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为“笠原节”,又称“中秋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秋节属于道教,笠原节属于佛教)。在一些地方,它通常被称为“鬼节”和“石鼓”,也被称为亡灵节和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部分地区为十三或十四)。据说死去的祖先在七月初被阎放了半个月,所以有七月初接祖,七月末送别的习俗。送祖宗的时候,烧了很多纸钱,供“祖宗享用”。同时,把钱纸放在一个纸信封里,上面写着主人的名字,在祭祀的时候烧掉,这就是所谓的“烧包”。年内死亡的烧新包,一年以上死亡的烧旧包。无论贫富,都要准备好酒菜和纸钱祭奠逝者,以示对逝去先人的缅怀。中秋节一般是七天,有新老死人。三年内死的叫新死,三年前死的叫老死。迷信的说法是新旧会在这期间回家探望,新旧会在不同的时间回来。新的会先回来,旧的会后回来。所以有必要单独参拜。烧纸钱的时间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先在院子里撒几圈石灰,说纸钱在圈里烧了鬼不敢来抢,然后堆着烧。烧的时候还不停念叨:“某某会拿到钱的。”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给鬼用的。在死者回去的那一天,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要做一顿好饭来纪念死者,这也被称为“为死者送行”。南皮县【河北省】七月十五日带着水果,腊肉,酒,钱去祖坟。而抱麻谷到田梗,叫“荐新事。”广平县中秋节以鲜食祭祖,并为孙辈准备蔬果、蒸羊,称为“送羊”。7月15日,清河县上坟祭扫,给女儿献上蒸羊。山西永和县的士人在这一天祭祀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在中秋节宰羊,与神灵一较高下。据说这样可以增加羊的产量。肉也给了亲戚,而那些穷人和没有羊的人则以羊的形状蒸面条代替。阳城县农民用麦屑制作猫、虎、五谷,在田间祭祀,称为“下田”。在玛依县,中秋节以小麦粉为孩子的形状,称为“面人”,是亲戚送给孩子的。新县的农民在中秋节那天把五色纸挂在田秆上。河南商丘县,中原祭拜地方官时,门口挂着一面纸旗,据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秋节放风筝。7月15日,知县在门前画了一个灰圈,并在圈内烧了纸锣祭祖。【山东省】长岛渔民用木板做成船,在上面贴上“为×××”的纸条,或者是溺水者的牌位,上面放上食物、衣服、鞋袜,然后点上蜡烛。已婚男人把船放进海里。在沾化县,家家户户收集马可和新鲜草叶搭建棚子,称之为“马屋”,并请祖先放在里面祭祀。凌渡县称中元节为“掐节”,家家户户都吃简陋的饭菜。陕西省临潼县7月15日烧纸祭奠马谷。城固县的农民会在中秋节喝酒,称为“挂锄头”。延期农民,中秋节早上去田里,选最高最密的稻穗,挂五色纸旗,取名“田放”。江苏省:吴县居民在中秋节用锡纸折叠元宝,沿路焚烧,称为“鬼缘”。仪征县至今还流传着一种纸鬼,里面有碗灯、赌徒、酒鬼、高官等。宜兴县中元节河里有四条船,一条是烈焰口,一条是佛女念佛,一条是锡纸元宝烧,一条是河灯。董贤村民在这一天吃扁食,这是一种用面粉和糖做成的簸箕状食物。上海放河灯时,船尾装饰红绿纸灯笼,称为“独孤”。【四川省】在四川省,中原有烧纸祭祖的习俗。即把一叠纸钱封在小信封里,信封上写着收信人的姓名和名称,收到的信封数量,换丝人的姓名和时间。据说鬼门关在7月15日关闭,所有家庭都要“把孩子送到石鼓”。成都人用纸把“花盘”捆起来,放上纸钱和水果供品,在屋里走来走去,说:“亲爱的朋友,邻居,以前的居民,不愿意回去的鬼魂,请把它们放在花盘上,送你们回去!”说完后端焚化屋外。嘉善县(浙江省)将中秋节的雨水视为水稻丰收的标志。在桐庐县,人们在中秋节晚上唱锣在野外撒米,这被称为“给食物”。浙东的兰社,请了24个老太太一边念经,一边“走八结”。中秋节在天台吃“饺子饼”和春卷差不多。还有贴路灯的习俗,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个敲锣,一个打梆子,一个提灯笼,一个沿途撒咸饭,一个沿途立香(插在一块红薯或芋头上),一个沿途立豆腐、饭团(放在大树上),大约每百步设一个祭品。【江西省】吉安人在中秋节烧纸和元宝,但孕妇禁止叠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烧后不能被鬼携带,送到冥界也是不行的。释放火焰时,法师向观众投掷包子和水果。传说女人抢到一个包子,第二年就有了孩子。一个抢包子的孩子,一辈子都不会担惊受怕。安远县的祭祖从7月12日开始,早晚烧香敬茶。第十五夜,烧衣服,献纸钱。在福建省永福县,每逢中秋节,已婚妇女都要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原为“烧纸节”。出嫁的女儿把父母的衣服长袍准备好,放在一个箱子里,这个箱子叫纱箱,送到父母家。福建中部元代中期有普渡的习俗,城乡都要举行,其经费由沿门民众筹集。即使是最贫穷的家庭也会尽力筹钱来应付。有句谚语:“普渡不交,瘟疫在眼前。普渡不出力,矮子来接。”普渡的时候也有儿童乐队的表演。【广东省】7月15日,曲江县的彝族人祭祀祖先和狗头王,并以身着彩衣、载歌载舞的小男孩女孩来犒赏神灵。龟山县人把7月14日作为中秋节。据说因为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免兵荒马乱,所以提前一天庆祝节日。在澄海县,祭祖和灶神是在中元节举行的。德庆州中原人用冬叶裹粉做饼,叫“桥”,祭祖。在古代的潮阳县石鼓,富裕的家庭会买犁,水车,甚至穷人家的女孩,写在纸上,在给食物的时候撒。如果你买不起农具或妻子,你可以得到一张代金券。阳山[广西省]的人们把7月14日作为目连的节日,杀鸭子祭祖。那天路上没有行人,所以叫“藏鬼”。在云南省,腾越人在祭祀祖先后,烧包,将一根黄瓜雕成船形,称为“黄瓜船”,随包焚化。(湖南省)邵阳人在农历七月十二日前后“接待老顾客”,在农历七月十五的晚上烧纸包、焚香祭祖,称为“送老顾客”。纸袋里有寸许的纸币,纸袋正面的名字是禁忌。包装好后,必须在背面写上‘封’字。到了十五晚上,包烧得越多,火就越大,说明家里越旺。麻城(湖北省)的人们会在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宰杀牲畜,和姑姑们聚在一起,烧纸钱祭拜已故的祖先。在祭祀的那天,首先是肉和酒,然后是“馒头”。竹筷平摊于饭间,灯火通明,祭词亦诉。每个男性都亲自在纸钱上印刷制作纸钱,烧纸,跪拜祖先。之后,一家人会有一个盛宴。这个节日可以在7月13日到16日之间的任何一天举行。(新加坡)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在新加坡特别热闹,长达一个月,超过其他所有中国传统节日。不说别的,单是农历七月期间,一个晚上就有十几场演出,每场观众至少一两千。此外,每天晚上还有很多中秋节。一个月下来,参加中秋活动的至少有六七十万人,包括举办唱桌、宴请、购买福报、祭品等费用。整个中秋节的总花费估计上亿元。中秋节已经演变成一个“多节日”。中秋节是新加坡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民俗活动。据说在新加坡也是世界第一。不是说其他华人聚居区没有中秋节,但似乎只有新加坡是如火如荼,遍地开花的。人们一直质疑中秋节的积极意义。新加坡已经进入高科技时代了吗?为什么人们还那么热衷于祭祀鬼魂?新加坡人如何让电脑与“好兄弟”(人们因忌讳称鬼为“好兄弟”)相处?中原现象虽然几十年来饱受诟病,但依然欣欣向荣,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存在必有其合理性。中原现象之所以能在新加坡持续百余年,肯定是有原因的,不能用简单的“封建迷信”来解释。《联合早报》2006年8月12日分析性报道指出,中国的元节在新加坡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多节”。中秋节的积极作用盆景节的其他习俗:“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是十三或十四)。据说死去的祖先在七月初被阎放了半个月,所以有七月初接祖,七月末送别的习俗。送祖宗的时候,烧了很多纸钱,供“祖宗享用”。同时,把钱纸放在一个纸信封里,上面写着主人的名字,在祭祀的时候烧掉,这就是所谓的“烧包”。年内死亡的烧新包,一年以上死亡的烧旧包。【焰口】7月15日,街口村前提前搭起了主人席和石鼓台。法师座前有一个穿越“地府”鬼的藏王菩萨,下面是一盘桃子和米饭。石鼓站在舞台上,手里拿着三块精神牌和令人回味的复杂物品。中午过后,各家各户把整猪、全羊、鸡鸭鹅和各种糕点、水果、瓜果摆上石鼓的舞台。负责人在每个祭品上插上蓝、红、绿三色的三角纸旗,并写上“玉兰节”“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在庄严的寺庙音乐中开始。然后,法师按铃,带领座位上的僧人念诵各种咒语和咒文。然后喂食,往各个方向撒一盘桃子和米饭,重复三次。这一仪式被称为“圣火开启”。【普渡拜拜】7月15日下午,大家开始准备黄昏时分的大拜拜。祭坛上摆着上百种祭品和水果,几十头甚至上百头猪被杀,米粒被卡车运上来,鱼山、内山巍然耸立,与“烹”无异。此外,还会邀请和尚或道士到神坛上念经、引渡鬼怪、重返天地,有时还会上演钟旭的捉鬼等民间戏文。梦兰本法会:7月15日是佛教所谓夏季定身修行的最后一天,充满了法善。在这一天的法会中,僧人诵经,为僧人提供各种服务,功德无量。【抢劫】在普渡广场搭起高楼平台,里面摆满了各种供品。普度完了,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争相抢。因为没有秩序,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所以清朝下令封闭。1981年,这项活动再次在宜兰头城举行,仍延续旧制。它建在一个近四层楼高的棚子里,上面放着十三样食物和纯金奖章。参赛队伍分为五人一组,每队以一根柱子为单位。组织者一声令下,参赛者就不顾自身风险爬上去。因为游戏规则,没有混乱的场面,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民间运动。孤儿劫的由来:因为七月鬼聚普渡,有人怕其流连忘返,所以发明了这个活动。据说鬼魂看到一群抢祭品比自己还凶的人会吓得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