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公益广告词有哪些?
慈善是对人类的爱,是增加人类福利的努力。下面,我为你分享一下慈善公益广告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乐善好施,功德无量。
2.扶贫助残是好风尚,敬老助残是好行为。
3.弘扬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
4.播下爱的种子,浇灌善良的花朵
5.发扬慈善之花,结出慈善之果。
6.以人文关怀建设慈善爱心之城。
7.爱情在这个世界上是无价的。
8.用心点燃希望,用爱传播世界。
9.社会动员,善举,一日捐
10.乐善好施,增加快乐,延长寿命
11.慈善为你我他,和谐为千家万户。
12.慈善在行动,你我都离不开它。
13.关注弱势群体,献上一片真情。
14.慈善为社会送温暖,献爱心。
15.春风吹遍千家万户,慈善温暖你我他。
16.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7.助残扶贫,你中有我。
18.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19.倡导无私奉献新风尚,谱写文明城市新篇章。
20.凝聚社会力量,推动慈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1.关心社会,热心助人,全力支持公益事业。
22.除毒,控毒为民,造福社会。
23.汇聚爱的力量,构建和谐社会。
24.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支持慈善事业。
25.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26.慈善为千家万户献爱心。
27.你我携手,开展“扶老助老扶贫”公益活动。
28.我为每一个人付出爱,为每一个人捐钱,为我捐钱。
29.参与慈善事业,履行社会责任。
30.慈善阳光普照城市,扶贫济困,温暖人心。
31.有你的参与,慈善舞台更加精彩。
32.献出一份爱,献上一片真情。
33.慈善是蓝天下的爱
34.携手慈善,爱心无边。
35.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36.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加快慈善事业发展。
慈善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崇高事业。
38.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39.善于助人,功德无量。
40.献出一份爱,留下一个永恒的名字。
41.你我多一份慈善,城市多一份和谐。
42.携手慈善,共建和谐。
43.慈善把爱奉献给你我他。
44.扶贫济困,功在千秋。
45.弘扬慈善文化,建设爱心中国。
46.弘扬人道主义,倡导助困助残风尚。
47.温暖是世界,爱献给中国。
48.我为慈善而行动,为世界贡献正能量。
49.善良促成爱情,善良温暖人心。
50.发展遂宁慈善事业,创建国家慈善城市。
51.慈善,爱与和谐,我参与,我见证,我分享。
52.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文明。
53.春风温暖大地,善良感动齐鲁。
54.大善如水,利万物;
55.慈善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修行者。
56.慈善献爱心,真情暖人心
57.恩情万代,真情长存。
58.慈善传播到千家万户,爱温暖你我他。
59.善待他人,做好事帮助世界。
慈善
世界史描述了自希腊和罗马时代以来社会。
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国历史讲述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这个传统是随着移民带到美国的。美国慈善事业在独立战争后空前繁荣,如组织美国反奴隶制协会,为纽约工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儿童援助协会,在全美各地建立收容所、医院、文化组织等。二战后,个人捐赠免税,富人热衷慈善。比如洛克菲勒家族四代连续捐款超过6543.8+0亿美元;比尔·盖茨已经在慈善事业上投入了260亿美元,占其全部财富的54%,甚至还早早立下遗嘱:死后将99%的财富捐给慈善事业。
中国的慈善事业也有自己悠久的传统。汉唐时期的寺庙有着悠久的扶贫、救灾、医疗和禁止杀戮的历史。宋代养老助老的繁荣:元医疗援助的兴起;明清时期的民间慈善团体在中国慈善史上首屈一指。更重要的是,自对外开放以来,一批批社会精英、名人、企业家和退休干部一直在默默地从事对洪水、贫困中小学生、贫困艾滋病和白内障患者的慈善救济。统计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富人要求对他们捐款的事实和金额保密。
只是眼下先富起来的人,不能给社会一个满意的回报。根据中华慈善总会公布的数据,其70%的捐款来自国外和港台地区,国内富豪捐款不足15%。2009年,135位名人入选各类“慈善家排行榜”,* * *捐款9.85亿元,约6543.8+亿美元。而总资产超过1000万美元的中国企业捐赠比例不到1%。
从2000年到2004年,美国最大的50位慈善家总共捐赠了650亿美元,平均每年大约6543.8+03亿美元。虽然两国没有多少可比性,但这是否也反映了两国在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方面的差距?目前,国内慈善组织的缺失,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有限,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滞后,慈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成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障碍。这些问题是否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反映的“慈善观”有关?
慈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调节贫富差距的平衡器。通过市场实现收入的初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进行收入的二次分配;在习惯和道德的影响下,个人自愿将部分或大部分可支配收入捐献给社会,这是不可低估的第三次收入分配。它有助于缩小两极分化,削弱“仇富”心态,有利于社会和谐。
我们应该像重视劳模和专家一样重视“慈善家”吗?
中国古代慈善史
中国自古就有“慈善”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纣王就已经在中央行政公署设立了地方官“司徒”的职位。此外,在饥荒时期采取的社会援助手段被称为“饥荒政策”。
据《李周邸报》记载,纣王在中央行署设地方官司徒,帮助他教化百姓,安定天下。具有近代民政大臣某些职能的司徒,应采取六项措施做好民政工作,即“保利养众:一是恩幼,二是养老,三是济贫,四是体恤贫困,五是宽容疾病,六是富裕”。
所谓“养儿防老”“振穷”“关爱穷人”“宽以待病”“安顿富人”,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照顾孩子、养老、扶贫、优待残疾人、安抚富人。这些都是现代慈善理念的具体内容。
这一时期的慈善活动主要由朝廷推动,饥荒时期采取的社会救济措施被称为“荒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非常重视慈善工作。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在《左传》中记载公元后,每次发生自然灾害或瘟疫,他都会到灾区看望民众,安抚丧偶者,救助贫民。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慈善活动比较简单,其中一种行为就是在路边直接给有需要的人提供饭菜,称为“施粥”。给粥充饥虽然简单,但却是最受欢迎的慈善行为,被中国世代传承。
东汉末年,兴平元年(公元194年)秋,京畿大旱,灾民遍地。据《后汉书·狄咸》记载,当时的皇帝刘勰(狄咸)安排身边的大臣侯文“出巡太仓米豆,为饥民做粥”。
民间粥比较常见,过去俗称“大食”。如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冀州、定州闹饥荒,当地贤人“食粥而居道”。《舒威孝文帝传》记载,这拯救了数十万人。
一直到清末,都是中国古代慈善家分发粮食、施舍粥的首选。在清宫的现代拍摄中,不时会出现好心人支起大铁锅熬粥救助灾民的场景。
中国古人有一套自己的慈善思想,如《礼记·李云》所言:“故人既是亲人,又是独生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残者有所养。”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人不能只是赡养父母,抚养子女,而是要让天下老人安享晚年,让青壮年为社会服务,让子女顺利成长,让孤寡老人、孤儿、无子女老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这就是“大同社会”。
“养病之策”是古人慈善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包括灾民,包括老弱病残。比如西汉第二年(公元2年),很多地方发生旱灾,并伴随蝗灾,随后爆发了疫情。《汉平帝纪史》记载,当时朝廷采取的方法是,“患疾疫者舍家求医。”虽然是防止疫情扩散的隔离措施,但实际上是一种慈善行为。
南北朝时期,民间慈善活动更加活跃。当时,最著名的慈善家之一,南朝齐景陵王小开设了一个救灾仓库。据《南史·齐皇太子传》记载,他还与皇太子萧长茂共同创办了“六病馆”,专门供奉那些穷困潦倒、不能自立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六病馆济困”。时间是在五世纪末六世纪初。
“六病”出自公元左·,泛指多种疾病。通过这种方式开设的“六病馆”,被现代慈善圈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慈善机构之一。刘宋以前,社会救济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据《宋·明帝纪》记载,太史元年(公元465年),刘觅(明帝)刚当上皇帝,写了一封信,“若丧偶孤寡,六病不能自救,可赐郡县。”
后来的北魏,也有善举。《北史·魏本纪四》记载,永平三年十月,元恪皇帝(宣武帝)“诏太常设馆,使京畿内外患疾之人,得以住咸处”
众所周知,慈善需要足够的经济实力。那么,古代做慈善的钱从哪里来?据史料记载,与近代一样,古代慈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和民间捐赠。
古代民间慈善事业中最活跃、最热心的是僧侣。佛教的宗旨是教化众生,行善助人,也是僧人参与慈善活动的必然选择。前面提到的中国最早的慈善机构“六病堂”,其创始人竟陵王小和太子萧长茂都信佛。
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佛教慈善事业是唐代的“伤逝场”。佛教有“五福田”之说,“悲田”是其中之一,主要用于对贫病孤寡者进行布施,故名“伤病员悲田”。
到了唐代,萨达疗养院遍布全国。其经济来源,早期靠信徒的奉献和寺庙自有土地的收入。由于撒甸敬老院具有良好的社会救助功能,在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用明显,因此法院高度重视,主动介入管理。
朝廷干预后,国库提供的财政资助成为主要经济来源。这方面的援助包括生活援助、提供食物、救灾杂物等。在《新唐书·关白四记》的“关于金武威”一文中,有给养老院送毛毯的记载。当崔莉(宗彝皇帝)成为皇帝时,他也给各县的病室送米。第二是官方直接投资和土地财产分配。公元一世纪李隆基(玄宗)统治时期,实行“官设资收”的做法,保证了撒甸疗养坊的“现金流”。
虽然慈善机构“撒店病院”在晚唐时期因为“灭佛”运动而失去了知名度,但对以后中国的慈善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代的洒店医院和病院,宋代的福田医院和安济坊,晋代的普济医院和明清的病院都受到了影响。
与官方投资相比,募捐和民间捐赠一直是古代慈善机构和福利组织最稳定的经济来源。既能避免统治者好恶对官方投入的限制,又能影响整个社会,调动全社会的参与。特别是在发生重大灾害和疫情、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民间经济来源尤为重要。
古代最好的官方慈善工作应该是在宋代。到了宋代,各个领域都有了相应的慈善组织,如“福田医院”、“养老院”收养乞丐、残疾人、老人等。疾病有“安吉医院”、“惠民药房”;死亡中有一个“漏雨的花园”;孩子们有“育儿仓库”和“儿童友好办公室”...这些是政府经营的慈善组织和福利机构。
因为政府鼓励人们参与慈善活动,所以出现了许多由私人主办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慈善机构。如著名理学家朱曾在建宁府崇安县乡设立“社仓”,以备灾荒救灾,当地政府拨出一定数量的廉价粮食,由乡民管理。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在苏州创办了一个“亦庄”,置良田十余顷。他每年“从祖上租米,数家数户,以供衣食婚丧”。刘载、、等中国古代著名的慈善家都出自宋代。
明清时期,民间慈善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几乎涉及所有社会领域。当然,这与其经济资源丰富有关。
捐赠是明清慈善组织经济的主要来源,这与唐宋时期官方的慈善活动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且这一时期慈善资金来源丰富,特别是到了清代,捐赠慈善活动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参与者广泛,官员捐廉,士绅捐地产,地主捐田。
明清时期,社会上各种以“会馆”形式出现的新型互助救济组织,直接推动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大发展。
会馆是一种地域、行业明显的农村帮会组织,其开业宗旨是“答神、惜乡、萃善”说白了,会馆是同乡、同辈互助的平台,在捐资助学、助丧、送医、扶贫等方面作用突出。如清代福建人陈宗范在北京创办“福建同乡会馆”,明确定义为“乡试进京假馆之地,寒气顿生”;徽商设立的会馆,往往包括“殡仪馆”、“义坟”、“义村”,为死者和病人提供免费服务。
明清慈善活动的经济来源除了个人的自愿捐赠外,还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分享资金和抽取版税。
分享集资很好理解,就是参与者平分捐款。特许权使用费的提取取决于参与者的业务量和收入。比如,清光绪三十二年,苏州“石业办立校,办慈善”,其常年经费使用就是采取提取的方式。17石头工坊约定“每千条业务,提出20条;每天捐四文钱。”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有很多时候都是强制捐款的,对于不能及时捐款的人有强制的“罚款”。比如,清嘉庆二十二年,北京药店约定:每年正月初一,按时到会馆交钱,“不得延误。午时不到,罚二两银子。”
;