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豌豆,第25章

艺术体操

暑假结束,第二学期开始。暑假期间,我们一起参加了很多活动。小豆豆和同学们变得更亲近了,甚至和哥哥姐姐们也很熟悉。她更喜欢巴学园。

巴学园不仅上课方式不同于普通小学,音乐时间也很多。学习音乐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在巴学园,每天都有时间学习“节奏运动”。韵律的创始人是达赫罗斯,这是他提出的一种特殊的节奏教育。这项研究于1905年发表,立即在欧美引起广泛关注。各国都建立了韵律的培训机构和研究机构。那么,巴学园为什么要采纳达克罗兹先生的理论呢?这是有原因的。

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在开办巴学园之前曾去过欧洲,看看外国的孩子是如何受教育的。小林老师走访了很多小学,听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谈话。在巴黎,小林先生遇到了杰出的作曲家和教育家达克罗兹先生。达克罗兹先生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怎么才能教育孩子不是用耳朵听音乐,而是‘听得懂’呢?当孩子听音乐时,他们感受到的不应该是毫无生气的教育,而是充满活力的音乐...怎么才能唤醒孩子的感情?”

DuckRhodes先生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终于找到了一种叫做“节奏感运动”的东西,这种运动是受孩子们自由跳跃动作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小林先生在巴黎时,在达克罗兹先生的学校呆了一年多,学习韵律。如果再提一些历史话题,受Dakhroz影响的日本人还是很多的,比如现代舞的创始人山田先生,歌舞伎二代传人石井茂,石川真司,新戏剧运动的先驱小山内薰,舞蹈家伊藤刀郎。这些人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基础,他们都向达克罗兹先生学习过。然而,小林先生是第一个尝试将韵律运用于小学教育的人。

“什么是节奏?”

每当有人问这个问题,小林先生都是这样回答的:

“节奏是让身体的组织结构更加精致的游戏,是教会我们如何启动心灵的游戏,是让心灵和身体理解节奏的游戏。做节奏感强的练习会使人的性格充满节奏感,一个节奏感强的性格是美丽而有力的,能温柔地顺应自然规律。”.....还有很多很多。

小豆豆和他的课就是从让身体理解节奏开始的。在礼堂的小讲坛上,校长弹着钢琴,小学生可以根据钢琴的节奏从各个位置走过去,但如果逆着人群走,就会和别人发生碰撞,会不舒服。所以大家尽量往同一个方向走,就是成一圈,而不是成一排,走的自由流畅。与此同时,孩子们听着音乐的节奏,走到“第二拍”的地方,就像一个指挥家大大地上下挥舞着双手,奏出了“第二拍”的节奏。走路的时候不要跺脚,但也不要像跳芭蕾一样脚尖着地。先生的话是这样的:“就好像你拖着大脚趾,自由地摆动。这样的感觉真好。”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自然。所以,只要用孩子觉得自然的方式走路就好了。当节奏变为三拍时,手也要大幅度挥动,打出三拍的节奏。同时脚的动作要及时,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两只手像指挥家一样,不停地上下变换,一* * *能达到六拍。例如,如果节奏是四拍,手的姿势是:

“把它放下——转过去——从侧面把它举起来。”

如果是五拍,就变成:

“放下——转过去——伸到前面——向侧面伸展——抬起来。”

如果节奏是六拍,那就是:

“放下——转过去——伸向前方——再在胸前转过去——向侧面伸展——抬起来。”

这样,随着节奏的变化,动作变得越来越难。更有甚者,校长先生在弹琴的时候,还会时不时的大声说:

“我的琴音变了,不要马上变!”

比如一开始大家都是两拍的节奏走路,然后琴声突然变成了三拍,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听三拍音乐,同时做两拍。这太难了!校长认为,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可以培养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和坚强的意志。

过了一会儿,先生叫了一声:

“可以改!”

学生们想,“哦,太好了……”然后马上改成三拍。这个时候,你不能无所适从。你要马上把大脑的命令转化成物理的,也就是肌肉的运动。但是就在大家都想合上三拍节奏的时候,琴声突然变成了五拍!这个练习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真的很着急,喊着“老师,等一下,等一下”但是习惯了之后,我就觉得很舒服了,渐渐的就能想出各种花样,越来越得心应手。一般来说,大家在人流中做自己的事情,但如果开心的话,也可以和别人肩并肩的做,或者在第二拍的时候牵手,互使眼色。然而,谈话是不允许的

妈妈们来开家长会的时候,偶尔会从外面看到这一幕。每个孩子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表情,伸展着手脚,非常陶醉地跳来跳去,每一个动作都恰好与音乐合拍。这一幕真是令人愉快。

这样,节奏就试着让身心去理解节奏,帮助精神和身体达到和谐,从而唤起人的想象力,促进人的创造力。记得小豆豆第一天来巴学园的时候,在学校门口问妈妈:

“什么是‘巴’?”

巴书院中的“巴”是指由一黑一白两个巴形图案组成的会徽,表达了校长的心愿,即孩子们身心都能和谐发展。

韵律课还是有很多内容的。校长一直在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品质不被身边的大人破坏,让这些难得的品质发扬光大。

总统先生经常感叹:

“过分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很可能会让孩子感受自然、聆听神灵的声音、触摸灵感的能力逐渐下降,对吗?

“‘青蛙落古池,无声听水声’...松尾芭蕉肯定不是唯一一个看到青蛙跳入水中的人。瓦特和牛顿并不是唯一看到沸水顶起铁锅盖和苹果掉到地上的人。

“世界上最可怕的是有眼睛却找不到美,有耳朵却无法欣赏音乐,有头脑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实。不会被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校长叹了口气,把韵律引入教学,相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于小豆豆来说,能够像伊莎多拉·邓肯一样光着脚走来走去,蹦蹦跳跳,在课堂上也能这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