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娱乐时代:我们最终要为过于沉迷娱乐的自己负责。
一个
几天前,我愉快地删除了Tik Tok和游戏。这是我重复了无数次的动作。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难过卸载却又禁不住重装的诱惑。
本来只是想作为下班后的消遣,没想到玩着玩着就停了。不难发现,Tik Tok已经涵盖了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各个年龄段的人。它不仅是闲暇时间的消遣,也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是否具有娱乐精神的代表场所。
你一定很熟悉这个场景。比如一个看电影的女生突然开始吃旁边一个男生的爆米花。在饭店吃饭的时候,领桌的姑娘过来夹菜甚至把整盘都拿走了,或者有个姑娘突然冲到前面来扇她的小哥哥(姐姐)和一直在高速收费站拍照的漂亮工作人员...在这些场景中,被迫参与拍摄的人会立即做出惊讶的反应,并可以理解地说:“哦,是Tik Tok。
高速公路上的段友暗号,广场上的海藻晃动,教室里的手指舞动,酷景尽显...无处不在,很多人基本上一天24小时都沉迷于Tik Tok。他们可能整天都在计划。怎样才能拍出搞笑的东西?你喜欢我拍的视频吗?现在有多少人关注?这样一直持续下去,一天一天过去了。
一个分享搞笑视频的聚集地,会把娱乐渗透到每个人的毛孔里,让终于有了很多自由的成年人深深沉迷于各种场景的搞笑段子和搞笑视频。渐渐地,我们失去了生活和睡眠。
二
据统计,目前王者荣耀最火游戏拥有2亿用户,日活跃用户541.28万,绝地求生31.6万,日活跃用户300万。Aauto Quicker中的短视频娱乐平台拥有4亿用户,日活跃6000万。后来居上的Tik Tok宣称用户已达6543.8+0亿,日活跃1亿。
作为一个娱乐工具,这些平台的用户数据出奇的高,让我想起了一个类似朋友圈的段子:“平时觉得大家都那么忙,到处旅游娱乐的老王,开夜车加班的老张,拓展海外业务的老李,开王者的时候都在峡谷里。”在忙碌生活的假象下,有我们沉迷游戏娱乐的真相。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希望用户能够合理使用微信。他认为生命比微信更重要。他说,“如果你每天花太多时间在微信上,可能不是一件好事。目前的数据显示,用户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太多,我很担心。”
这些让我们沉迷其中的平台,不仅没有帮助人们适度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反而以另一种形式的“放松”,让我们提前进入视力下降、手指疲劳、头晕目眩、颈椎僵硬的亚健康状态。
我觉得真的应该反思一下:生活真的压力太大了吗?还是你只是有很多无聊的时间可以打发?
三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所有的公共话语越来越多地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商业,都愿意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沉默。结果,我们成了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本身没有错。这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法。但是,沉迷娱乐就是另一回事了。这是很多成年人缺乏自律的表现。以惊人的毅力获得成功的余说:“没有自我管理,生活很难变好。”
我身边有一个很自律的朋友。每次遇见她,我总是从心底里佩服她,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因为她出色的自我管理能力,好的机会总是会被她先抓住。
其实她是一个很安静的人,但是她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她对待生活和工作一直都是尽心尽力,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我从不糊涂,也不轻易拍别人马屁。我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最好的生活。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她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坚持fun run,转眼间毕业已经四年了。大学四年,毕业四年,她一天都没有落下。很明显,他是我们当中最忙的人,但他做得比我们周围的任何人都好。
最近,正处于大火之中的韩雪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除了她扎实的配音功底和流利的英语,六个角色无缝切换的配音表现令人惊艳,她自我管理生活的能力也让大家刮目相看。在最新的综艺节目《女人有话说》中,韩雪公布了自己的生活作息表:早上七点半起床,三分钟洗漱,五分钟化妆。从出道到现在,她从来没有晚起过。不仅如此,她从未迟到过。每次聚会她都准时到达,连路上堵车都要算。自律高效,真的让人佩服!
有人生目标的人,业余时间都有乐趣。他们不觉得时间无聊,难以打发。相反,时间是他们的朋友。他们珍惜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点,让自己变得更好。
四
用蔡康永的话来说:“15岁的时候,我发现游泳很难,所以我放弃了游泳。65岁,438+08,遇到喜欢的人,约你游泳,你非要说我不行。”。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了英语。28岁的时候,有一个很棒的工作,需要英语,所以你要说“我不会”。生活初期越麻烦越懒,越容易错过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以及后来的新风景。
相信很多人会有空虚和自我反省的时刻,但总会被诱惑“再玩一次”。然后继续沉迷其中。这时候我不妨给自己一个暗示:“我知道我会被这些诱惑,所以我不给他们任何勾引我的权利。”果断卸载吧,我相信一个人自律的开始就是远离那些能让我沉迷其中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