说到历史上有个叫赫尔曼的学者,为了验证闪电和其他电是不是同一种电,在实验台上被闪电打死,教室里一片寂静。说到秦始皇在修建阿房宫时用磁铁防刺客,教室里热闹非凡。

9.通过物理知识的应用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物理知识不仅仅是认识和了解自然,更重要的是改造自然,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产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进步中的作用,明确学习物理的重大意义。例如,在初二物理“万有引力”的教学中,作者设置了两个问题:一、学生是否知道神秘的不倒翁?为什么他不总是失败?在学生理解了是重心的应用之后,作者这样总结:商人利用重心的物理知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知识就是财富。这对学生是一种启发和鼓励;第二个是:你观察到了吗?盖房子的时候,建筑商有没有用什么方法让墙竖起来而不倒?之后,作者得出结论,建筑工人利用重力的方向使建成的墙垂直而不倾倒,这表明知识就是力量。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也认识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介绍科学史料中的典型事例,如在讲磁现象时,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讲浮力的时候,介绍阿基米德叫皇冠或者曹冲叫大象的故事,激发兴趣。不断介绍相关知识在社会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如介绍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到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从爱迪生的白炽灯到现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从火箭到卫星,甚至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都是物理知识的重大应用,鼓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笑与笑具有简单讲解、雅俗共赏、充满智慧的特点和作用。生动有趣的实验以新颖的方式向学生揭示外部信息,即物理题目,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乐趣中获取和巩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