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有:

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我们表现出来的情绪往往是伪装的,伪装的,这让我们无法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绪。没有真正的“症状”,很难对症下药。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价值。我们必须理解和接受情绪,学会如何与情绪相处,才谈得上管理情绪。高校学生工作者首先要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和常见的情绪困扰,特别是负性情绪困扰,更加关注情绪调适能力差的学生,做好建档管理,通过选修课、讲座等方式加强情绪等心理学知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到情绪管理对学习、生活、感情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管理情绪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2.引导大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习情绪调节的技巧来缓解和转移情绪,从而提高情绪智力。

情绪宣泄:大学生的情绪非常丰富,负面情绪需要及时释放。如果不及时释放,长期压抑会导致最后爆发,后果更严重。大学生被负面情绪困扰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如选择朋友、老师、咨询专家、网络等。通过写日记来发泄和整理自己的情绪。

以记录为例,“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在悲伤或创伤性事件的背景下,记录情绪反应可以对身体健康产生长期有益的影响”[7]。当事人在记录情绪反应的过程中,可以静下心来整理自己混乱的情绪,结合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认清事情的本质,适当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过度对身体和人际关系的伤害。

情绪转移:顾名思义,当大学生遇到负面情绪时,可以选择离开当时的情境,转移注意力,比如听听曲调优雅、旋律优美的音乐,参加体育活动,适当旅行。

情绪升华:负面情绪主要是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的。如果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弱点中,可能会在一些不好的行为中找到安慰,导致自己无法自拔。大学生要扬长避短,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弥补,把自己的理想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去,实现升华。

理性疗法:宣泄和移情只是情绪管理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很难通过升华认清情绪的本质。ABC理论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有效管理情绪。a指的是被触发的事件,也就是说,我们能感觉到的事实;b是我们对A事件的看法。c是b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一般来说,我们总是认为事件直接触发了我们的反应,但实际上是我们的观点引起了反应。我们需要认清情绪的根源,也就是我们的想法,理清情绪的来龙去脉,才能调节情绪。

3.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稳定学生情绪。

习惯了高中紧张生活节奏的大学生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经常感到压抑和空虚。他们要么虚度光阴,毕业时后悔莫及。或者把自己托付给虚拟世界。良好学习生活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学生情绪的稳定。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学生可以加强交流,丰富生活,一些不良情绪也很容易得到释放。大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也在活动中发展自己。

4.重视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干预。

情绪虽然是对事物的短期反应,但如果不及时调节,日积月累,就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强迫、自卑等心理问题。学生倾向于拒绝个体心理咨询,但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个体可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更正确地评价自己,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调适的能力,从而拥有健康的态度和行为以及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团体辅导,提前介入大学生的情绪管理,避免不良问题的发生。

大学生需要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真实情绪,学会恰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情商。同时,大学生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烦恼,恰当地评价自己,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